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高中 > 高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 高一
  • 2024-03-07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1兴起于先秦时期 ①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②春秋战国: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那么,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历史在高中各学科中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掌握它的重点知识点。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这一部分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的重点。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商鞅变法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的重点)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这一部分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常考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是高中历史的重点学习模组,那么人教版历史必修二都有哪些必背的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1兴起于先秦时期

①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②春秋战国: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

①艰难原因: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

②发展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汉代“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③发展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许多商业中心

3隋唐商业的发展

①原因: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表现:邸店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商业繁荣

①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 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业活动;水陆交通的便利

②表现: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发达;商税收入成为 *** 的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篇一】

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

(1)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新政的“新”之处)

(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

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

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4)主要措施:

整顿银行、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

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 #高一#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

1、汉朝——中外朝制度(一般了解)

汉武帝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⑴概念:三省是尚书省总管六部,负责政令执行、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⑵作用:第一,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第二,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第三,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3、宋朝——“二府三司”

⑴基本要点: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合称“二府”,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

⑵分割宰相权力: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4、元朝——中书省和枢密院

⑴内容: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行政机关,统领六部,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全国军事机关。

⑵作用:宰相权利加大

二、选官制度

1、西周:贵族世袭的“世禄世卿”制度;

2、战国、秦、汉初:按军功授爵;

3、汉武帝时期:察举制(郡国推荐)和征辟制(官府征聘)

4、魏晋南北朝:按照门第高低选官的九品中正制;

5、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习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欣赏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1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2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3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4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框架全图5

高中历史知识点一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点二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1、汉朝——中外朝制度(一般了解)汉武帝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⑴概念:三省是尚书省总管六部,负责政令执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