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1.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那么,一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月亮的古诗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4、《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一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
1.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3.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4.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一年级关于月亮的古诗如下: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赏析: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李白《古朗月行》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赏析: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关于带月亮的古诗详细内容如下: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月黑风高夜,放火天。
12、月明如昼,孤星几点。
13、月光如水,水如天。
1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习古诗的好处
1、语言能力: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中的用词精准、凝练,通过模仿和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2、文化素养: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社会风俗。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3、情感体验:古诗词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审美体验,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感受,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
一年级带月的古诗如下:
1、《静夜思》 唐代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在床前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2、《望洞庭》 唐代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泊船瓜洲》 宋代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4、《霜月》 唐代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译文:听到了南飞的雁叫已听不到鸣蝉,百尺高楼霜华月色融合为水接天。青女与嫦娥生来就都耐得住清冷,月中霜里看谁有姣好的身姿容颜。
以上就是一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的全部内容,1、《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3、《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