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小学 > 一年级

小学微机课教案,一年级微机课教案

  • 一年级
  • 2023-11-06

小学微机课教案?(三) 归纳总结 巩固提升 1.提问:同学们在这节课里,你们学到了什么啊? 2.激励结束:上课开始欣赏了很棒的作品,但老师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在学期结束时,同学们都会交给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小学微机课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一微机课教案

【 #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Word”的用途;

初步了解“Word”的窗口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掌握Word的启动方法;

基本掌握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4.创新与行为: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启动和保存Word文档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用Word我的日记、作文、电子小报等样例;WEB学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幕:样例滚动播放)初步感受“Word”魅力。

师: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名片,贺卡,电子小报,图形,课程表,日记……)

师:同学们,如果你想在电脑上写日记,你会使用哪些文字处理呢?(记事本、写字板)

(屏幕展示精美“Word日记”)如果要求大家制作这样的文档,你们觉得“记事本”和“写字板”能胜任吗?(可继续展示精美电子小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微机课学什么

9加几的加法教案篇1

设计背景

已经学了10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情意目标: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 基本环节

1。 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 板书3+7=10 7+3=10

3。 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 跟着老师板书4+6=10 6+4=10

5。 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 教师巡视

7。 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 9+1=10

2+8=10 8+2=10 5+5=10

8。 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 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 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1。

微机课程基础知识

对于本次的学习,我个人做了一个相应的备课准备,对于新课程的学习,我也是比较有信心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一】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小学六年级微机课内容

【 #教案#导语】“计算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

小学四年级微机课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9月17日

教学内容:初识电脑"小画家"

教学目的:

1、会不错启动画图程序,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掌握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及多边形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3、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力,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及多边形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的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CAI课件、窗口模子、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容新伴侣——电脑"小画家"。揭示课题。

2、赏识"斑斓的乡村"图,激发兴趣。

二、新授

1、引导进入画图世界

(1)认识画图窗口。

①部分同学拼装画图窗口,其他同学讨论电脑"小画家"的组成。

②汇报讨论结果,边汇报边演示CAI课件。

(2)学生探索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一生上台操作。

启动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2、发明画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试一试。用直线、矩形、椭圆、圆角矩形及多边形作画,注意不雅察栏的变化,摸索这些的使用方法。

(2)分别请学生上台(戴某头饰)操作,演示某的操作方法。

(3)赏识"画图"作品。

(4)练一练。

三、升华

试用"画图"箱中另外创作一幅画。

授课体会

"画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

以上就是小学微机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一】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