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高中 > 高考

2017高三语文试卷,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三卷答案及解析

  • 高考
  • 2023-07-09

2017高三语文试卷?就基本格局而言,主要存在着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思潮,三者之间呈现出既分立又并生、既交锋又交集、既对立又对话的离合关系。 《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所考察的三大思潮是三个鼎立的、互相抗衡的价值,由于政治取向、那么,2017高三语文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盐城市2017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B )

从屈辱到崛起、从 到独立富强,经过67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从温饱不足、 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67年的 ,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画卷。

A.积重难返 倍受 栉风沐雨 B.积贫积弱 备受 栉风沐雨

C.积重难返 备受 风雨飘摇 D.积贫积弱 倍受 风雨飘摇

【解析】

积贫积弱:长期积累的贫困衰弱。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难以解决。

备受、倍受:备,完全、周遍,是从“范围”角度着眼的;

倍受,加倍,是从“程度”角度着眼的。

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文中有艰苦奋斗之意。

风雨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与语境不合

2.填在横线处,与语段含意最为吻合的一项是(3分)( C )

, 。古今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磨轮而不详”。袁枚在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七年级2016一2017语文试卷

2017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一)正在进行中,我整理了2017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更多高考一模试题及答案请点击>>>全国各省市2017高三一模(高三一诊)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7苏锡让余常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

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顷橘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一碰到困难便裹足不前,退避三舍。

B.治学严谨的他写这本书决非率尔操觚者可比,因此科学性的错误是不会有的。

C.他就是这个样子,每次说话都要把一件小事渲染成大事,危言危行,坦乎滚令人厌烦。

D.新近加盟这家明星企业的他,才华出众,待人谦恭得体,处处让人刮目相看。

2.在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2017至2018期末试卷六年级

【泰安市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凭高俯望云湖,只见一湾碧波,若隐若现地潜身在晨雾中,其安详静谧的神态,似乎还在睡梦中。一道洁白的堤岸,玉带般呈弧线向远方弯去,约束着一池安澜净水。堤下,①一望无际的绿野中碰冲,散落着几处白墙黛瓦的古朴农舍,正随风飘来温馨的声声鸡鸣。空中觅食的一群群白鹭,不断变幻着各种迷人的队形,悠闲地盘旋着;②不知发现了什么,又忽地从天而降。散落在水面、树丛、③堤坝。这生态和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诗情画面,沉醉了大地,沉醉了日月。然而,当你走上堤坝,才会在绿树掩影中,发现一道晶亮的水波正悄然远去。那便是云湖泻出的纯净水——④宜兴人民的饮用水源。

这深居太华山中的云湖,千百年来仰望着苍翠古木,(聆听/倾听)着竹林风语,翕敛着涓涓溪流,融天地日月于怀中。静若处子般终日飘浮着朵朵白云,禅意地波动着涟漪。有如太华纯洁的眼睛,洞悉着社会变迁。见证着山河沧桑,(守望/守护)着这方古老的土地。于万物生长的节奏中,感知着大地的冷暖,虚怀若谷地默默(沉淀/沉潜)着历史岁月。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堤(tí) 纯净水 B.翕(xī) 若隐若现

C.澜(lán) 竞自由 D.漪(yī) 绿树掩影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聆听 守护 沉潜 B.倾听 守护 沉淀

C.倾听 守望 沉潜 D.聆听 守望 沉淀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医生的出现,使得普通家庭可望而不可即的高端医疗服务登堂入室,给普通人 家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却没有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

2018期末语文试卷

【2017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 “菜”,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

A.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 B.五光十色 咀嚼 絮絮叨叨

C.五光十色 品尝 喋喋不休 D.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

2.依次在下面竖携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余森伏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3.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高三语文试题

2017年广西崇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7.(10分)翻译:

(1)(5分)正值前骁卫将军王守恩在家服丧,张从恩就把后事委托给他,逃走了。(“会”“委”“遁”各1分,句意信达2分)

(2)(5分)杀掉契丹使者而推举王守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现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处,不是我本来的心愿”(“盖”“计”“宿心”各1分,句意信达2分)

8.(5分)“数”说明数量之少,已不再是当年成林成片的样子;(1分)“残”写出了杨柳残败不堪,已不再是当年郁郁葱葱、浓阴蔽日的样子。(1分)“数”“残”从数量和状态两方面,(1分)写出了隋宫外面的杨柳残败的样子,(1分)从而映衬出隋宫的破败、倾圮、荒芜的景象。(1分)(答得不全酌情扣分)

9.(6分)第一首诗中作者极力渲染隋宫外杨柳残败衰颓的样子,借以衬托隋宫的破败,以哀景写哀情;(2分)而第二首诗中,作者极写宫树的郁葱茂盛、景色迷人,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表现隋宫的破败荒

芜,以乐景写哀情。(2分)这两首诗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样是写树,虽一残败衰败,一

葱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宫的破败荒芜,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兴衰之叹。(2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1.(25分)

(1)(5分)E D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以上就是2017高三语文试卷的全部内容,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知难而上的勇气,一碰到困难便裹足不前,退避三舍。B.治学严谨的他写这本书决非率尔操觚者可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