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幼儿园制作花灯教案 幼儿园最简单手工花灯 幼儿园手工做头发 幼儿园荷花灯手工做法 幼儿园小班创意手工看花灯
【 #亲子教育#导语】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面为各位整理了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方案【五篇】,欢迎您的关注。
1.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方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灯笼的种类、形状,知道元宵节的由来。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灯笼,掌握灯笼的制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龙。
2.课件(灯笼会),人手一件灯笼制作用具(废旧盒子、胶水、丝布、松紧带)。
3.各种自制灯笼范例。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欣赏花灯,认识元宵节。
提问:灯会上都看到了什么灯?你能说出几种灯的名称吗?
小结:正月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燃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尝试制作灯笼
(1)出示各种灯笼的范例,示范一种灯笼的做法。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及灯笼形状进行制作。
3.挂灯笼装扮教室
幼儿自由交流相互评价制作作品。
2.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方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返型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旁世衡3、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材料:
制作彩灯的材料、手工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新授:
请学生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4、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四、作品展览,评议。
五、课堂延伸: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3.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方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元宵花灯多样的美。
2、大胆讨论制作花灯的'方法并尝试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在教室或走廊布置出一块区域运做用于幼儿悬挂制作好的花灯。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组图;《元宵节》动画;“花灯展”组图;“花灯”手工组图。
材料准备:塑料瓶、纸盒、剪刀、彩色笔、颜料、绳子、彩纸、皱纹纸、橡皮泥、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请幼儿说一说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你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呢?
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吧。
二、播放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有这么多好玩又有趣的习俗,那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1、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造型”,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造型。
2、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色彩”,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色彩。
3、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图案”,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图案。
四、出示组图发放材料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1、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2、出示手工组图“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花灯的制作方法。
3、发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制花灯,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从花灯的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5、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花灯布置在环境中,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共赏花灯。
4.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方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元宵节挂花灯,猜灯谜等风俗习惯。
2、体验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花灯若干
2、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灯谜
3、制作汤圆材料,活动室桌面布置
4、小礼品。
5、在活动室将元宵灯悬挂好并将灯谜贴在上面。
活动过程:
一、制作节日汤圆
1、主持人:今天是20xx年的元宵节,很高兴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能和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度过这个愉快热闹的元宵节。首先我们小朋友们要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节日汤圆。
2、家长与幼儿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制作汤圆。
二、看花灯,猜灯谜
1、主持人:哎呀,刚才的场面真热闹,我们小朋友和爸爸妈可真巧。
做好了这么多汤圆,还有很多形状不一样的呢,下面我们先来看花灯猜灯谜,之后再来品尝我们的节日汤圆,好不好?
2、家长与幼儿自由结伴猜灯谜。
猜中后将灯谜拿下来,在背面写下名字,并领取一份小礼物。
3、评选猜谜最多的亲子组合。
4、品尝节日汤圆。
5、活动结束。
5.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活动方案 篇五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活动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
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
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儿童手工花灯制作教程
1、准备彩纸,胶棒,小剪刀,彩笔。
2、先用剪刀从彩纸上剪下一个长方形的纸条,用来做花灯,把长方形纸对折一下,折成更窄的双层长方形。
3、将长方形上下方向折一小段再打开,用小剪刀将折线以下的部分全部剪成细细的小条。
4、把纸启迅打开,在纸的左右两端抹上胶棒,把两端粘在一起,粘成一个圆筒形状,再用剪刀从彩纸上剪下一个细长条和一个宽一些的纸条,将细长的纸条粘在花灯上方两侧,当作花灯的提把,将较宽的纸条下方剪成细细的小纸条,当作花灯穗子,在花灯穗子上方抹上胶棒,粘在花灯下面。
花灯,又名灯笼。灯清悉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1],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悄正此,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受汉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花灯种类
中国花灯是多种技法、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多种材料制作的综合艺术,花灯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1、龙灯,亦称“舞龙”,是中国民间灯饰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的很多地方。龙灯前有龙首,身体中间节数不等,但一般为单数,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撑举。每节内燃蜡烛的就称为“龙灯”,不燃蜡烛的称为“布龙”。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龙头随珠转动,其他许多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并以锣鼓相配合,甚为壮观。
2、宫灯,是中国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花灯艺品。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现存最早的宫灯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宫灯。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上品宫灯还嵌有翠玉或白玉。宫灯的造型十分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尤以六方宫灯为代表。1915年,北京宫灯首次被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荣获金奖,受到国际好评。其后,宫灯逐渐向实用方向发展,出现各种吊灯、壁灯、台灯和戳灯等。中国的宫灯制作以北京最为著名。
3、走马灯是花灯艺术中一类独特的观赏灯种,其声誉传遍海内外,以广东走马灯为最佳。
儿童花灯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准备:黄色纸:6x15cm纸1张、玫红色:9x15cm纸1张、刻刀、双面胶、尺子、铅笔。
操作步骤:
1、将纸张准备好之后,黄色纸在一端贴上双面胶,玫红色的纸张上下各贴一条双面胶,将纸平铺,用直尺画出间隔0.5cm左右的平行先,然后用美工刀或刻刀将其划开。这里不建议对折剪,如果对折剪,折痕比较会影响这款灯笼的整体效果。蠢卜巧
2、将玫红色纸其中一条双面胶撕开,将黄色纸张对齐粘好。
3、粘好后,将折纸翻过来,私下玫红色另外一条双面胶,与黄色纸张弊猜底边对齐真好。中间呈现出了拱形。带键
4、将灯笼的一端撕掉2条穗,然后撕下黄色双面胶首尾粘到一起,灯笼的形状就出来了。
5、最后粘上一个合适的手柄,这个灯笼就好做了。
自制花灯最简单的做法如下:
1、准备剪刀、蜡烛、一张红纸、红绳、一个废旧的食品包装盒(杯、塑料糖罐也可)。
2、将包装盒镂空,今天是情人节,记者剪了两颗桃心,美观又浪漫(也可以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图案)。
3、贴上红纸,写上福字,纸盒边缘处扎眼,穿上红绳小小花灯基本成型。
4、点燃蜡烛,用一根筷子挑起灯笼,再挂上一个小马的装饰品。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旦纤据隋书音乐志载:“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城端门外大放炬火,光烛天地,绵亘八里,列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于十里外,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唐玄宗时,元霄放灯三夜。至宋代,灯放五夜,京华沉浸在狂欢之中。
两千多年来,花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抹绚丽风景。花灯是起源于亩茄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迅迟察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花灯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活动准备: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活动过程: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1)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