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空军大学西京医院 空军医学院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怎么样
2020年录取分数线,根据地区不同在430-550之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洞族(AirForceMedicalUniversity),简称“空军军医大学”、“四医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卓越医生教育纳游弊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
根据2017年7月学校显示,学校磨茄机关设四部、8个专业院系和研究生院,下辖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是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是全军唯一的口腔专科医院。
1928年,远在千里之外的苏联,诞生了一个小女孩。
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给她起名翟云英,母亲安娜叫她塔玛拉。
这个有着中俄两国混血的女孩,祖籍便在中国的渤海之滨。
翟云英的父亲翟凤岐,祖居就在天津的咸水沽,世代贫困的他,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有的只是在田间劳作,去海边赶海。
不久,父亲给他找了老师,教给他写字,读书。也因此,翟凤岐在以后的日子里,有点文化,对翟凤岐参加苏联红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次水灾过后,本来就贫困不堪的翟家,更是雪上加霜。
为生计所迫,他们不得不举家迁往关东,在大连定居下来。
背井离乡的日子,远非搬家之前想象的那样。翟凤岐只能在大连打工度日,但是翟凤岐的工却越打越穷。
终于在1912年,离家,往北边走去,直到深入俄国腹地,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并且在苏联过了自己最难忘的生活。
那时的俄国,由于沙俄的黑暗统治,民不聊生。列宁领导的革命火种正在燃起。
翟凤岐在异国他乡,没有亲人,不会俄语,自己和来自中国的人,一起做苦工,养活自己。
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加入了苏联红军,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
但是在一场战争中,翟凤岐不幸受伤,被担架抬出了战场,离开了自己的战友,开始别样的生活。
负伤后的翟凤岐卖答察被护送到了伊凡诺沃,在这里他养好了伤,被安排进了纺织厂当了一名工人。
不久后,翟凤岐和一名俄罗斯姑娘结婚,1928年,这一对跨国婚姻家庭也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父亲给她起名为云英。
翟云英两岁时,父亲翟凤岐听到了一个笑话,说公寓失火了,中国人会抱起自己的母亲,冲出危险。
听到这里,翟凤岐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自己离家近20年未归,为了能养活自己,能拼出一番事业,撇下了自己年迈的母亲。
和妻子经过一番争论之后,翟凤岐带着妻儿,踏上了回家的路。
不久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便几乎成为了日本人的天下,而东北的老百姓便进入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中。
翟凤岐也因为子女上学的问题,让出了自己所有的房子,搬到了满是贫民的香炉礁,夫妻两个开始为儿女的教育,更加忙碌起来。
有了一点积蓄后,翟凤岐将儿子送到了协和实业学校,将翟云英送到了大同女子中学。
当时在日本人统治下的大连,中国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日本人不拿中国人当人看,即使是受教育的机会,日本人也是限制的,在香炉礁这个地方,受教育的女孩子更是少之又少,翟云英是如此幸运,父母让自己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了读好书,她也是本本份份,学习积极,勤奋简朴。最不能忍受的便是日本人欺负中国人。
随着中国军民的坚持不懈,日本人逐渐开始走向败势,此刻的日本人受到打击以后却更加嚣张,他们把气撒到中国老百姓身上,百姓的生活也因此更加难熬。
但是再大的苦难也不能使勤劳勇敢的举指中国人低头。
翟家父母,作为从俄国十月革命走出来的人,更不可能屈服,他们一样在日本人的重压下,一天又一天地斗争着。
哥哥毕业了,翟云英长大了,父母衰老了,灾难却在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的时候来临了。
父亲看日本人要完蛋了,经常和老乡们讨论,却被无赖听到,告诉了日本人,就这样,老翟家便遭了难。
翟云英和母亲变卖了值钱的东西打点,加上父亲遭受严刑拷打死不承认,终于敌人同意保外就医。
翟云英和父亲来到了北京,和哥哥嫂嫂生活,帮助父亲治病。
本来身体虚弱的父亲,经不起在路上的奔波,在北戴河永远闭上了双眼。
兄妹二人埋葬了父亲,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以后,共产党解放东北,翟家的生活也逐渐好转,出卖父亲的汉奸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翟云英在这个时候,第一次知道中国共产党,自己也对人生再次燃起了希望。随后她全心全意为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努力。
哥哥嫂嫂有了工作,自己也站上了香炉礁的讲台,她不仅仅有了自己的收入可以养活母亲,还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给穷人们,在很多前辈的帮助下,她很快被列入了党员的发展对象,并且分到了房子。
翟云英的热情,大度,勤劳,积极也给别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此时,一个名叫"王松"的人,也逐渐进入了翟云英的生活。
这个王松,就是名将刘亚楼。
而翟云英并不知道,这个男人将会是自己的一生挚爱。
1946年的一天,市里的领导韩光和王西萍给翟云英捎信,让她有空中茄就去玩儿。
到了以后,翟云英隐约觉得,和她平常去玩儿的时候有明显的不同。
平时,一般都会先问她的工作,而这次,领导竟然如此关心起了她的生活。随后一位男同志就开门进来了,然后就闲聊起来,内容无非就是关于她的工作父母生活。而翟云英也感到了一丝丝尴尬,就先离开了。
平淡无奇且尴尬的一次相亲就这样结束了,这看起来好像《亮剑》里田雨和那个副军长的聊天,都是革命老干部一样地相亲,但是不同的是,这段相亲在以后的日子里,可能便成了翟云英和刘亚楼日后回忆时的一段有意思的插曲。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翟云英对刘亚楼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而刘亚楼见到翟云英便一见钟情了。
翟云英作为一个中俄混血,有着大眼睛,深眼窝,高鼻梁,穿着干净整洁,她是刘亚楼喜欢的类型。
此时的刘亚楼有着比较特殊的身份,说其特殊性,除了他化名王松之外,还担任着苏军警备司令部和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系,他也帮助大连市委解决了很多困难,王松的名字在这个地方也被广为人知。
1949年8月,刘亚楼赴苏联商议筹建空军的事宜
随着交往多起来,刘亚楼和大连的领导也成我好朋友,自然他的个人问题就随着了解的深入而逐渐提上了日程。
但是婚姻对于刘亚楼来说已然很心累了,两次婚姻的失败,让他对婚姻死心。
可是,韩光和陈西萍两个热心肠的人,要给他解决个人问题,而翟云英似乎成为了刘亚楼相亲对象的不二人选。
但是,翟云英生活刚刚进入正轨,还没有准备好恋爱,但是热心的大姐陈西萍却坐不住,她直接告诉翟云英,王松因为工作一直没有成家,想给他们介绍一下。
翟云英大吃一惊,这个消息来的这么突然,自己丝毫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过了几天,王松打来了电话,他说对翟云英印象很好,想进一步加深一下理解。
此时翟云英的想法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第一次相亲的尴尬,对于一个陌生人突然的热 情感 到手足无措,想尽快摆脱对方。
可是因为是王西萍和韩光的介绍,她还是去了,谁知这一次见面,就注定了二人17年的厮守。
再见刘亚楼,翟云英对他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的言谈举止,他的体贴入微。
这些都是刘亚楼来自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严格训练下形成的习惯。
无论是哪一点都是无可挑剔,都是加分项。
刘亚楼知道翟云英的顾虑,一个35岁的男人会不会有家室?刘亚楼便对她敞开心扉,和翟云英介绍了关于自己的一切,终于使翟云英放下了顾虑。
随之,他便提出要见翟云英的母亲。
翟云英的母亲安娜,从来到中国以后,便很少遇到懂俄语的,见到会俄语的刘亚楼感觉格外亲切,刘亚楼用俄语和她交流,和她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自己喜欢翟云英,一次又一次对她承诺。
面对这样有绅士风度,体贴入微并且有着流利俄语的刘亚楼,翟云英母亲也频频点头表示满意。
在父母满意,朋友的祝福,罗荣桓的批准下,二人买了套西装,买了条连衣裙,摆了两桌婚宴,就这样结婚了。
之所以婚姻这般简单,主要还是因为时间紧迫。刘亚楼自己私人时间并不多,百万大军正等着这位统帅出征。翟云英也似乎明白了,作为一军统帅,可以这样耐心和自己在一起,但是在战争中,却是不能延误片刻的,刘亚楼能从百忙之中有时间是多么不容易。
很快,刘亚楼被任命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翟云英也要跟随丈夫的脚步去往哈尔滨。
他们的北行之路并不平坦,同在东北的大连和哈尔滨,他们的航线却绕道平壤,历尽千辛万苦才从大连到了哈尔滨驻地。
在这里,对于翟云英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相比于自己的小家来说,这里更是一个大家庭。
翟云英作为东野司令部的新媳妇,她没有任何秘密,从家庭到她和刘亚楼相亲,认识,相爱的经过,全部出现在了刘亚楼的结婚报告。而大家对翟云英也更加亲近,仿佛就是一家人。
但是对翟云英最好的,还是罗荣桓和林月琴。
虽然是新婚夫妻,虽然刚搬了新家,但是刘亚楼并没有留恋儿女情长,而是接着就去了部队。
翟云英在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也多亏了罗荣桓和林月琴让她在这个地方有了归属感,刘亚楼知道,妻子是第一次离开家去这么远的地方,不久就将她的母亲,弟弟接来了她的身边。
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就充实了起来,不但进入了民主联军办的学校,很快被批准正式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随之,进入了哈尔滨外国语学校,翟云英也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哈尔滨外国语学校里讲俄文比较多,自然这里也比较流行俄语。虽然作为中俄混血,但是翟云英的俄语甚至不如自己的丈夫,这可能和缺少的学习有关,而一学习起来,她的俄语更加得心应手。
虽然丈夫忙于工作,但是有了母亲在身边,有了林月琴大姐,还有这个大家庭,翟云英的生活也算充实。
1948年6月,翟云英为刘亚楼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她也因此而休学。
顺利度过产假之后,翟云英为母亲找了个看孩子的帮手,紧接着便又回到了学校读书,虽然几个月没有学习,她也很快便适应了再次入学的生活。
在翟云英心里,比学习更重要的,就是丈夫的安全。
此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在翟云英生完孩子之后,刘亚楼又很少回家了。她很清楚丈夫的工作,知道他是为整个国家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不止他们这个小家,更有千千万万家庭。
让翟云英记忆犹新的一次,刘亚楼回家,正赶上敌机轰炸,只见刘亚楼奋不顾身,在院子里指挥,先让大家进防空洞,而自己仍旧像个钢铁侠一样,仿佛有金刚不坏之身。就这样不知道关心自己的丈夫,怎么能让翟云英放心得下。
虽说胜利在望,可是当时林彪和罗荣桓身体都不好,而年轻气盛的刘亚楼肯定要多分担一些,看着丈夫在前要管着成千上万的官兵,在家里还要照顾家人,自己再不懂事,只会让丈夫更加担心。
是啊,革命太难了,共产党太难了,辽沈战役中的官兵将士也太难了。但在毛主席精明的战略思想下,在全部的官兵努力下,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打击。虽然我们打了一场场胜仗,但是形势依然激烈,仍旧为丈夫安全担心的翟云英,也跟随丈夫的脚步,一路南下。
平津战役的战斗形式丝毫不亚于辽沈战场。天津战役是平津战役制胜的关键,这场战役也是刘亚楼戎马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一仗。但是对刘亚楼来说,这场战役也是最难打的一仗,刘亚楼不仅仅要和敌人斗智斗勇,自己更是指挥30余万人,和首长立下了30小时打下天津的军令状,平津战役最为关键的时刻也即将到来。
在后方的翟云英,对此是不知情的,她只记得自己被拉到了一个叫杨柳青的小镇里,在这里她看到了丈夫,随之被丈夫告知这个地方被敌人发现,自己又懵懵懂懂地转移。
走后,她听说自己曾经呆过的那个小镇果真被投了炸弹,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天津已经解放,过了没有多久,北平也和平解放,翟云英又搬家了,只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这次搬家,再也不是随军转移了。
平津战役后,东野华野两大野战军云集北京,饱受战乱而落寞的北京城也随之热闹了起来,刘亚楼和其他总部人员住进了六国饭店和北京饭店。那段日子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解放的欢呼中,刘亚楼和翟云英也参加了各种庆功宴,在庆功宴上,翟云英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首长齐聚北京,也第一次和周恩来总理握手。
住在饭店总归不是长久之计,罗荣桓于是在原宋庆龄家找到了空房,他们嫌房子太大,便留下一半,让刘亚楼家也搬进去了,翟云英和刘亚楼也算有了自己的小窝。
不久,刘亚楼又要负责一件大事情: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建立空军了,他们也不用到南方去了,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要去苏联学习谈判,翟云英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也和他们一行人搭上了北去苏联的列车。
到苏联的第二天,刘亚楼便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翟云英也开始了在医院的治疗,因为生孩子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她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在苏联医生的治疗下,她的病情也有了很大的好转,剩下来的事就是等待丈夫谈判完毕,赶快回国,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母亲和孩子了。
回国以后,刘亚楼又进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空军需要飞行员,需要飞机场,来自苏联的专家也接踵而至,刘亚楼的工作相比往常更加紧张了起来。
看着丈夫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奋斗,翟云英自然也不闲着,她想要再次回到教室好好学习。现在有了学习的机会,她希望自己可以学医治病救人。1949年年底,翟云英考进了医士学校,毕业后她分配到了儿童医院上班,在这里,翟云英看到了很多处理疑难杂症得心应手的前辈,深感自己学习不够深入,经验不足。
她决心再进一步去学习深造,翟云英选择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对于妻子的选择,刘亚楼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他十分理解妻子的性格,结婚的时候,翟云英就表示自己绝不靠丈夫养着。丈夫的钱她从来不花,平时给母亲,给孩子买东西,她都是花自己的钱,从来不问丈夫要,宁愿自己因为没钱难到掉眼泪,宁愿刘亚楼追问的时候自己守口如瓶,自己也坚守着这份执着,这份尊严。
即使刘亚楼对妻子的选择有不同意的态度,但是他仍旧给翟云英带回了一张上海军医大学的报名表,1953年,27岁的翟云英作为一名学生,又一次踏入了校门。在这里的日子,对于翟云英来说是比较充实的,也是比较艰难的,不仅仅有繁重的课业,更有对母亲,对子女对丈夫的思念,她一有时间,便会给丈夫织毛衣,作为放松方式,也是对丈夫的那份思念。
刘亚楼在家里,为了让妻子安心学习,便包揽了一切家务,害怕岳母思念女儿,他还托人买回苏联特产孝敬她。看到丈夫打理的这么井井有条,翟云英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安心学习,直到1957年毕业,回到了北京,在北京空军医院当上了内科医生。
在空军医院里,翟云英也是有口皆碑,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人际关系上,自己也从不以将军夫人自居,自己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医生。
她终于干上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虽然辛苦,但是她的内心是欢喜的;而作为空军司令员夫人,她还要真正当一次"夫人",外国将领带着夫人来访,自然也需要中国空军司令员带着夫人出席活动,翟云英每次遇到这种事情,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病人,微笑、握手、进餐她恨不得马上结束,马上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1962年,曾经铁打不坏的翟云英也累到了,患病后,得到了组织的深切关照,医院批准她休假半年,经过治疗和休息,她被安排到离家比较近的门诊上班,在门诊,和医院相比压力要小一些,翟云英也决定趁空闲时间多陪伴家人,把这些年亏欠家人的,都补上。
翟云英去门诊工作前,和丈夫进行了一次长谈。
和丈夫长谈后,翟云英便对工人更加上心了,在空军门诊部,工人们敬重她,感激她,原因只有一个:翟医生对他们非常亲近。
1964年,是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员的十五个年头,钢铁侠一般的身体也出现了负荷运转。
那是在他去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访问归来之后,翟云英看到丈夫那一刻震惊了,刚分别十几天,竟然像变了个样子,面色蜡黄,神情憔悴,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容易累,精神不好。
这句"累"和"不好"触发了翟云英的敏感神经,她知道丈夫身体肯定出现问题了,并且是不好的问题,急忙叫丈夫去医院检查。
可是听到医院两个字,对于刘亚楼来说就是浪费时间,人生面临着很多选择,而刘亚楼的选择对他是致命的,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没有任何遗憾的,在身体面前,在党和国家面前,刘亚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直到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才被迫到医院参与治疗。
在和医生探讨病情的时候,翟云英泪如雨下,丈夫的病已经拖了一个多星期了,他错过了治疗的最佳黄金时间,留给刘亚楼的时间不多了。
可能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察觉,刘亚楼突然加快了工作频率,前往广东和美军侦察机再次决战。然而在回京期间,极度疲惫再一次让刘亚楼身体不适,不得不中途前往上海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刘亚楼的肝脾明显增大,质地中等偏硬,食道静脉曲张,肝功能不正常,怀疑肝硬变。
对于这个结果,刘亚楼不知道,翟云英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刘亚楼的广东之行有了很大成果。
此后,中央军委批准:刘亚楼同志暂时停止工作,集中精力休养治病。他们去了上海华东医院,翟云英陪伴丈夫走完了最后一程。
在上海的起初一个月,情况是乐观的,刘亚楼的肝硬化也开始缓解,但是随着他病情好转,刘亚楼又躺不住了,他心里只有工作,只有空军作战和空军建设,自己边工作边治疗,,缺乏休息使他的病情再度恶化,周恩来总理指示医疗组要尽最大努力,挽救刘亚楼同志的生命。
随着刘亚楼病情恶化,翟云英也加入了丈夫病情的讨论,从开始到现在,翟云英对丈夫的病情已经被隐瞒了太久太久,当看到丈夫便血的时候,翟云英才意识到,这一切可能无法补救了。
这一晚,翟云英坐在刘亚楼的病床前,他拉着妻子的手,他们回忆着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回忆着他们怎么恋爱怎么结婚,回忆着关于他们结婚十七年以来的一切。
这一刻,可能他们才意识到,这些年来,为了各自的事业,他们夫妻对双方的陪伴都太少了。
4月23日,刘亚楼进入肝昏迷状态,翟云英意识到,丈夫可能快不行了,她和留在北京的张秘书商量,一定要让孩子见刘亚楼最后一面。孩子们进门,看到瘦弱,脸色蜡黄的父亲,都难过万分,但是谁也不敢哭出声,默默听着父亲说对他们的期许。
孩子们散去后,刘亚楼向妻子交代身后事:
这三件事情,在刘亚楼心里的分量是最重的,尤其是对刘亚楼父亲的赡养,刘亚楼父亲太不容易了,从1910年刘亚楼刚出生就没有了母亲,从小到大,无论多困难,父亲也要供他读书,直到1927年参加了共产党,每每和妻子说到父亲的时候,刘亚楼都感叹父亲的不容易。此刻,翟云英对丈夫的嘱托,说了一遍又一遍,答应了一遍又一遍,刘亚楼握住妻子的手,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妻子一定会完成自己的心愿的。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闭上眼睛,再也没有醒过来。
四天后,中山堂内悬挂着刘亚楼将军的遗像,遗像下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覆盖着的骨灰盒,上面黑底白字的横幅上写着:"悼念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刘亚楼同志"。
翟云英被大家包围着,被无数满脸泪水的人包围着,仿佛所有人都想把她的悲伤分走。
看到刘亚楼整理井井有条的家,看到家里每个地方都是丈夫的影子,翟云英哭了,这一次她哭的是那么彻底,身边没有人安慰,每一滴泪水仿佛都融进了对丈夫的思念。
但是翟云英并没有被打倒,经历了这场家庭的巨变,她也因此变得更加坚强。经历了十年动乱以后,国家复苏了,孩子们也长大了,父亲刘德香在翟云英的孝顺中安详去世了,安娜妈妈的亲人时隔50年也终于找到了,1989年,翟云英一家9口终于实现了苏联之行。翟云英终于完成了丈夫临终前的嘱托。
在刘德香老人去世后,翟云英也没有断绝闽西的亲情,他们仍旧和刘家的后人往来,继续帮丈夫给自己的家乡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2019年10月17日,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之际,现任空军司令员来到了刘亚楼家中,看望91岁高龄的翟云英,中国空军的建立是刘亚楼舍生忘死15年的成果,是他看着中国空军从建立到发展,为空军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作业汇编
参考下面的地址,点左边的有很多论文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将在农业、医药与健康、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摘 要 题】生物科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日益广泛和深刻。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预见到,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即将来临,并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指出,对于我国来扰塌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应当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氏李段,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业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进入新千年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1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11%,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并计划五年内将政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预算增加一倍,达到8800亿日元,力争使日本生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继在第四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对生物技术研究大量投资后,又在第五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专门制定了“生命科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在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研究、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歼誉公顷,达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合趋势。特别是生物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光电、生物传感器等高技术领域,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食品、农业、环保等广泛领域中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据Goldman Sachs最新技术报告显示,美国的IBM、Sun、康柏和摩托罗拉等公司都已与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了广泛合作意向,内容涉及到DNA敏感基因芯片、通过计算机模拟药效等各种技术领域。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球仅生物芯片的市场就将达到600亿美元。科技发展的这一突出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深层次变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当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在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和基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存在涉及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和对人类传统伦理、道理方面的争论,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然而,各国在加强生物安全性研究和加快生物安全立法的同时,并没有停顿或放慢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步伐,而且在国家层面上,从争夺未来科技及产业制高点出发,都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力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的生产力发展在社会思想和体制方面总是呼唤变革,寻求支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实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曾经几次与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留下诸多遗憾和教训。今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领域,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选择,这对我国来说更是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可以认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我国最有希望后来居上并实现跨越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及产业领域。
实现上述的目标,我们已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遗传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我国还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位居世界第一。所有这些资源都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材料。相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
其次,广阔的市场需求也为我国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农业领域,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农业大国和农产品需求大国,必须努力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如杂交优势利用、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技术,都将在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和显著的作用。在医药与健康领域,如何利用生物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国13亿人口的医疗与健康,始终都将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科技命题。目前,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发展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干细胞治疗、生物芯片等新兴诊断和治疗技术已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在能源领域,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包括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技术、利用玉米等生产燃料酒精技术、利用废弃油转酯化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生物制氢技术等,将为解决我国的后续能源,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环保领域,生物技术将成为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最具潜力的手段。目前,利用微生物对城市垃圾和污水、海洋石油污染等有害物质进行降解日趋广泛,生物脱硫、生物漂白、农药残留的生物降解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富集和清除等技术也将为环境保护带来重大效益。此外,生物技术在轻工、化工业领域也都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无论是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生物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都极具潜力和前景。
第三,中国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将对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产业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先秦诸子的天人同流、齐一之辨,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再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之论,强调整体、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也要做独创的努力,并且要用近代外国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整理中国的科学遗产,直到形成中国自己的学派。”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上,中国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
第四,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和相当的工作基础,创新和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70年代,我国首创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中国粮食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80年代,我国又在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及其酶学、生物膜和蛋白质立体结构研究的部分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又取得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准确地完成了1%的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还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血液代用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体细胞克隆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型血友病等6个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疗效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等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超级杂交稻研究又取得新的突破,每公顷产量突破1.2吨,率先实现了国际上提出的超级稻指标;转基因抗虫棉花种植面积已近70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植物组织培养和快繁脱毒技术、动物胚胎技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我国目前已经在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部分领域中占据了一定的有利位置,具备了冲击国际前沿,争夺“制高点”的基础和实力。
三、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对策思考
虽然我国在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整体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
为此,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首先,我们必须树立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的战略意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下,抓住机遇对于一个国家加快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份额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和国家根本利益,关系到我国能否拥有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其次,我们必须树立勇于争先的创新意识。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如果一味地步人后尘,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寻求新的突破和跨越,这是我们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追求所在。第三,我们必须形成协调一致、贯彻始终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扶持体系。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地方的宏大事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应当把这一领域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全社会相关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持续稳定的良好政策环境。
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三点基本方针:一是大力加强研究开发;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三是高度重视并切实保障生物安全。今后5~10年,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将实现如下目标: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造就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科学技术队伍;培育和扶持一批新兴产业,使生物技术产品的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研究和开发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优先支持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及其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重点支持生长发育的基因调控,外源基因高效表达调控、定点整合技术,生物多样性,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2)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技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先支持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分子育种及关键技术,生物技术药物等重要生物制剂研制,干细胞及组织(器官)工程、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动植物生物反应器、高通量药物筛选、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技术及关键技术,农业、环保等微生物制剂、生化工程及大规模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等生产工艺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发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具有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产品及设备、装置的开发。
(4)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健全国家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服务体系。
具体行动措施包括:一是实施专利战略,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通过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努力产生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强化知识产权意识,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专利;遵循国际惯例和中国加入WTO后应承担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国外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同时利用我国自身优势,通过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取得一批专利。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队伍。制定激励措施,加速国内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加大对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度;扩大国际合作,引进海外智力资源。通过以上方式,凝聚一批生物技术的拔尖人才。运用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和机制,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和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三是实施标准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惯例的生物技术产业标准体系。针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新兴产业和产品为重点,研究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与生产工艺规范。同时运用GLP、GCP和GMP等国际标准,对现有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体系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实施竞争力战略,培育在未来生物技术前沿领域能够有所作为的龙头企业。发展生物产业,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重要目的。通过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具有现代企业机制的,既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盈利能力,又有较强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五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中国生物技术的国际合作渠道和国际发展空间。本着“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进一步拓宽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范围,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论、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面向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兴生物技术产业。
在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我们将把保障生物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切实引导和促进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考研资料链接:1GpS4ZjVweT15s805ZNakfA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精灵”
——浅谈数学、计算机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则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与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将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谓"今天的科学,明天的技术,后天的生产"。而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源泉、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关键。
桐闷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领导尖端科技的学科,正因如此,我很想知道它与数学——我得专业课,计算机等理论或技术是怎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基于此,我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许多网站、书籍,并有了小小的收获。现就“基因芯片”技术,浅谈如下。
一、基因芯片简介
基因芯片,也叫DNA芯片,是在90年代中期发展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基因芯片大小如指甲盖一般,其基质一般是经过处理后的玻璃片。每个芯片的基面上都可划分出数万至数百万个小区。在指定的小区内,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长约20个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针)。
由于被固定的分子探针在基质上形成不同的探针阵列,利用分子杂交及平行处理原理,基因芯片可对遗传物质进行分子检测,因此可用于进行基因研究、法医鉴定、疾病检测和药物筛选等。基因芯片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效、快速和多参量特点,是在传统的生物技术如检测、杂交、分型和DNA测序技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和飞跃。
二、基因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是于90年代初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诞生,它是通过像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半导体光刻加工那样的微缩技术,将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不连续的、离散的分析过程,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定性、定量检测等手段集成于指甲盖大小的硅芯片或玻璃芯片上,使这些分析过程连续化和微型化。也就是说将现在需要几间实验室、检验室完成的技术,制作成具有不同用途的便携式生化分析仪,使生物学分析过程全自动化,分析速度成千上万倍地提高,所需样品及化学试剂成千上万倍地减少。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用它制作的微缩分析仪将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生物武器战争等领域。
生物芯片技术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DNA分析技术之一,分析对象可以是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等。目前全世界用生物芯片进行疾病诊断还处于研究阶段,国外已将其用于观察癌基因及肌萎缩等一些遗传病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情况。
生物芯片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例如已开发出在4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布满400根有药物的针,定时定量为病人进行药物注射。另外,科学家还在考虑制作定时释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生物芯片微泵及可以置入心脏的芯片起搏器等。生物芯片技术与组合化学相结合将开辟另一个极有价值的应用方向,即为新药研制提供超高通量筛选技术,这必将使新药研究开发和传统中药的成分评估获得重大突破。
三、基因芯片的应用技术举例
1、基因破译
目前,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力图在21世纪初绘制出完整的人类染色体排列图。众所周知,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四种碱基。由于每个人拥有30亿对碱基,破译所有DNA的碱基排列顺序无疑是一项巨型工程。与传统基因序列测定技术相比,基因芯片破译人类基因组和检测基因突变的速度要快数千倍。
基因芯片的检测速度之所以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基因芯片上有成千上万个微凝胶,可进行并行检测;同时,由于微凝胶是三维立体的,它相当迅轮如于提供了一个三维检测,能固定住蛋白质和DNA并进行分析。
美国正在对基因芯片进行研究,已开发出能快速解读基因密码的“基因芯片”,使解读人类基因的速度比目前高1000倍。图1所示为一种内嵌基因芯片的基因检测装置。
2、基因诊断
通过使用基因芯片分析人类基因组,可找出致病的遗传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遗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人员将能在数秒钟内鉴定出最终会导致癌症等的突变基因。借助一小滴测试液亩启,医生们能预测药物对病人的功效,可诊断出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还能当场鉴别出病人受到了何种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芯片分析遗传基因,将使10年后对糖尿病的确诊率达到50%以上。
未来人们在体检时,由搭载基因芯片的诊断机器人对受检者取血,转瞬间体检结果便可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利用基因诊断,医疗将从千篇一律的“大众医疗”的时代,进步到依据个人遗传基因而异的“定制医疗”的时代。
3、基因环保
基因芯片在环保方面也大有可为。基因芯片可高效地探测到由微生物或有机物引起的污染,还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并合成具有解毒和消化污染物功能的天然酶基因。这种对环境友好的基因一旦被发现,研究人员将把它们转入普通的细菌中,然后用这种转基因细菌清理被污染的河流或土壤。
4、基因计算
DNA分子类似“计算机磁盘”,拥有信息的保存、复制、改写等功能。将螺旋状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长度将超过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叠起来,又可以缩小为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视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储器。
基因芯片经过改进,利用不同生物状态表达不同的数字后还可用于制造生物计算机。基于基因芯片和基因算法,未来的生物信息学领域,将有望出现能与当今的计算机业硬件巨头――英特尔公司、巨头――微软公司相匹敌的生物信息企业。
四、基因芯片的实际应用
基因芯片在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基因芯片的驱动下,人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信息时代。
1、在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将一个他们称之为生物芯片的计算机芯片植入人体的细胞上,从而使人体细胞与计算机连接。这是美国科学家波利斯·鲁宾斯基(BorisLubinsky)和他的同事黄永(译音)在3月份的美国《生物医学微设备》杂志中著文披露的。
2、人体细胞外面包有一个细胞膜,该细胞膜具有使特定物质单向通过的功能。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寻求找到用电冲击的方法,使所希望的物质进入细胞膜,但直 到目前为止,所用的方法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而使用鲁宾斯基和黄永研究出来的 新方法,细胞膜由计算机得到一个信号,让某些物质进入到细胞中。随具体场合的 不同,这些物质可以是例如用来改变基因的遗传物质,也可以是药物或蛋白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这些物质发生效力。
鲁宾斯基等科学家打算研制出能对例如神经细胞和肌肉等人体组织发出指令的生物芯片,这样至少会使人所服用的药物发挥更大的效力。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莫里罗·弗拉里称鲁宾斯基的这项发明是处在发展阶段早期的具有潜在作用的实验室。
美国科学家们称,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能使人体细胞和电路进行交配的生物工程芯片,它能在医学和基因工程学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
这种比头发还小还细的微型装置使健康人体细胞和电子芯片结合,通过电脑对芯片进行控制,科学家认为他们能够控制细胞的活动。
电脑向细胞芯片发送电脉冲,激发细胞膜孔张开,并激活细胞。科学家希望能够大批量地生产这种细胞芯片,并能够把它们植入人体,取代或修正病变组织。
领导这项研究的加州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鲍里斯·鲁宾斯基说:“细胞芯片还使科学家在复杂的基因治疗过程中更准确地进行控制,因为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开启细胞孔。”
鲁宾斯基还说:“我们在生物学领域里引入了工程学的精髓,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周围其它细胞的情况下输入DNA、提取蛋白质以及注射药物。”
该细胞芯片的出现与长期存在的一种理论有关,即一定量的电压能够穿透细胞膜。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进行用电力轰击细胞试验的遗传研究,希望藉此引入新的疗法和基因物质。研究人员希望能最终制造出与激活不同的身体组织(从肌肉到骨骼到大脑)所需的准确的电压量相调合的细胞芯片。那样的话,将会有数以千计的细胞芯片用来治疗各种类型的疾病。
3、用独创技术自行研制的中国第一片应用型基因芯片于近日在第一军医大学正式诞生。
据第一军医大学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军医大研制成功的基因芯片,是中国首次应用一种创新的基因片扩增技术,率先攻克了内地同行在基因芯片研究中首先面临的快速经济地搜集数以万数基因探针难题,并巧妙运用新技术手段明显地降低成本。
目前,该芯片已完成实验室工作,即将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如果顺利,用於临床诊断的基因芯片可望不久投入批量生产。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实际用於临床应用诊断的基因芯片生产。
在实验室里,将这几片比大拇指盖稍大的基因芯片,放在检测器上,与之相连的电脑屏幕上立刻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红红绿绿荧光点,出现的每个荧光点就是一个基因片断的点阵。只要取病人一滴血放在芯片检测卡上,经过分子杂交后,连上电脑就可以立刻显示出基因变化情况,并通过电脑把基因语言翻译成医生能读得懂的信息,从而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这种芯片的成功诞生,标志着疾病的诊断由细胞和组织水平推进到基因水平。它们的开发应用将在环境污染控制、动植物检疫、器官移植、产前诊断、药物筛选、药物开发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前景。
五、生命科学渐成IT公司关注焦点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毕的消息像打开了阿里巴巴宝藏的大门,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命科学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淘金者。近来,为这些淘金者生产“铁锨”的资讯科技(IT)公司的积极行动颇为引人注目。
1、揭开基因之迷须破译大量数据
人类基因组草图仅仅是读出了“生命之书”,而要真正读懂它,揭示所有基因编码所代表的信息,还必须破译浩如烟海的数据。
在著名的英国桑格中心里,有关人类基因组的数据已经达到22万亿字节,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内容的两倍多。据这家中心估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与人类基因组有关的数据量还将上升到50万亿至100万亿字节。
2、生命科学公司10%投资用于开发资讯科技
为了解决处理数据所需的庞大计算能力的问题,世界上最大的12家生命科学公司目前把近10%的科研预算用于资讯科技投资,而且这个比例可能还将增长。
据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估计,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资讯科技市场将在今年达到35亿美元,到2003年达到90亿美元。
3、市场潜力巨大
一些著名的IT企业,已将眼光瞄准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例如,IBM已经决定投资1亿美元,用五年时间研制一种名为“蓝基因”的超级电脑。
“蓝基因”的运算能力将是美国现有40台最快的超级电脑运算能力总和的40倍,它主要用于模拟人类蛋白折叠成特殊形状的过程。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美国康柏公司,也垂涎这块“肥肉”。
4、康柏趁早下手培养未来客户基础
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电脑服务器主要供应商的康柏公司最近宣布,它将继续投资1亿美元,支持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以培养未来的客户基础。
其实,IT公司还远不止盯着这些近期利益。以基因研究为基础的生物经济可能在新世纪里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人们已经达成共识。
5、行业标准制定者能享有巨大经济利益
根据以往的经验,率先进入市场的公司大多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这些行业标准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今年8月,德国狮生命科学公司的股票上市。由于投资者看中这家公司的基因次序检索(SRS)可能成为行业新标准,其股票价格在短短时间里迅速上涨了50%。
6、政府支持基因研究
IT公司进军生命科学领域,与各国政府对基因研究的支持密不可分。为了在基因组研究的下一个阶段——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国际竞争中领先,不少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信息业与生物产业的结合。
例如,日本不久前就组织了“官产学”大联合的“生物产业信息化研究共同体”,参加这个共同体除了制药、食品、生物、化学等与基因科学相关的企业外,还有不少电脑公司。
小结:科学界公认,生物芯片技术将给下个世纪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加速研制这种可能快捷便利提取DNA,查找遗传基因特性的新技术。相信,这一现代生物与高科技联姻的成果将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