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小学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一份完整的教案模板小学数学

  • 小学
  • 2023-04-27
目录
  • 新手数学教师怎么备课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范例
  • 小学数学板书设计500例
  •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20篇
  •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通用

  • 新手数学教师怎么备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特点。下面就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分饼》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饼》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搏宴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分饼。

    1、讲故事引入。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2、用圆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

    (自己动手操作,与同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并讲解。

    (1)每张饼每个人得四分之一,每个人工得四分之三张饼。

    师画图进行讲解。

    (2)把三张饼放在一起分,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一张饼的四分之三。

    4、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

    用9个圆代替饼,分一分。

    (自己动手,在小组内你的想法。)

    a)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给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的分,9个四分之一实际是四分之九。

    b)(2)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和起来是二又四分之一张。

    c)介绍四分之九就是二又四分之一。

    5、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分别写出几个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学进行交流。

    (自学概念,你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带分数的?)

    2、师板书概念:

    像1/2、1/4、2/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像3/2、3/3、5/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2、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3、在直线上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

    (独立完成,重点用带分数表示。

    自巧银拦己写,全班交流。

    自己完成,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

    (四)总结。

    谁能把上完今天这节课的体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设计:

    课题:分饼

    像1/2、1/4、2/3、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

    像3/2、3/3、5/4、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饼》教案模板二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

    西游记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孝胡四大名著之一,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八戒遇到了一道数学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么?大屏幕展示图片,指名读。

    1.3张大小一样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呢?

    2.估一估: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能得到一张完整的饼吗?

    3.请你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帮他们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 平均分3张饼

    1.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说一说。

    2.动手操作:用3张圆片代替3张饼,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汇报交流:

    A 方案:一个一个分。边说边演示分的方法及过程。

    为什么是3

    /

    4呢?

    B 方案:三个叠放分。还是3

    /

    4

    4.大屏幕展示三种分法的动态图

    小结:两种分法虽然不同,但分的结果相同,每人分得了3

    /

    4张饼,这和我们估计的每人分得的饼少于1张是一致的。

    活动二 平均分9张饼

    1.出示课件:猪八戒吃了一张饼的3

    /

    4,没有吃饱,就让悟空再弄几张饼,悟空就去其他地方又化斋来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张?”

    2.师: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

    3.估一估: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约得到多少饼呢?

    4.动手操作:组长拿出9张圆片,小组同学合作,画一画,分一分。

    5.汇报交流:

    A方案:一个一个分

    B方案:

    9个叠放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了9

    /

    4。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是9

    /

    4呢?问:9个1

    /

    4是多少?

    C方案:先拿8个分,每人2个,剩下的1个平均分成4份,每人即2+1/4(板书)

    师:2和1

    /

    4合起来就是二又四分之一(板书: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生齐读两遍。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板书:带分数)介绍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并强调带分数的书写格式。

    6.分数的分类:

    师: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生1:分子比分母小 师: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3/4……这样的分数叫作真分数。(板书:真分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真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比分母小)其实真分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生2:分子比分母大 师:你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像9/4……这样的分数叫作假分数。(板书:假分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假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子比分母大)

    说明像8

    /

    8……这样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也是假分数。象8

    /

    8这种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1

    刚才分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9

    /

    4和二又四分之一是相等的,象9

    /

    4这样的假分数可以写成这样的分数:二又四分之一

    其实带分数是某些假分数一种特殊的书写形式。

    把所有的分数分类,可以分为几类?(两类:真分数和假分数)

    (设计意图:由活动操作一做了铺垫,所以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写出一个分数,小组内介绍相关知识。

    (1)7

    /

    8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1。

    (2)以8为分母,还可以写出哪些真分数?1

    /

    8;2

    /

    8;3

    /

    8;4

    /

    8;5

    /

    8;6

    /

    8;

    (3)以8为分母,以8为分母,一共有几个真分数?最小的真分数是谁?的真分数是谁?

    (4)以8为分母的假分数都有哪些?一共有多少个?(无数个)其中最小的假分数是谁?

    (5)以8为分母最小的带分数是多少?

    从同学们积极的交流中,老师知道你们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一定很棒!下面我们到指挥刀去参加一个闯关游戏好么?记住自己每回答一次问题就可以加一分。

    2智慧岛闯关

    第一关、根据成语说出分数,再判断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①半信半疑( )

    ②是一举两得( )

    ③十拿九稳( )

    ④七上八下()

    第二关、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四分之七表示什么?一又四分之三表示什么?

    第三关、如图,在上面的()里填上真分数或假分数,在下面的()里填上带分数。

    数轴上有0、1、2、3、4、三分之三、一又三分之二、三分之八、三分之十

    需要填三分之一、三分之五、三分之六、二又三分之二、三分之九、三又三分之一

    用这些分数跟1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第四关、议一议

    1、当x( )y时, x/y 表示一个真分数;

    当x( )y时, x/y 表示一个假分数。

    四、自我总结,回顾收获

    1、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四关,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你能向大家介绍你的新朋友有哪些特点吗?

    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3、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想知道吗?(1

    /

    100的天才+99

    /

    100的努力=100

    /

    100的成功)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大的收获,有更优异的表现。

    五、分层作业、课堂延伸

    奋进小队:书中1、2、3题;

    1、看图写分数。

    2、以5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3、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假分数,在下面的□里填上带分数。

    互助小队:能力培养3、4、5题;

    26页—3、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假分数,在下面的□里填上带分数。

    26页—4、啄木鸟医生。

    26页—5、填一填。

    雄鹰小队:

    ①课外补充题;

    ② 用16开的纸设计一张跟分数有关的数学小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饼》教案模板三

    教材分析:

    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概念教材都只给出了描述性定义,再让学生自己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对于带分数的概念教材用介绍的方法,与真分数、假分数分开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避免造成错觉。

    学情分析:

    (1)学生是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镇东西岔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11——12岁年龄段,他们非常喜欢看《西游记》,因此我在导课时应用了其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已经掌握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几分之几。

    (3)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的事件兴趣浓厚。

    (4)题目是“分饼”,是学生已经在三年级的初步学习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并掌握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为今后的分数教学奠定基础。

    (5)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对于看图题需要老师的讲解,用假分数、带分数表示图中所表示的分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与以前的看图题有所区别,对于这一点需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产生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

    (2)掌握研究假分数、带分数、真分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探索研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真分数的意义,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真分数的意义,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1.故事引题:在唐僧师徒四人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师徒四人走到荒郊野外,非常饥饿,师傅吩咐猪八戒去化些斋饭。不大一会儿,猪八戒化得了3张大小一样的大饼,要想分给四人吃,四个人该怎么分才公平呢?猪八戒摸了摸头,想了很久都不知所措,这可难住了猪八戒。同学们,你们帮他想个办法好吗?(教师讲述故事,打开多媒体图片。)

    2.提出问题:3张大饼怎样能够平均分给唐僧师徒四人呢?每人得到大饼的多少张呢?

    3.揭示课题:分饼(课件播放课题,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操作一,3张饼平均分4个人。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教师巡视)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几份。也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听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然后在多媒体上演示活动的过程。)

    活动操作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老师继续讲故事创设情境,第二天轮到悟空去化斋了,悟空化了9张大饼来,让八戒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张?

    1.(继续应用故事创设情境:)第二天轮到悟空去化斋了,悟空化了9张大饼来,让八戒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张?

    2.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先想一想。每人能不能够得到一张完整的大饼呢?

    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一张饼一张饼地分,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 张,那9张饼是由9个 张,就是 张。师:看,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之前我们认识的分数有什么区别?(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这样的分数叫假分数,然后板书: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4人,每人分2张饼,再分1张,每人分 张,共分2张加上 张饼。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 ,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两个强调点:读法和写法。)

    课件演示分法

    4.提出两种分法的结果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此点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本节课让学生知道同一个事物可以用带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假分数表示,理解他们是相等的关系,在分数与除法一课中学习互化。)

    5、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两个概念。让学生自己比较真假分数的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 真分数<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假分数≥1

    带分数: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合起来的分数 带分数>1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三、 巩固练习

    1.写出分母是7的真分数。

    2.写出分子是5的假分数。

    3.完成课后练习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重点指导,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新的朋友,它们分别是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你能介绍你新朋友的特点吗?

    五、作业

    1.读数、写数。

    三又五分之一( )

    九分之十三( )

    2 读作( )

    1 读作( )

    2.填空题。

    (1)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如( )。

    (2)分子是9的假分数有( )个,如( )。

    (3)分母是9的真分数是(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范例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从图中知道了老源什么?

    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

    (1)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汇报。

    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平方米。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交流。

    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码源的面积。

    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

    (3)进行计算。

    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

    (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活动二、试一试

    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一练

    1.完成3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提出问题。

    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1)独立计算。

    (2)汇报,全班交流。

    (3)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实践活动

    1.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算一算。

    (1)量出北京和台北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量出乌鲁木齐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找一张中国地图,用▲表出你家乡的大致位置。

    (1)估一估在地图上你的家乡与北京的距离大约是( )厘米,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放暑假时,你打算从( )到( )去旅游,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3.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迟含态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

    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课后小结:你今天的收获和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图形的放缩》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准确建立一个点和一个数对得对应。理解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动,体会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的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感受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欣赏图形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照片:集体照

    师:谢老师想把咱们班的集体照放进想框里,怎样把它放进去呢?(复制粘贴)

    师:看着这张照片,有什么感觉?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缩小和放大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投影出示课题:图形的放缩)!

    二、笑脸图大变身

    1、初步感受图形的放缩

    师:(出示1张贺卡图片)这是一张贺卡,(边说,边操作,得到的三张贺卡)与原来的贺卡相比,怎么样?

    生:一样(不一样)。

    师:看完之后,你想说点儿什么?你认为哪一张跟原图最像?为什么?(记住和原图比:都是长方形的,是长变了还是宽变了?)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2、深入探究图形的放缩

    师:为什么同样的贺卡,在进行了变化之后,有的与原图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其中的奥秘。(教师出示将方格图照贺卡图片。)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并结合相关数据思考并分析:谁画得像?为什么?

    请代表把你们刚才交流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代表发言,集体指正。

    师:看来只有长和宽都按照相同的比来画,才能画得和原图相像。

    (说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的板书写出比。)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研究所画图的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悟图形放缩的规律和奥秘。

    三、画一画

    师:有了图形放缩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要画一画。拿出自己的作业纸,自由设计图案,并将图形进行一次放大或缩小,画完后,在四人小组里面把你自己画的情况、画的方法向组内同学介绍一下,同时告诉大家你所画的这个图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开始吧。(作业纸上分别有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展示、反馈。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在思考中去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四、生活中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缩,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应用到图形放缩的知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五、神奇的小猫

    师:看来同学们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现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游戏中去体会图形的放缩。(出示探究活动)

    师:这是一只名叫乐乐的小猫。根据我们学过的数对的知识,你能将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正确的填写出来么?(可尝试标出相应的坐标图,便于找出具体的位置)

    教师指名补充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

    师:小猫家族中还有三只小猫:天天、晶晶和欢欢,(表格中呈现名称)请你根据具体的要求讲表示它们轮廓的点填写在表格中,并观察数对的规律,猜一猜:哪只小猫最像乐乐?之后通过在方格纸上描点、连线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活动、探索。

    汇报展示(说一说你的猜测、依据以及验证结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神奇的小猫”的探究活动,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小猫图,以及讨论哪只小猫长得更像乐乐,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

    六、小结

    今天我们在活动和游戏中体验了图形的放缩,下课后就请同学们到生活中继续去体验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观察与探究》

    教学目标:

    1. 通过画图的方法,探索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关系,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 经历探索活动,了解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

    教学重点:

    探究长方形面积不变时,长与宽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表示反比例曲线图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正比例的图像呢?

    2、你还记得表示积一定,两个乘数之间的关系图吗?把积是12的方格圈起来,可以连成什么线?

    3、说一说。

    (1) 两个乘数的变化情况。

    (2) 两个乘数成什么关系?

    (3) 你有什么猜想?

    二、探索新知。

    用X、Y表示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他们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x/cm 1 2 3 4 6 8 12 24

    y/cm 24 12 8 6 4 3 2 1

    1、说一说长与宽的变化情况。(小组交流)

    2、这里哪个量一定?

    3、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板书:长×宽=长方形面积(一定)

    4、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8个长方形。(每格代表 1 cm2)

    过程要求

    (1) 出示方格纸,并标明X、Y轴上的数字。

    (2) 教师边讲解,边画长方形。

    (3) 学生接着画。(直接在课本上完成)

    5、连接图中的点A,B,C,D……

    (1) 猜一猜:图中的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吗?

    (2) 师生一起连线,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和反比例关系的关系式和图像的区别。

    四、巩固练习

    面包的总个数不变,每袋装的个数与袋数如下表。

    每袋个数 2 3 4 6 8 12 24

    袋 数 12 8 6 4 3 2 1

    (1)每袋个数与袋数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2)把上面的数据制成图表。

    小学数学板书设计500例

    《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下面就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镇孙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

    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师:你知道太空人两餐相差多长时间吗?

    师: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御高链,念兄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并以别开生面的“神八、天宫一号太空一吻”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以获得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正负数问题

    师:生活中除了赢分和输分这样的量可以用正负来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要你用心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边。

    (课件出示:一个11岁儿童的标准身高150厘米我们把它记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应记作什么?)

    (学生思考后,全班反馈)

    出示表格。

    (1)完成表格。

    (2)求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方法一:(150+145+157+155+148)÷5=151(厘米)

    方法二:(0-5+7+5-2)÷5+150=151(厘米)

    (3)比较两种方法

    (4)仔细比较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新发现?

    (5)认识数轴。

    【知识的巩固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并具有层次性,由自己的身高引入小组成员的身高,由实际向高引向正负数的记录,由正负数的记录又回到实际身高。在求身高的平均数时,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体现了正负数抵消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在两组数据的比较中,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感受到正负数的大小及相差数。可以说习题设计上具有趣味性和可探究性的特点。数轴的引入,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形成认知结构。】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二

    教材内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①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②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④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学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62人,大部分属于中上水平,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他们好奇心强,具有创新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策略: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学本节课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众多丰富的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既让学生引起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

    (2)借助直观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如何突破难点,直观教学手段是关键。这其中温度计的观察和海拔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从直观到半直观再过渡到比较抽象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 )

    “_” 表示( )

    他们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还是相反}

    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数据。

    哈尔滨(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们是以( )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与—16°表示两个( )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比较:+16°( )—16°{填>,<或=}

    3、带有“+”的数有-------------叫----数

    带有“-”的数有------------- 叫----数

    +16读作--------------------—16读作

    4、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检查

    (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们表示的意思是(相 反 ){填相同还是相反}

    (2)打开天气预报图

    哈尔滨( —9°~~~—19° )表示—----今天气温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间,气侯寒冷,下雪,结冰。------

    福州( 11°~~~~~6° )表示—----今天气温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间,气侯较温暖 ,看不见下雪,结冰的现象。------

    它们是以( 0 )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与—16°表示两个(相反 )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补充:认识数轴表示

    —16 0 +16

    (3)生汇报

    带有“+”的数有------------- 叫正数 注:也可省略“+”号

    带有“-”的数有------------- 叫负数 注:不可省略“—”号

    +16读作-正十六-------—16读作—负十六--------

    (4)0是正数还是负数?把你的思考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5)、举生活中正负数的例子

    例如:盈利与亏选,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地上成数与地下层数,水位升高与下降,相反方向的距离等。

    学完这节学生还有疑难问题吗?,提出,由同学,小组解决,最后困难由老师及时解答。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负数灵活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地在数轴上找到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体会负数的意义。具有数形结合的意识,深刻体会数轴形成的过程。

    3.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和对0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负数

    (1)情境激疑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想想看,是什么?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相反”这个话题开始聊起: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反现象,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车站上人们上车下车……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聊,走进数学你又有什么发现?

    1. 今年开学,四年级转入15名同学,五年级转出15名同学。

    2.在剪刀、锤子、布活动中,男同学赢了3次,女同学输了1次。

    3.李叔叔做生意,三月份亏了3000元,四月份赚了8000元。

    怎样用数学的形式来表示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出示。

    要求:简洁,是让别人也能一目了然。

    汇报,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直接表示 ( 简洁但不明了)

    ②用文字表示 (明了又不够简洁)

    ③用符号表示(简明、清楚,一目了然)

    小结: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形式来区分意义相反的量的。

    (2)认识正、负数。

    你知道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举个例子来说?+3你会读吗?

    像(—2)这样的数呢?

    怎么读呢

    师介绍:加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减号叫

    做负号。正数和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

    -100、+6.8、-1.8、36

    为了简便,+36可以写为36。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正号都可以省略。师板书。

    得出: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用……来表示。

    二、丰富新知,介绍负数历史。

    同学们,我们今天从“相反”这个词聊起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对于负数的认识,在咱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人,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或学习第4页你知道吗?)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接下来再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找一找在咱们身边又有哪些负数?(板书课题:负数)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在温度计上认识负数

    我的一位朋友喜爱出门旅游,这是他所定的几个备选城市,我帮他留意了一下气温情况,一起来看一下

    (1)(多媒体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得出:0℃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以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0,并用集合圈将正数、负数、0进行分类)

    那你知道0度是怎么来的吗?

    介绍:瑞典天文学家摄尔秋思,他把自然状态下的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规定为0℃。

    (2)温度计。

    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吗?(课件示: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

    介绍:摄氏度、华氏度,每格代表1℃。

    2.电梯里的负数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5、-2)

    5和-2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呢?

    3.海拔高度中的负数

    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 )米。

    练习

    如果大雁向南飞30米记作+30,那么向北飞50米记作( )。

    如果体重增加4千克用+4表示,那么-1.5表示( )。

    4.数轴上的负数

    出示例3

    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强调以谁为分界点,以什么方向为正。两种说法)

    指出: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了0(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形成了一条数轴,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数轴的形成过程。

    现在你能在数轴上找到他们运动后的位置吗?

    完成练习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11米说明她是向( )行( )米。(指出+11的位置,体会数轴是无限长的。)

    (3)如果小刚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刚的位置为( )米。

    (分层拓展)

    5.运动场上的负数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秒42,当时赛场的风速是每秒-0.4米,你知道风速每秒-0.4米的意思吗?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负数还有更加广泛的用途等待着大家继续去了解。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20篇

    小学数学教师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数学备课教学哪祥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备课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教学内容

    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二)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2、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3、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饥族体主义思想教育。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对学生进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五、课时安排

    (一)、比例(14课时左右)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3、比例的应用2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机动2课时。

    实践活动:美丽的校园,1课时。

    (二)、圆柱、圆锥和球(12课时左右)

    1、圆柱,5课时左右;2、圆锥,3课时;3、球,1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机动1课时。

    (三)、简单的统计(二),(8课时左右)

    1、统计表,2课时;2、统计图,6课时;实践活动:节约用水,1课时。

    (四)、整理和复习(25课时左右)

    1、数和数的运算,6课时;2、代数初步知识,3课时;3、应用题,7课时;4、量的计算,2课时;5、几何初步知识,5课时;6、简单的统计,2课时。

    小学数学备课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本班人数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同学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个别同学数数能力、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李肢搏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四、教学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有关数学知识。

    2、努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4、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进度。

    小学数学备课教学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数学组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

    2制定备课、课堂、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

    3、各组员安排出自已研讨课的时间。

    4、检查开学初布置的两周备课教案。

    十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对新教师了解性听课

    3、各年级口算竞赛。

    十一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档案和常规课规范展开,课堂一般的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出学情,怎样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样分层次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测等等)、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常规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学情分析,前半学期教学问题研讨。

    十二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数学应用能力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

    __年一月:

    1、写好科复习计划、总结,上交有关资料,资料(计划、总结、教学档案等)归档工作。

    2、准备期末考试。

    3、备课、作业批改常规检查。

    4、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5、教师教学工作总查、考核。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通用

    小学数学是学生们正式开始运用数学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做好数学教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详案模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详案模板范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三、深入

    1、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用教学“百数图”依次演示。

    3、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漏伏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5、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部分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小学数学教案详案模板范文(二)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闭搜丛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轿樱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师:为了能够使每种节目的数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板书节目种类。)师: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票,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糟了,合唱的票数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师: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xx的票最多?xx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