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大学 > 研究生

北大哲学博士方方,工学博士与哲学博士

  • 研究生
  • 2023-04-26
目录
  • 北大哲学博士好考吗
  • 爆料北大哲学系博士
  • 北大哲学硕士
  • 工学博士与哲学博士
  • 北大哲学博士就业难度

  • 北大哲学博士好考吗

    周国平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信蚂碧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物辩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

    \妞妞\岁月与性情

    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滑举,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爆料北大哲学系博士

    从世界各国主要的政要来看,他们几乎都毕业于名校,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总统,基本上都属于精英阶层,在国外接受良好的教育,如中东,非洲国家很多总统都毕业于英国、美国的高等学府。但是,下面这个非洲大国总统,却是中国培养的。此人20岁到中国留学,呆了15年,35岁北大博士毕业,57岁当上总统,至今感念中国,视中国为第二故乡。

    这位就是著名的穆拉图·特肖梅,其1956年出生于埃塞俄比亚比亚奥罗莫族的一尺轿个中产家庭,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在埃塞俄比亚那是非常好的。从小的穆拉图·特肖梅非常聪明好学,喜欢演讲,喜欢思考。其父母也十分重视其学习,其长大后,在埃塞俄比亚首都完成初高中学习。

    因为成绩优异,被埃塞俄比亚国家以公派留学的形式到中国留学,就读北京大学先后拿到北大语言学学士,哲学学士李困液,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从来到中国的那天起,穆拉图·特肖梅一呆就是15年,直到其35岁,博士毕业,学成回国。穆拉图·特肖梅因为良好的口才和学识,回国后就受到重用。

    很快就成为大使级别的官员,先后任埃塞俄比亚驻日本,驻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使。在2001年做了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长,第二年就当了联邦议会的议长,开始登上权力巅峰。在2013年,穆拉图·特肖梅57岁时,其以高票当选埃塞俄比亚的总统。

    而埃塞俄比亚那哪物是一个有近9000万人口的非洲大国,颇具影响力。而穆拉图·特肖梅上台后,开始全面转向中国,学习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现在埃塞俄比亚在非洲被称为小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而且穆拉图·特肖梅当总统后,不断加强跟中国的交流,其利用很多中国传统智慧,很好的处理国际关系,为埃塞俄比亚的发展,赢得了很好的环境。直到现在,穆拉图·特肖梅经常来中国,其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也是我国的老朋友。现在我国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也是好到非常,可以说离不开这位北大培养出来的总统的努力。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

    北大哲学硕士

    朱 自 清 (1898-1948)

    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江苏扬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诗言志辨》、《略读指导举隅》(与叶圣陶合著)、《经典常谈》、《标准与尺度》、《语之零拾》、《论雅俗共赏》、《新诗杂话》,散文集《背影》、《荷塘月色》等。出版有《朱自清》。

    冯 友 兰(1895-1990)

    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圆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张 国 焘(1897-1979)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又名张特立,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曾参加五四运动。原为无政府主义者,后转信马克思主义。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49年移居香港后转赴巴西和加拿大。1979年12月因病去世于多伦多。

    牟 宗 三(1909-1995)

    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927年人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橘中岩,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

    张 岱 年(1909-2004)

    字季同,别署宇同。 河北省献县人。 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 范大学,1933年秋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后任教于私 立中国大学,1946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 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问题史]》、《中国哲学发 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 凡》等著作。

    任 继 愈(1916-2009)

    1 9 3 4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 9 4 2 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担任教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从 1 9 8 7年至今,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其主 要著作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 《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老子今译》和《墨子培虚》等。

    工学博士与哲学博士

    杨昌济 伦理学家,教育家。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名怀中,字华生,1871年4月21日出生。杨昌济两次乡试不中,后在家设馆授徒,常与密友杨守仁讨论国事,认为“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898年就读于岳麓书院,不顾山长阻挠,毅然加入进步团体南学会,努力宣传新学、新政,赞同谭嗣同的“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政变失败后,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做人,都具有坚忍精神,他说:“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他的这种精神,学子们称为“达化斋法门”而竞相仿效。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渡日本留学,主攻教育学。宣统元年(1909)留学英国,专攻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任教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第四师范、第一师范、商专、一中等校。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的主张。

    1918年6月,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他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筹措经费,推荐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促成了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五四运动时,发表《告学生》一文,表达对青年的热切期望,并参与发起北大哲学研究会,著文号召青年敢说敢做。杨昌济关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陈昌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欲栽大木拄长天”。支持成立新民学会,筹备创立湖南大学。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归葬长沙县板仓。因世居板仓,所以杨昌济后来被人称之为“板仓先生”、“板仓杨”。

    著作有《达化斋日记》及《杨昌济文集》、《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曾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发表论文,介绍西方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思想,并联系国内实际,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新道德。

    毛泽东对杨昌济评价极高,称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他一生以发展教育为己任,“ 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名闻天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他们实现了导师的“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肖雪慧,女,1982年春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后在西南民大搭知族学院任教。学术上从事以伦理学为主研方向的广泛的人文学研究。著述除学术性的以外,另有大量杂文、随笔、政论文,以伸张人道、民主、理性、人权

    姓 名∶何怀宏

    出 生 日 期∶1954年12月11日

    出 生 地 点∶江西省清江县(现为樟树市)

    学 位∶哲学博士

    现 在 任 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

    指导研究生资格:博士生导师

    1989--199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1993--1994: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1995--1998: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1998.5--: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哲学博士,1954年12月生于江西樟树市,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滚消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 何怀宏所译多为欧美伦理学、政治学经典、译文信实流畅,不仅对国内伦理学界,也对其他人文与社会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万俊人 男,1958年出生于湖南岳阳。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周辅成先生,1986年获伦理学硕士。随后留校执教。1987年破格晋升讲师,1990年枝塌破格晋升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入选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获“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博士点负责人。1999年4月受聘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负责筹建哲学系, 入选清华大学“百名人才引进工程”,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哲学组专家成员,国家学位办同等学力申报硕士学位综合考试专家命题委员会哲学组成员兼组长,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和该校哲学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岳阳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孔子研究》、《中国学术》、《开放时代》等杂志学术编委等。 业余爱好:与友人谈(Coffee Hour),读书和写作,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二胡,观赏足球、美国NBA篮球和围棋。

    北大哲学博士就业难度

    北大哲学博士读4年。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制的哲学学院各专业、中国传统文如中没化中心历史与哲学相关专业学制4年,因此北大哲学博士读4年。北大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初名哲学门,1914年起正式招生,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标志着现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开端,迄今已培养近万名毕业生。蔡元培、胡适、熊十力、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培物白华、朱光潜、张颐、陈康、贺麟、沈有鼎、郑昕、洪谦、熊伟、冯定、张岱年、任渣纳继愈、朱伯昆等学术大师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北大哲学系被誉为中国的思想家摇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