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小学 > 五年级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五年级下册科学

  • 五年级
  • 2023-05-13
目录
  •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 五年级下册科学书内容
  • 五年级下册科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资料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单元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研究的进程: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观测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和重量没有关系,埋下一个伏笔。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关系: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研究轻重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沉浮的关系: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第4课《造一艘小船》:为《浮力》一课作准备,体会水对物体会产生浮力作用。重点探究活动是“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把物体的体积与沉浮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强化。

    第贺清春5课《浮力》和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从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探索液体密度(用同体积的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对沉浮的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从上面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现象研究的进程来看,本课在学生研究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

    前一课,学生通过对7种物体的观察,对原有的沉浮认识的前概念(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产生了疑惑,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没有关系,而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似乎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但根据经验和预测,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坚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与体积有关系。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里面的关系,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课中,学生学习用变量控制进行研究。识别变量、控制变量、运用典型的结构材料进行验证、反思变量控制实验的结果,只是学生思维辩证的第一层次。教学的指向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重力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正戚目的之一是解决学生前概念的认知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呈现“模糊(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清楚(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再模糊(用小而重的物体易沉,大而轻的物体易浮无法去解释物体的沉浮)——>再清楚(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能看出轻重、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反之,则看不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把学生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引向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10组材料,教师1组材料)

    学生实验:水槽,4个同体积不同轻重的小球,4个同轻重不同体积的圆柱体,带盖的空瓶,可伸缩圆柱体,绿豆,实验报告单。

    教师材料:萝卜、泡沫块、小石块、蜡烛、橡皮、带盖的空瓶、回形针、天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进行推测,明确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投影仪展示7种禅耐材料),这节课,我们再利用这些材料来分析一下。

    2、把7种材料按轻重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3、把7种材料按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体积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4、思考:可能是什么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

    5、反问:难道物体的轻重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难道物体的体积大小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

    【设计意图:

    从轻重和体积上分析7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上看不出对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评价建议:

    从过程来看,学生的直觉思维占了主导成分,缺乏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关注。因此,适时的反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重新定向,在反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在反问中关注“轻重”与“体积”两个因素。反问激发学生思维,反问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建构。】

    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怎样才能看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引导:科学家在研究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2、认识结构材料:

    (1)4个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你觉得4个小球的什么是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2)4个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你觉得4个圆柱体的什么不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设计意图:

    用天平比较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的用意:蕴含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证意识的培养。

    其一:如果不用天平进行比较,学生对后面把4个小球(圆柱体)放入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怀疑:小球有沉有浮真的是因为轻重不同吗?圆柱体有沉有浮真的轻重是一样的吗?用天平进行比较,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4个小球的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的轻重相同,排出了学生思维上的干扰。

    其二:科学讲究实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实验,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证据说话。

    其三:从学生思维培养上来看,用天平比较,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变量控制”概念的形成。当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时学生马上联系到是因为实验中的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和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

    3、预测:你们觉得把4个小球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把4个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小组预测,把预测的结果画在记录单上。

    4、汇报小球和圆柱体的预测结果。

    预设:A、都浮。浮的情况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有的沉,有的浮。哪个沉?为什么沉?浮的情况都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5、实验要求:

    (1)两个实验一个一个做,做完小球实验再做圆柱体实验。

    (2)把4个小球(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并用图示法记录沉浮状态。

    (3)观察完后,将小球(圆柱体)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擦干。

    (4)小组讨论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6、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先预测,后实验)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实验二: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7、交流分析:

    (1)小球实验: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预设:A、你觉得小球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2)圆柱体的实验汇报同小球实验汇报,尽量让学生说。

    (3)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8、反思: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对7种材料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9、小结:这就是我们在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设计意图:

    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是有结构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进而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出预测,通过实验观察,最后得出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是有关系的,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分5步走:

    第一步:通过观察比较和天平称重比较。让学生确实认识到4个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小组画图预测、汇报。展示、交流在有结构的材料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

    第三步:实验观察、记录。学生通过亲手实验,看到了小球和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引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思考,关注物体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的关系。

    第四步:汇报、交流。从小球、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以及露出水面的多少,帮助学生理清物体的轻重、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当然,这是在变量控制的前提下,但学生此时不一定十分清楚这一点。

    第五步:反思。为什么7种材料看不出,而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原来是变量控制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前的预测(有根据的猜测)、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对结论的解释(联系新旧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实证探究所得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对探究活动的反思,在反思中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使探究向纵深发展。

    评价建议:

    用画图的方法展示学生头脑中对有结构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一方面利于学生表述,同时,能使学生更精确地比较同一组材料在水中的不同沉浮状态。】

    四、继续研究变量控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师:刚才我们通过控制小球的体积和圆柱体的轻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老师这儿还有两样材料(出示小瓶和可伸缩的圆柱体,简介圆柱体可伸缩),我们来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你有办法让小瓶沉下去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圆柱体呢?(指导擦干和圆柱体沉浮的观察方法)

    3、实验要求:

    (1)小瓶子沉的实验:

    A、往小瓶子内一粒一粒加绿豆,观察小瓶子的沉浮。

    B、记下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粒数。

    C、再把绿豆加到1/2瓶和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

    (2)圆柱体浮的实验:

    A、一点一点拉开圆柱体,观察圆柱体的沉浮。

    B、用尺量出圆柱体开始浮上来时的圆柱体的高度。

    C、再把圆柱体拉出1/2和大部分拉出,观察圆柱体上浮的情况。

    4、学生实验,记录分析。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小瓶子开始沉下去的绿豆粒数

    粒绿豆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改变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2)小瓶子内的绿豆加得越多,小瓶子下沉的速度。

    圆柱体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圆柱体开始浮上来的圆柱体高度

    厘米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改变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2)圆柱体拉得越开,圆柱体上浮的速度。

    5、交流分析:

    (1)小瓶子实验情况。(关注:加多少绿豆小瓶子开始下沉?加到1/2瓶和满瓶时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统计各组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颗数。)

    (2)小瓶子加绿豆的多少和它的沉浮状态有关系吗?小瓶子沉下去的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

    (3)圆柱体实验组的汇报同小瓶子实验组的汇报。

    6、小结:看来,我们要改变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几种办法?(提示:在什么不变的情况下)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材的安排是往空瓶子里加水,观察空瓶子逐渐下沉的过程,感受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的是两方面的结论,那就应该尽量让学生从两方面去验证,加深对前面探究活动所得的认识。因此,安排让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两组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一个实验,在汇报的基础上组间相互交流、提问、补充。

    小瓶子加绿豆下沉的意图:加绿豆,让学生感受重量的逐渐增加,同时,改加水为加绿豆,变量容易控制,同时做到把变量量化,引导学生关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拉开圆柱体的用意也是如此。

    评价建议:

    活动的分析和小结进一步强化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这一环节中,验证前一探究活动的结论是重点,同时渗透量变到质变。本环节的探究是科学内部的探究,用科学的活动解释科学的结论。】

    五、拓展延伸:

    1、潜水艇被称为“海洋中的幽灵”,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课件先出示潜水艇图,再出示原理图。)

    2、学了这节课,你能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3、根据学生回答的“小而重的物体容易沉,大而轻的物体容易浮”追问:

    (1)我们能用这个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吗?

    (2)出示“橡皮”:这是一个怎样的物体?水中的沉浮?

    (3)如果一个物体体积比它大(小)一点,轻重比它重(轻)一点,是沉还是浮?依次出示“萝卜、石块、蜡烛”,有问题吗?

    4、延伸:为什么我们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还是有问题呢?看来,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课中进一步去研究。

    【设计意图:

    潜水艇是学生用科学的结论解释现实中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

    评价建议:

    “怎样的物体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容易浮”则是把学生对沉浮的认识在思维上作进一步的发展。但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下得出的结论不是普遍的规律,本课的落脚点不仅仅在于得出结论,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思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中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开阔的前方。因此,安排了尝试用得出的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解释,解释出问题来了。解释出问题,不是对结论的怀疑,而是更加认识了变量的控制,更加激起学生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轻重?体积?

    小球 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

    变量控制

    圆柱体 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

    ◆教学反思:科学与数学的整合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变量控制”,如何控制一个变量,去研究另一个变量,是学生在思维上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和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借鉴数学中的思维、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将建立深刻的印象。

    1.变量识别:

    当轻重和体积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时,如何去分析轻重或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呢?唯有控制其中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一个变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也是使其中一个量相同(变量控制)。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直说,但要有意识引导,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

    2.精确的变量控制:

    数学中的比较建立在数字之上,科学中的研究也要建立在数字之上。如相同体积的小球轻重不同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轻重相同,通过天平比较,让学生深刻建立控制的变量相同的印象,为后续的研究扫清障碍。

    3.符号化的记录:

    数学语言中的图式和符号化是很适合科学课借鉴的。图式、符号化不仅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促进思维的好办法,如果在科学课中引进,可以帮助科学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如在预测沉浮和记录沉浮时,用画图的方法,一方面直观地记录所思所见,同时也利于对记录进行分析。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在科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如研究小瓶中加绿豆的数量观察小瓶的沉浮情况和拉伸圆柱体观察圆柱体沉浮放入情况,都用到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把数据和科学结论结合起来,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证实结论。

    小学科学和数学在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想上都有共通之处,如果能有效地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将起到知识迁移、共同促进的作用。

    ◆附:本课中科学探究的材料呈现与学生思维进程的处理

    材料引起学生的科学探究,没有材料,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处理,就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

    在本节课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并促进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把所有的材料:7种材料、小球、圆柱体、小瓶子、绿豆、水槽等等都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还会有所思考吗?学生还能在不断的思维冲突中前进吗?

    因此,分布呈现,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是科学探究中十分而且必须讲究的问题。

    第一次材料呈现:7中物体按轻重、体积排序,唤起学生对沉浮认识的前概念,同时,质疑前概念,认识轻重和体积两个变量。

    第二次材料呈现: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这是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首先让学生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预测结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是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对沉浮前概念作出的判断。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观察在水中的沉浮?科学的预测是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认识新知的桥梁,是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过程。预测准确,在旧知与新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预测错误,学生在反思中前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预测比实验更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强调预测,重视对预测结果的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

    第三次材料呈现:小瓶子和圆柱体。这是一组验证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已经得出的结论,进一步验证结论,同时,关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鉴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并不出现“量变”、“质变”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测量“几粒绿豆使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时的高度”去体会改变轻重和改变体积控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四次材料呈现:橡皮、萝卜、石块、蜡烛。运用结论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是在控制一个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但学生仍然会把它当作一个普遍的结论。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当两个变量都在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不能单从轻重和体积上去考虑了。这组材料的呈现,不是为了把学生搞搞糊涂,而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特定的情况下(变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轻重和体积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还有更多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去探究和学习,把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五年级下册科学书内容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无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 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睁乎败悉颤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顷茄),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 时间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个字、看( )行字,跑()米路等。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如每天新闻联播开播的时间是晚七点。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类型。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越来越精确。13、计时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从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11、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1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6、(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7、(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8、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1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0、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第一单元复习沉和浮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2、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1)同体积时与物体的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时与物体的大小(体积)有关,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3、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变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量大,所受浮力也大。

    (3)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4、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方法),

    (1)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

    (2)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5-6、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会产生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是浮力。

    (1)上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测浮力时,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2)下沉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测浮力时,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3)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浮力等于重力,且方向相反。

    7、当液体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1)轮船从江河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因为海水的含盐量比江河大。

    (2)死海淹不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8、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

    如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浮,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清水中沉,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重。

    (2)比重计是一种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3)几种常见物体的密度(单位体积下物体的重量叫密度)。

    1立方厘米物体

    食用油

    酒精

    浓盐水

    水银

    轻重(克)

    0.8

    0.8

    0.9

    1

    1.3

    13.6

    第二单元复习热

    1-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1-2、衣服等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热量向空气散发,起保暖作用。

    2-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而重量不变(从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说明)。

    2-2、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冷水袋会慢慢从底部浮到水面;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热水袋会慢慢从水面沉到水底。

    3-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水的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3-2、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4-1、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的变化要明显。

    4-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物体的微粒运动有关。

    5-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

    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冷却后会变短减细。

    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2、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金属相反,是热缩冷胀。

    6-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6-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

    7-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

    7-2、我们把传热本领强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如金属);传热本领弱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如非金属)。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8、用热的不良导体制作杯身,能有效地减缓热量的散失,起着保温作用。

    第三单元复习时间的测量

    1-1、钟表是现代人们用于计量时间的常用,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

    1-2、时间没有快慢之分,它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2-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古时人类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2-2、太阳钟计时原理: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之发生变化。(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古人制成了“日晷”用于计量时间。)

    3-1、夜间计时——蜡烛、沙漏……

    3-2、古代的水钟:

    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时间。

    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流逝的时间。

    4-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⑴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⑵确定总水量,⑶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⑷测出一分钟的水量。⑸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4-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主要有:水滴的滴速、水位的高低、刻度精确度……

    5-1、摆钟(机械钟)计时原理:在规定时间内,秒摆摆动速度相同(60次/分)。

    5-2、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可制成一个简易摆。

    6-1、不同的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主要与摆的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

    6-2、摆长越长(短),摆动的速度越慢(快)。

    7-1、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即摆绳加摆锤的长度)。

    7-2、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就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8-1、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8-2、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操纵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第四单元复习 地球的运动

    1、形成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4种: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且自转。

    ● 为了证明假说,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乒乓球代替地球。

    2、古时对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着地球转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太阳是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地球及其他天体围着太阳转,而且地球自转。

    3、法国科学家傅科研制的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虽然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但傅科摆摆动的方向与刻度盘指示的方向发生了偏转(顺时针)。

    4、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总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约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2)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说明了地球的自转。

    (3)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能确认各地的位置关系:如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因而北京先迎来黎明。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东早西迟。我国横跨5个时区,为方便工作、学习,我国统一用北京时间作为标准时间。

    (4)国际上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确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经线,以此每隔15°为1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5、北极星“不动”,那是因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地指向北极星。

    (1)夜间观星,北极星看似不动,其他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

    (2)北极星不在头顶正上方,而在我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天空。

    6、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叫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周期1年(约365天);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2)恒星周年视差、四季交替现象证明了地球的公转。

    7、地球上的四季现象产生原因:地球倾斜着围绕着太阳公转中,太阳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导致各地形成温度上的差异。

    ①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形成夏季;南半球斜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形成冬季。

    ②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阳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秋季,而南半球是春季。

    ③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多,温度高,形成夏季;北半球斜射,吸收热量少,温度低,形成冬季。

    ④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阳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阳热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春季,而南半球是秋季。

    8、由于地轴的倾斜(倾斜度约23°),南北极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

    五年级下册科学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叫做机械

    2.由两种或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叫做机器。

    3常见的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等4种。

    4.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5常见的传动方式有: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

    6.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两个转动方向相同,齿轮传动两个转动方向相反。

    7.折叠或弯曲薄的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8三角形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

    9.房屋既给人们提供使用空间,又给人们以艺术享受,为人们增添生活情趣。

    10.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外,还能用植物体的一小部分来繁殖后代;如秋海棠、宝石花用叶繁殖,洋芋姜用茎繁殖,萝卜、红薯用根繁殖。

    11.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12.地质学家按岩石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3.成份集中和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简绝矿物郑咐晌,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14.我们要从: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五个方面来认识矿物。

    15.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16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17.神经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又叫运动

    神经。

    18.人体重要感觉器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

    19人的各种感觉喊锋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21.交流分为书面交流和口头交流两种形式;书面交流的方式有语言文字、图表、图画三种;口头交流方式有描述、讨论、辩论三种。

    22.交流的要求既要符合科学事实,又要方便别人理解。

    23.对待质疑的态度是:我们应该去质疑别人,也应该接受的质疑。

    二、简答:

    1.我们要如何保护矿物资源?

    答:(1)要节约使用这些资源:

    (2)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3)回收利用资源。

    2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

    答:(1)要注意保护头部,不要让大脑受到伤害;

    (2)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3)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脑细胞发育;

    (4)不挑食,均衡大脑营养;

    (5)杜绝不良习惯和嗜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一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

    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码敬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

    四 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 浮力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迟森慎作用,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春镇)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

    5、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7、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答:因为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所以会上浮。

    六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

    2、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3、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吗?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会下沉;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会上浮。

    七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1、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2、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八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

    2、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

    2、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

    答: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轻,上浮。

    4、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一 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

    二 给冷水加热

    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

    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

    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

    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重量不变。

    三 液体的热胀冷缩

    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金属锑和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2、热胀冷缩: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四 空气的热胀冷缩

    1、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热胀现象: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2、(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与水相比,气体的热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

    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五 金属热胀冷缩吗

    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3、大多数固体和液体会热胀冷缩,但是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0—4之间)的水是冷胀热缩。

    4、为什么水泥路面、铁轨、建筑物的各部分之间等都留有一小段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铁轨、建筑材料等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留有缝隙是为它们在温度变化时有自由伸缩的空间。

    5、为什么架设电线时候不能太紧?

    答:电线在夏天会热胀,冬天会冷缩。如果电线架设的太紧,冬天受冷收缩就会发生断裂。

    6、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水表、饮料瓶里的饮料)会冻裂?

    答:因为水在4摄氏度以下会热缩冷胀。冬天气温低,自来水管(水表)里的水(饮料瓶里的饮料)会结冰体积膨胀,所以就冻裂了。

    六 热是怎样传递的

    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2、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3、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者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因此,热量绝不会消失。

    4、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七 传热比赛

    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2、不同的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3、金属等传导热量快,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

    木头、塑料等传导热量慢,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4、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八 设计一个保温杯

    1、制作保温杯方法: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

    一 时间在流逝

    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备地知道时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几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二 太阳钟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古埃及人把天空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察星座的运动,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3、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如日晷。(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日晷又叫“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平日晷和赤道日晷两种。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三 用水测量时间

    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

    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泄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四 我的水钟

    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一、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二、确定总水量,三、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四、测出一分钟的水量。五、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量。

    五 机械摆钟

    1、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第分钟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

    2、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越来越精确。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3、单摆由摆绳、摆锤组成的,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单摆具有等时性。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座钟、挂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4、(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六 摆的研究

    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

    七 做一个摆钟

    1、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

    八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个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3、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4、垂体时钟工作原理(摆锤与齿轮操纵器工作方法)

    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相连。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这样,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一 昼夜交替现象

    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2、(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3、(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动。

    2、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等星体绕太阳转动。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三 证明地球在自转

    1、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

    2、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四 谁先迎来黎明

    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

    5、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6、从世界时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于东经,向西180度属于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差一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4、北极星为什么“不动”?5

    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为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六地球在公转吗

    1、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是(365天/一年)。

    3、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

    2、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3、四季的成因: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关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4、(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八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2、地球的运动:自转: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地轴且倾向于北方,大约24小时为一周期,用傅科摆来证明,产生了昼夜交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现象。公传: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太阳转,一年为一周期,用恒星的周年视差、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动来证明。产生了四季、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

    3、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冬短夏长、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等。

    4、(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5、(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6、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

    答: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大约23度,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或斜射南半球或北半球,形成了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或极夜现象。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编排了《凸透镜》、《这是灶洞凳怎么回事》、《认识自己》、《太阳地球月亮》、《生物与环境》、《信息与生活》、《研究与实践》等七个单元。

    二、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以凸透镜等为对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单元以生活入手探究传导,对流、辐射、第三单元以我们的身体生理的研究,人本生理的奥秘,第四单元通过对昼夜变化,月相等交替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像,第五单元以学生熟悉的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分析进行科学的探究,第六单元旨在相互联系,第七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理解地球,月亮等宇宙之间变化的循环规律。

    三、教学要求

    1.利用凸透镜等为对象,建立事间的联系。

    2.从生洗入手,了解热会使物体形态,形状发生变化。

    3.以人体为切入点,了解人体器官的卫生保健。

    4.通过观察昼夜的变化,让生建颤唯立宇宙空间概念。

    5.以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用辩证的观点理解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道理。

    6.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

    7.利用实践实验,培养学生用科学知识改善人们的生存的环境的科学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以整合信息为主要手段,重点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解决问题,落实,引导学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和反思探究活动的探究目标要求。

    五、教学课时

    单元 课时

    一《凸透镜》3

    二《这是怎么回事》5

    三隐旅《认识自己》4

    四《太阳地球月亮》6

    五《生物与环境》6

    六《信息与生活》3

    七《研究与实践》2

    共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