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分别写于天启七年(1627)和崇祯五年(1632)。凌濛初创作“二拍”的动机,据《拍案惊奇·序》和《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大致有三:一是应书商所邀。由于冯梦龙的“三言”“行世颇捷”,那么,凌濛初二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三言二拍
作 者:二拍:【明】凌濛初 著
三言:【明】冯梦龙 编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出版
装 帧:圆背锁线精装
作者简介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又名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套版印书家,以创作短篇小说集“二拍”闻名于世,另有杂剧、传奇、经学及史学著作、文艺评论著作多种传世。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编撰甚丰,涉及小说、戏曲、民间文学诸领域,其中著名者小说有“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笔记有《笑府》《古今谭概》,戏曲有《双雄记》《墨憨斋定本传奇》,散曲有《太霞新奏》,民歌有《挂枝儿》,可谓通俗文学一大家。
1
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初刻拍案惊奇》
作 者:【明】凌濛初 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出版
I S B N:978-7-5538-0938-0
定 价:26.00元
装 帧:圆背锁线精装
本书特色
首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
以古今新奇事、有趣事为题材,精心构思,力求“拍案惊奇”的艺术效果。
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崇祯年间尚友堂刊本为底本, 足本收录,校订讹误,编校精良,值得珍藏。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流传甚广的短篇小说集,对中国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三言”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变为文人作家案头文学的重要里程碑。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内容多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而“二拍”则是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的作品主要基于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及当时的社会传闻进行创作,主要展现了市民社会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爱情和平等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三言二拍”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也颇具特色,它们的故事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活泼,深受读者喜爱。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研究中国文学史和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总的来说,“三言二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古代中国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二拍》是中国明代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二拍》刊于明代崇祯年间。与“三言”合称“三言二拍”。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对人欲充分肯定,以揭露官府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史的罪行为主题。然而其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
作品介绍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等篇,通过对商人追求金钱的活动和他们海外冒险理想的描写,反映了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市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部分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如《李将军错认舅》歌颂了坚贞的爱情,《满少卿饥附饱飏》批判了忘恩负义、富贵易妻的丑行,提出了在爱情婚姻中男女平等的要求。而《青楼市探人踪》一类作品则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凶残,荒淫好色。
1、《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二刻拍案惊奇》为明末凌濛初编著拟话本小说集。于1632年(崇祯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2、《初刻拍案惊奇》共有短篇小说40篇,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二拍,是中国明代凌濛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刊于明代崇祯年间。与“三言”合称“三言二拍”。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对人欲充分肯定,以揭露官府的黑暗,抨击贪官污吏的罪行为主题。然而其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较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思想及色情描写较多。《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分别写于天启七年(1627)和崇祯五年(1632)。凌濛初创作“二拍”的动机,据《拍案惊奇·序》和《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大致有三:一是应书商所邀。由于冯梦龙的“三言”“行世颇捷”,于是凌濛初即在“肆中人”的要求下编撰起《拍案惊奇》,由于《拍案惊奇》问世后反响极大,销路畅通,在书商的怂恿下,凌濛初又开始了《二刻拍案惊奇》的创作。二是救时匡弊、挽救颓风。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渐趋淫靡,小说创作亦堕入恶道,产生了一大批格调低下,以描写男女淫乱为主的艳情小说。凌濛初认为这些小说“广摭诬选”,“亵秽不忍闻”,背离了小说创作“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宗旨。
以上就是凌濛初二拍的全部内容,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创作了两部名著,《初刻拍案惊奇》(1628年刊行)和《二刻拍案惊奇》(1632年刊出),合称"二拍"。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以即空观主人闻名,是浙江吴兴人。他早年补为廪膳生,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至55岁,才以优贡身份任上海县丞,后升任徐州通判并负责房村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