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 小学
  • 2023-05-09
目录
  • 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案例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短篇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 小学语文课程导入例子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自考知识点

  • 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案例

    语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举链档学对象的特点,将语文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正乱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分析教学问题和唤升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具体的范文模板

    1v6a4hSYUrBA_Jk1Ww7KErg

    提取码:tj8i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短篇

    【 #教案#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做绝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⑴ 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⑵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⑶ 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⑵ 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

    ⑶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4、5自然段:

    ⑴ 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⑵ 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⑶ 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相机理解“祝福”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呢?

    ⑷ 交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互相祝福。

    ⑸ 引导学生设疑讨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纯闷姿祝福更可贵的呢”。

    ⑹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罩氏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

    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

    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碗(饭碗)怎样记住这个字?指导书空。

    端(端水)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妈妈摘星星的方法。

    6、回读课文1——7自然段。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字卡:

    嘿 端 未 碗 赏

    2、读词卡:

    未来 欣赏 赏月 赏光 饭碗 端正 端庄 端午节

    3、指导书写:

    碗: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

    段:左窄右宽。

    赏:上下结构,要写得紧凑些,避免过长。

    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江南第一楼。

    2.赏析课文,体会江南第一楼的壮观雄伟。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赏读课文,领悟作者对岳阳楼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质疑了解课题。

    三.预习反馈。

    我能读。

    我知道。

    四.欣赏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五.引导学生赏析全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4.与对子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

    5.引导学生展示喜欢的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人们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

    六.当堂检测。

    1.填一填,读一读。

    2.说一说。

    七.总结课堂。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交通的发展史,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含义。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好梦成真、阻隔、邀请”这些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早上你是怎么来学校的?生汇报。

    师:那么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出门时乘坐了什么交通吗?生汇报。

    哦,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对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远行靠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远行靠什么》。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人类交通发展史呢?

    二、播放课件,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

    听了这篇文章后,你都听懂了什么?(生汇报)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

    四、默读课文

    可以默读课文,也可以大声自由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将自己不认识的或不熟悉的词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并且用心记一记。生汇报字词的学习情况。可以讲识字方法,也可以给生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

    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作业

    1、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抄写两遍。

    2、课下搜集有关交通发展史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边听录音,一边观看图片。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你们想不想听听别人朗读这篇课文?好吧,那就认真听!请同学们告诉我,我们在听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

    2、播放光盘上的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二、结合录音朗读的内容,对照课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师:这录音上的朗读读得这么好,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听吗?(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读。)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书,大声地读吧!不过,老师这里有一个任务,就是用笔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上横线。记住,一定是先读完一遍,再划。

    2、生汇报表示时间的词语,师板书,画出表格。

    3、师:哦,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不完整的表格,你们愿不愿意帮老师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及时板书。

    5、一边轮流派小组代表汇报,一边引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梦成真”这几个词语的教学。

    ①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③千百年来,人们幻想着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6、齐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交通?

    三、小结并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1、讨论: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

    2、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发展史,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探索,所以我们人类才会走得越来越远,希望同学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四、作业(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一堂课的学习多么紧张啊!那我们来做个识字游戏,怎么样?

    5.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2、领会诗的规律,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并会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祖国大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个汉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峡景色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惧有关李白的资料。

    3、准备生字卡片。

    4、适合诗歌朗诵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察诱情。由情入文,老师利用音像资料或挂图将三峡美景展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景时产生赞叹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就是我国的”三峡“,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我国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李也到过三峡,当时他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情绪中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你们想学一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朗诵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书下 注间,通过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决。

    2、正音,指名读古诗,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发,朝,还,重。

    3、互检,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识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并组词。

    2、游戏巩固。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一读“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读我找。

    (三)写字

    1、观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对学生认为的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他的字学生照书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大范围评价,如全班评。

    (四)练习

    1、读读我们写过的字。

    2、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试着讲一讲它们什么时候怎么读。

    重量重复重要重叠

    归还还是还有还原

    出发发现理发发明

    “重“在形容词前读重,表重复读重,还在副词时读还,作动词用读还,发在名词中读发,在动词中读发(学生可从词的角度式意思来认识,不必讲解语法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谁能把它读一读,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一)解题

    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早上从白帝城城出发)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庆市城东边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二)交流

    1、自读。自读全诗,画了不理解的句子,词语,借助书解决。

    2、合作学习。

    (1)组内汇报自学的情况。

    (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3、汇报交流,以最的形式汇报朗读,提出还有疑问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时可能还有学生有个别问题,如为什么叫“还”,江陵那么远怎么说“一日还”,程度好的学生可交流,老师也可做适当点拨。)

    4、诵读悟情

    (1)诗人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试着说一说。

    (2)听录音诵读、感受。

    (3)试着和你身边的人互相读一读,注意感情。

    (4)用你喜欢的方式给大家读一读。

    5、背诵

    (1)老师发现这首诗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很孰了,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已经背下来了,是不是?那就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背得很好,老师也想背一背,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背,好吗?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知识与技能:识记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 读课文,感知内容,品味语言,进而感受文本思想;和训练学生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四.教法、学法的设计

    本课设计从语文课程梁粗的性、人文性统一的这一基本特点出发,以“读”为主线,以“闯关”的形式来组织本课学习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融入了内容的整体感知、拍渣轮语言的品读感悟、内容的深入探究和知识的积累运用等活动;贯穿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了谈话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品读感悟法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 具体学习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来学习这篇课文,我在这里一袭信共设计了四关:

    一. 朗读-整体感知关

    二. 品读-语言感悟关

    三. 研读-深入探究关

    四. 诵读-积累运用关

    第一关:朗读-整体感知关

    1. 出示闯关内容

    (1) 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词语

    (2) 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思考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2. 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并指导学生准备的过程与方法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并识记本课的生字词,然后独立思考这几个问题,注意到文中去筛选信息、寻找答案。

    3. 学生准备完之后,开始闯第一关

    (1) 出示标有拼音的字词,进行个别读、领读、齐读。

    (2) 去掉拼音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个别读、齐读。(在学生读的过程当中,注意及时指导纠正)

    (3) 然后朗读课文,让几个同学分段朗读,读后让其他同学从是否有误读、感情基调、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

    (4) 接着让学生分别来回答这几个问题(在处理这几个问题时,老师注意加以整合,并适时板书。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板书:)

    板书:

    (5) 最后,请同学结合刚才的问题和板书,试着用一两句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这一关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进行感知全文,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加以梳理概括,把书由厚读薄。)

    小学语文课程导入例子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扮李睁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

    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扰猜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厅岁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都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1.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2.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一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九个字,会写“又、手、书、本”四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学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三、看图学句

    (一)读第一节课文。

    1.看图一: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一段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一句一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一下老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一节课文。

    (二)读第二节课文。

    1.看图二,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一下?

    2.自由读第二节,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四、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五、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六、教师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识字4》教案。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 使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先一起看看 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

    二、认识动物,看图说话,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识字4》教案》。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 些些动物吗?

    2、动物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 几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自由读儿歌 开火车读儿歌 读词

    重点指导:蜻(q ng) 蜓(t ng)

    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 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3)检查。

    四、读儿歌,继续识字。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 快快乐。

    3、齐读儿歌。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指名认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一画、猜一猜、做一做等)。

    五、指导书写“蚂、蚁、网“。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自考知识点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盯销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

    学情分析:

    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凯衡游生自身经历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音乐。

    学生: 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种子)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

    2、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是有生命的,听,它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梦呢。(板书:梦)(播放学生录制的课文录音)

    [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以孩子的童音读出课文内容,拉进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的一种稚嫩。]

    3、看,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谈)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板书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以孩子的感兴趣的视角切入主题,用孩子富有童趣的声音作为引导,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集中在: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2、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预习:

    交流作者资料。

    检查生字新词。

    [点评:这一环节将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需要学生认识记忆的生字词,在出示过程中,用红色突出易错笔划,引起学生注意。]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全班齐读。

    [点评:学问,学问,有问才会学,质疑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

    (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

    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种子梦想自己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结实,再到最后不断繁衍。)

    2、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再来读一读文章。

    3、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第1-3小节讲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长的种子;在具备一切生长条件下(第4小节),种子发芽(第5小节)。随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第6-7小节),最终结实繁衍再生长(第8小节)。

    4、出示拦握种子的生长过程。

    5、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感觉?

    [点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谈感受,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形象画面,初步体会种子生长的艰难。]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历程。

    7、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

    8、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有努力也有帮助即可。)

    9、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

    10、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

    11、全班交流:

    (1)努力:

    A、对困难的克服。

    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自己的付出。

    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

    结合两部分的努力,你的感受。

    (2)帮助:

    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

    12、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

    (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

    1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

    14、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

    1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体会?

    [点评:教师小结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他们会结合学过的《枫叶如丹》,将植物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连。自然抓住文章的难点。在此谈出体会,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更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

    16、小结。

    (四)拓展延伸:

    1、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又是什么呢?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

    [点评:作者借种子的梦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梦想,虽然会遇到困难坎坷,但要勇于面对,尽力克服。学生在理解后,将思想内化,自己的梦,从而拓展思维,锻炼表达,也为练笔做了准备。]

    附:

    [柯岩简介]

    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

    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

    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等30部。

    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喜欢读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笋的特点和样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认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是——(板书课题:笋芽儿)齐读课题。(读准题目)

    这篇课文也是描写——春天的景象。

    二、检查预习

    1、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指名交流)

    师:那谁知道课文写的什么?(指名交流)板书:生长过程

    师:课文的内容你们了解了,但这课的生字可不少啊,怎么样,你们都把它们解决了吗?

    2、检查生字读音

    (课件出示词语)

    (1) 自读。(2)指名读。(3)集体读。

    师:现在生字自己跑出来了,(课件)谁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2、集体读。

    3、男女比赛读。4、同桌互读检查

    5、集体读。

    师:课文中的拦路虎都被我们解决了。下面我们学习课文会更顺利。

    三、质疑、答疑

    (一)质疑

    师、观察第7页插图,看到这些笋芽儿你想说什么?我们可以说( )的笋芽?(指名说)

    师:多可爱的笋芽儿呀!(板书:芽儿)你再看笋芽旁边的竹子,那是笋芽长大以后的样子,可以说( )的竹子?(板书:竹子) 《笋芽儿》优秀教学设计

    师:(师在两个词语之间画一个箭头)现在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师: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最后长成健壮的竹子都依靠谁的帮助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答疑

    1、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雨 雷公 阳光)

    2、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再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根据自己的体会读,然后小组交流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笋芽儿》这一课,谁愿意这篇课文主要写得什么?

    2、集体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二、指导写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

    师: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最难写呢?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问题?

    三、学生组词并书写。

    四、展示。(共同分析优缺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4、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5、情和体贴的特点,6、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母亲变化的心情及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

    2、了解圣诞节。

    3、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5、齐读课题:“给予树”。

    6、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7、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

    立即卡片盼望拥抱仁爱同情体贴如愿以偿

    b.指销售员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2、先读读,3、再组词。

    4、请学生做小老师,5、指6、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7、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2、座互相批改。

    3、指4、名5、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2、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3、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4、交流不5、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

    3、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

    4、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 云会告诉你(第1课时)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悠扬”写一句话。

    2、能说出山村这所小学校的样子,体会学生喜爱自己学校的感情。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小朋友对自己学校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晴朗的天空,飘着一朵朵洁白、美丽的云,那美丽的白云,会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它们还想和我们说话哪!你们想知道他们要说些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老师布置读的要求。

    2、在学生完成自读与组内学习后,教师检查反馈

    ① 抽读生字词卡片。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出示学习题:

    理解课文内容

    1、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阅读练习:

    读读课文,文中有( )( )( )( )向我们介绍了山村小学的情况。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 )( )( )你从他们的介绍中都知道了什么?

    2、你有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吗?(老师指导学生质疑并解疑)

    3、小组学习:读了课文,你知道这所学校什么样了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作介绍。

    4、班上交流,教师给与适当指导。

    注意: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怎么说都行。说“美丽”可以;说“大”(与城里的学校比)也行;说“很小”也很好。无论说什么,都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然后通过填空或对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诗中自豪的情感。(指导朗读)

    例如:

    (1)填空,再读一读。

    那( )的瓦房,

    就是( )的课堂。

    (2)对比着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3)激情朗读:我们的学校什么样?如果你向别人介绍它,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山村里的这所小学校什么样。

    5、练习用“悠扬”说话:

    ①学生汇报时,涉及到这个词的时候,先让学生它的意思。

    ②填空练习:( )悠扬(即弄明白悠扬应和什么事物进行搭配)

    ③练习说话。

    三、小结:你觉得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四、作业: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1、云会告诉你

    那瓦房, 是课堂。

    那漂亮的瓦房, 是我们的课堂。

    那最漂亮的瓦房, 就是我们的课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