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小学 > 五年级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科教版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五年级
  • 2023-04-27
目录
  • 小学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教案光时怎样传播的
  • 五年级下册科学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计划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公开
  • 小学科学:《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

  • 小学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教案光时怎样传播的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五年级科学《沉和浮》单元的第二课时。单元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研究的进程: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观测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整理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体积和重量没有关系,埋下一个伏笔。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关系: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研究轻重不变的情况下,体积与沉浮的关系: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第4课《造一艘小船》:为《浮力》一课作准备,体会水对物体会产生浮力作用。重点探究活动是“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把物体的体积与沉浮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强化。

    第贺清春5课《浮力》和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从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的原因。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探索液体密度(用同体积的物体比较轻重的方法)对沉浮的影响,最终揭示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物体的密度不同,影响它们的沉浮。

    从上面学生在本单元中对沉和浮现象研究的进程来看,本课在学生研究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是:

    前一课,学生通过对7种物体的观察,对原有的沉浮认识的前概念(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产生了疑惑,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没有关系,而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重量与体积似乎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但根据经验和预测,大部分学生仍然会坚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与体积有关系。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里面的关系,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课中,学生学习用变量控制进行研究。识别变量、控制变量、运用典型的结构材料进行验证、反思变量控制实验的结果,只是学生思维辩证的第一层次。教学的指向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重力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正戚目的之一是解决学生前概念的认知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在思维发展上呈现“模糊(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清楚(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再模糊(用小而重的物体易沉,大而轻的物体易浮无法去解释物体的沉浮)——>再清楚(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能看出轻重、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反之,则看不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把学生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引向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画图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10组材料,教师1组材料)

    学生实验:水槽,4个同体积不同轻重的小球,4个同轻重不同体积的圆柱体,带盖的空瓶,可伸缩圆柱体,绿豆,实验报告单。

    教师材料:萝卜、泡沫块、小石块、蜡烛、橡皮、带盖的空瓶、回形针、天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进行推测,明确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7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投影仪展示7种禅耐材料),这节课,我们再利用这些材料来分析一下。

    2、把7种材料按轻重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轻重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3、把7种材料按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排好后,分出沉浮);看一看,我们能看出体积大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吗?(学生举例说明看不出)

    4、思考:可能是什么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

    5、反问:难道物体的轻重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难道物体的体积大小真的不影响物体的沉浮吗?

    【设计意图:

    从轻重和体积上分析7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并让学生举例说明单从物体的轻重和体积上看不出对沉浮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评价建议:

    从过程来看,学生的直觉思维占了主导成分,缺乏对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关注。因此,适时的反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重新定向,在反问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在反问中关注“轻重”与“体积”两个因素。反问激发学生思维,反问促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建构。】

    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怎样才能看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或物体的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引导:科学家在研究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2、认识结构材料:

    (1)4个体积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你觉得4个小球的什么是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2)4个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你觉得4个圆柱体的什么不一样的?轻重呢?用天平比较。

    【设计意图:

    用天平比较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的用意:蕴含对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实证意识的培养。

    其一:如果不用天平进行比较,学生对后面把4个小球(圆柱体)放入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怀疑:小球有沉有浮真的是因为轻重不同吗?圆柱体有沉有浮真的轻重是一样的吗?用天平进行比较,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4个小球的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的轻重相同,排出了学生思维上的干扰。

    其二:科学讲究实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实验,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证据说话。

    其三:从学生思维培养上来看,用天平比较,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变量控制”概念的形成。当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时学生马上联系到是因为实验中的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和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

    3、预测:你们觉得把4个小球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把4个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会一样吗?小组预测,把预测的结果画在记录单上。

    4、汇报小球和圆柱体的预测结果。

    预设:A、都浮。浮的情况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有的沉,有的浮。哪个沉?为什么沉?浮的情况都一样吗?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5、实验要求:

    (1)两个实验一个一个做,做完小球实验再做圆柱体实验。

    (2)把4个小球(圆柱体)一齐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并用图示法记录沉浮状态。

    (3)观察完后,将小球(圆柱体)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擦干。

    (4)小组讨论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6、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先预测,后实验)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实验二: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球的轻重(从重到轻):蓝—绿—红—黄

    预测(小球的状态)

    实测(小球的状态)

    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7、交流分析:

    (1)小球实验: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预设:A、你觉得小球露出水面的多少和什么有关?

    B、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怎样的关系?

    (2)圆柱体的实验汇报同小球实验汇报,尽量让学生说。

    (3)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8、反思: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对7种材料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9、小结:这就是我们在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设计意图:

    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是有结构的材料,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进而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出预测,通过实验观察,最后得出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是有关系的,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预设中,分5步走:

    第一步:通过观察比较和天平称重比较。让学生确实认识到4个小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4个圆柱体轻重相同,体积不同,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二步:小组画图预测、汇报。展示、交流在有结构的材料下,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

    第三步:实验观察、记录。学生通过亲手实验,看到了小球和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引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思考,关注物体的沉浮和轻重与体积的关系。

    第四步:汇报、交流。从小球、圆柱体在水中的沉浮以及露出水面的多少,帮助学生理清物体的轻重、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当然,这是在变量控制的前提下,但学生此时不一定十分清楚这一点。

    第五步:反思。为什么7种材料看不出,而这两组材料却能看出?原来是变量控制的结果,学生恍然大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前的预测(有根据的猜测)、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对结论的解释(联系新旧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实证探究所得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对探究活动的反思,在反思中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使探究向纵深发展。

    评价建议:

    用画图的方法展示学生头脑中对有结构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一方面利于学生表述,同时,能使学生更精确地比较同一组材料在水中的不同沉浮状态。】

    四、继续研究变量控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师:刚才我们通过控制小球的体积和圆柱体的轻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小的物体容易沉,大的物体容易浮。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老师这儿还有两样材料(出示小瓶和可伸缩的圆柱体,简介圆柱体可伸缩),我们来看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你有办法让小瓶沉下去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圆柱体呢?(指导擦干和圆柱体沉浮的观察方法)

    3、实验要求:

    (1)小瓶子沉的实验:

    A、往小瓶子内一粒一粒加绿豆,观察小瓶子的沉浮。

    B、记下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粒数。

    C、再把绿豆加到1/2瓶和满瓶,观察下沉的情况。

    (2)圆柱体浮的实验:

    A、一点一点拉开圆柱体,观察圆柱体的沉浮。

    B、用尺量出圆柱体开始浮上来时的圆柱体的高度。

    C、再把圆柱体拉出1/2和大部分拉出,观察圆柱体上浮的情况。

    4、学生实验,记录分析。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小瓶子开始沉下去的绿豆粒数

    粒绿豆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改变的因素是小瓶子的。

    (2)小瓶子内的绿豆加得越多,小瓶子下沉的速度。

    圆柱体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圆柱体开始浮上来的圆柱体高度

    厘米

    分析:

    (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改变的因素是圆柱体的。

    (2)圆柱体拉得越开,圆柱体上浮的速度。

    5、交流分析:

    (1)小瓶子实验情况。(关注:加多少绿豆小瓶子开始下沉?加到1/2瓶和满瓶时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统计各组小瓶子开始沉下去时加绿豆的颗数。)

    (2)小瓶子加绿豆的多少和它的沉浮状态有关系吗?小瓶子沉下去的实验再次证明了什么?

    (3)圆柱体实验组的汇报同小瓶子实验组的汇报。

    6、小结:看来,我们要改变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几种办法?(提示:在什么不变的情况下)

    【设计意图:

    这部分教材的安排是往空瓶子里加水,观察空瓶子逐渐下沉的过程,感受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的是两方面的结论,那就应该尽量让学生从两方面去验证,加深对前面探究活动所得的认识。因此,安排让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两组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其中一个实验,在汇报的基础上组间相互交流、提问、补充。

    小瓶子加绿豆下沉的意图:加绿豆,让学生感受重量的逐渐增加,同时,改加水为加绿豆,变量容易控制,同时做到把变量量化,引导学生关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拉开圆柱体的用意也是如此。

    评价建议:

    活动的分析和小结进一步强化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这一环节中,验证前一探究活动的结论是重点,同时渗透量变到质变。本环节的探究是科学内部的探究,用科学的活动解释科学的结论。】

    五、拓展延伸:

    1、潜水艇被称为“海洋中的幽灵”,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课件先出示潜水艇图,再出示原理图。)

    2、学了这节课,你能解释一下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3、根据学生回答的“小而重的物体容易沉,大而轻的物体容易浮”追问:

    (1)我们能用这个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吗?

    (2)出示“橡皮”:这是一个怎样的物体?水中的沉浮?

    (3)如果一个物体体积比它大(小)一点,轻重比它重(轻)一点,是沉还是浮?依次出示“萝卜、石块、蜡烛”,有问题吗?

    4、延伸:为什么我们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还是有问题呢?看来,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用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去解释物体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课中进一步去研究。

    【设计意图:

    潜水艇是学生用科学的结论解释现实中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探究活动由课内引向课外。

    评价建议:

    “怎样的物体容易沉,怎样的物体容易浮”则是把学生对沉浮的认识在思维上作进一步的发展。但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下得出的结论不是普遍的规律,本课的落脚点不仅仅在于得出结论,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思考,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教材中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究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开阔的前方。因此,安排了尝试用得出的规律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解释,解释出问题来了。解释出问题,不是对结论的怀疑,而是更加认识了变量的控制,更加激起学生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轻重?体积?

    小球 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

    变量控制

    圆柱体 轻重相同:小的物体易沉,大的物体易浮。

    ◆教学反思:科学与数学的整合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变量控制”,如何控制一个变量,去研究另一个变量,是学生在思维上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这和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本课在教学中借鉴数学中的思维、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将建立深刻的印象。

    1.变量识别:

    当轻重和体积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时,如何去分析轻重或体积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呢?唯有控制其中一个变量,才能研究另一个变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在数学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相同看分母,也是使其中一个量相同(变量控制)。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直说,但要有意识引导,使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

    2.精确的变量控制:

    数学中的比较建立在数字之上,科学中的研究也要建立在数字之上。如相同体积的小球轻重不同和体积不同的圆柱体轻重相同,通过天平比较,让学生深刻建立控制的变量相同的印象,为后续的研究扫清障碍。

    3.符号化的记录:

    数学语言中的图式和符号化是很适合科学课借鉴的。图式、符号化不仅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促进思维的好办法,如果在科学课中引进,可以帮助科学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如在预测沉浮和记录沉浮时,用画图的方法,一方面直观地记录所思所见,同时也利于对记录进行分析。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在科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如研究小瓶中加绿豆的数量观察小瓶的沉浮情况和拉伸圆柱体观察圆柱体沉浮放入情况,都用到了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把数据和科学结论结合起来,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证实结论。

    小学科学和数学在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想上都有共通之处,如果能有效地加以整合,相互借鉴,将起到知识迁移、共同促进的作用。

    ◆附:本课中科学探究的材料呈现与学生思维进程的处理

    材料引起学生的科学探究,没有材料,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处理,就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

    在本节课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并促进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一开始把所有的材料:7种材料、小球、圆柱体、小瓶子、绿豆、水槽等等都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还会有所思考吗?学生还能在不断的思维冲突中前进吗?

    因此,分布呈现,与学生思维发展同步,是科学探究中十分而且必须讲究的问题。

    第一次材料呈现:7中物体按轻重、体积排序,唤起学生对沉浮认识的前概念,同时,质疑前概念,认识轻重和体积两个变量。

    第二次材料呈现:4个小球和4个圆柱体。这是特定的有结构的材料。首先让学生认识结构材料的特点,预测结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是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运用学生对沉浮前概念作出的判断。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观察在水中的沉浮?科学的预测是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认识新知的桥梁,是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过程。预测准确,在旧知与新知建立起沟通的桥梁。预测错误,学生在反思中前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预测比实验更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强调预测,重视对预测结果的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

    第三次材料呈现:小瓶子和圆柱体。这是一组验证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已经得出的结论,进一步验证结论,同时,关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鉴于五年级学生的认识,并不出现“量变”、“质变”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测量“几粒绿豆使小瓶子沉下去”和“圆柱体浮上来时的高度”去体会改变轻重和改变体积控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第四次材料呈现:橡皮、萝卜、石块、蜡烛。运用结论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是在控制一个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但学生仍然会把它当作一个普遍的结论。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当两个变量都在变的情况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不能单从轻重和体积上去考虑了。这组材料的呈现,不是为了把学生搞搞糊涂,而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在特定的情况下(变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轻重和体积去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还有更多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去探究和学习,把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五年级下册科学

    物体的浮、沉与液体密度、和物桐郑体密度有关:根据阿基米德定律 F浮=ρ液gV排 G物=ρ物gV物局散颂,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1、ρ液>ρ物, F浮> G物,物体掘昌上浮;2、ρ液=ρ物, F浮= G物,物体悬浮;3、ρ液<ρ物, F浮< G物,物体下沉。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本节课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懂得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激光笔。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及夹子,一张黑色卡纸做屏、塑料管。小孔成像的材料(火柴、蜡烛、黑色光屏、带洞的卡纸)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电灯就会照亮我们的房间,那么这些光又是从哪来的,怎么照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激趣:教师手里拿一个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问,我用激光笔照射黑板,你知道光的行走路径是怎样的吗?

    二、推测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光的传播路径是什么样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我们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

    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直接或间接地看到光传播的路径?或者让我们看到光不能转弯?

    四、用各种方法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三张白色带洞的卡纸,一张黑色的卡纸做屏,四张卡纸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渣掘迟筒照射第一张白色卡纸如李,观察手电筒的光是否照在黑色卡张上,说明什么?

    移动第二张卡纸,观察光照射在什么位置?将第二张卡纸归回原位,移动第三张卡纸,观察光照射在什么位置?将第三张卡纸归回原位,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

    2、将黑色卡纸放在塑料管的一端(稍有一点距离)用手电筒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照射,观察光是否照在卡纸上。

    将2根塑料管接好,再将黑色卡纸放在塑料管的一端(稍有一点距离)用手电筒在散虚塑料管的另一端照射,观察光是否照在卡纸上。

    以上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小孔成像实验方法

    将黑色卡纸做为屏,前面放一张带洞的卡纸,在前面放一支蜡烛,点燃蜡烛,使蜡烛的光通过小孔照射到黑屏上,你观察到了什么?向左移动一点白色卡纸,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你知道光的速度是多少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公开

    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通过探究结果,总结出物体在水中沉浮规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并运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能用语言表述整个过程,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质疑,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体在水中沉浮规律的探究,使学生获得关于物体沉浮和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竖枯识,能在观察研究活动中自己解决有关沉浮的一些问题,能在余尘洞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解释物体在水中发生沉浮变化的原因,发展和保持学生探究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在观察研究中自己有关沉浮的一些问题,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解释物体在水中发生沉浮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教科版科学五年兄芦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它由四部分组成: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三、用小瓶子研究沉浮;四、潜水艇的原理。本课教材编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一课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巩固学生对物体沉浮和物体的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2、学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也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饮料瓶沉浮的活动与带橡皮泥的笔帽沉浮都是模仿潜水艇的沉浮,而且前者对学生来说不是很有挑战性,且本课内容较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将此部分活动略去。重点让学生去探究多种物体的沉浮的原因及改变沉浮的活动。

    3、设计理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手脚,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教具和学具,并通过课前的魔术导入、课中的玩的活动、课后的探究等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品味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小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泥,干净的粗沙一包,带盖玻璃瓶,浮标,易拉罐,带盖小塑料瓶,吸管,橡皮筋,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将实验器木才发放给学生并在小组选一组长和记录员。这样,有助于组织教学。

    2、一上课就出示( 课件)潜水艇的游戏,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现象?”(复习“沉浮的现象”,导入本课课题。)

    3、出示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操作演示,探究方法。

    1.探究改变玻璃瓶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教师演示:

    ①“这是一个盖紧的空瓶,把它放在水里观察沉浮现象。”

    (学生观察,看到浮上来了)

    ②“这是一个同样大小的瓶子(瓶内装满沙子盖紧盖不让学生发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同学汇报,看到沉下了。)

    ③提问“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瓶子,在水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

    (前排的同学很容易发现,第二个瓶子里有东西。学生会说“第二个瓶子里有东西重,就沉下去,第一个瓶子轻就浮起来。”)

    ④“请你把‘沉’的瓶子取出来,检验你的回答是不是正确。”

    (发现瓶里装满沙子)

    ⑤提出“大家想:有什么方法,把这个沉下去的瓶子让它浮上来?”(学生能想出:“把沙子倒掉”的方法。)

    ⑥为什么要这样做?

    (减轻重量使物体“变”轻,上浮)

    2、用不同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1)讲明实验要求————“在我们每组实验台上有一些物体,(出示:小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泥,干净的粗沙一包,带盖玻璃瓶,浮标,易拉罐,带盖小塑料瓶,吸管,橡皮筋。)这些物体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你们可以借鉴改变玻璃瓶的沉浮方法,使沉在水中物体浮上来;浮上来的要想方法让它沉下去;

    (2)开展探究活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①布置活动:出示《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提出小组活动规则(排好轮流操作次序,大家想方法,每次1-2人操作,互相合作)

    ③分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在巡视中重点指导学生用沙子改变玻璃瓶和浮标的沉浮;用橡皮筋把重的物体与泡沫捆扎,增加物体的体积,就会浮起来。启示把橡皮泥的形状变成船形。)

    ④控制活动时间,适时转入研讨阶段

    三、交流成果,形成结论。

    1.整理活动资料:(填在缺项表格中)

    (1)问题:“说一说我们怎样改变了物体沉浮?”

    ①学生说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时,要提示:“这样做对××物体会有什么影响?”(增加或减少了物体的重量,体积大小)

    ②学生如果没有用沉浮关系说明现象时,要追问:“你根据什么要这样做?”

    ③适时针对“方法”把缺项(“增加减小物体的重量”“增加减少物体体积”)填充在表格中

    (2)学生填写课本中的表格

    2.研讨资料 解决问题

    问题:

    ①“说一说,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

    四、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探究活动————(我们来做一个“潜水艇”)

    1、学生利用自带吸管和空易拉罐,分小组操作,然后学生在讲台上演示。

    2、活动后研讨:易拉罐做成的“潜水艇”与真的潜水艇相比较,它们的沉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进水增加重量,下沉,排水减少重量上浮。)

    五、探究小结,拓展延伸。

    1、让我们学会做一个沉浮自如的“潜水艇”

    2、介绍材料,讲解制作方法,要求(如课本内容及插图)

    3、教师先演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也试一试。思考:挤压瓶子与“潜水艇”的下沉有什么关系?(挤沉,松浮)

    六、作业

    1、潜水艇自由沉浮的秘密是( ),把橡皮泥浮在水上的方法是( )。

    A、改变自身大小来实现 B、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 C、改变水的浮力来实现

    (本问题是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核)

    2、用两种以上的办法把沉在水中的橡皮泥浮上来。

    (本问题是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核)

    3、怎样应用沉浮知识帮助农民伯伯选择优良饱满的稻种?

    (本问题是对学生运用科学情感态度的考核)

    4、课外做一个“沉浮自如的潜水艇”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学科学:《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

    五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

    下册

    第一章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的: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图片、记录本。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

    探究过程

    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图片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

    安装一个小缆车。

    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咐歼源体,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衡态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改缓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图片或有关图片。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

    课后拓展。

    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

    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

    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

    (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

    (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

    (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2、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

    (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

    (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

    (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

    ·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3、反冲力的应用。

    (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

    ·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

    (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4、小结。

    (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

    (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小车载重

    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

    (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

    (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

    (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运动与摩擦力(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解: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时间

    第一课时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

    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

    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

    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

    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收集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太多了,你留个邮箱吧?看对不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