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那么,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幼儿在园区的安全问题是第一要考虑的;
2、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根据幼儿年级的不同,适当组织户外活动;
3、多安排一些对培养幼儿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益的节目。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园各种活动的有序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帮助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正因如此.我们应重视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究。《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都有相关规定。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非常强调一日活动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强调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强调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然而,对照《指南》,审视幼儿园的现实情况,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园在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环节安排过于紧密,忽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重集体教学,轻自主游戏,重室内活动,轻户外自主活动,等等。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为幼儿创设一个贴近其经验和需要,自由、宽松,能促使其充分自主活动的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从而促使幼儿快乐成长呢?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本文结合一个幼儿园的“半日活动”设计案例加以阐述。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经过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方法的具体研究,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一、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二、故事引导法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教师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三、生活体验欣赏法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在“小棉被叠整齐”的自我服务教育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参观其他班级整齐有序的床铺,使其产生“要学习”的心理氛围。然后要求幼儿在每天的午休起床之后自己学会整理床铺。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棉被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教师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四、行为巩固法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等。定期检查有每日的晨检、午检、晚检和每周一次的周检,在检查中对常规行为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常规行为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挂上小红花,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由于幼儿年龄小,每天评比一次效果较好。如为了养成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常规要求,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让幼儿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这些方法是从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专科分院 陈维国 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达成课程目标。但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存在一些现象,如:1、重视教学活动,忽视生活活动缺乏对生活活动的一贯性、一致性、递进性的要求和培养,想到什么说什么做什么,;2、重视教学活动,忽视游戏户外活动保证上课的内容、教具准备以及过程效果,游戏的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时间不能够保证,游戏内容形式老套,缺乏创新;3、重视集体活动,忽视自主活动,集体活动能考虑到要求与指导,自由活动基本上材料投放不够、不适合幼儿发展需要、不知道怎样指导和指导什么。
一、晨间谈话活动(点心过后)
晨间谈话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和幼儿情感交流、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技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等。1、动态性。教师没有预设固定的谈话内容,但每天早上都有话谈。每天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谈话,有时谈幼儿近段时间生活、学习的表现、有时谈幼儿的所见所闻(时事)、有时谈季节的变化、自然角动植物的变化等;2、激励性。在晨间谈话时教师会及时的总结和评价前一天幼儿的得与失、好与否,帮助幼儿分析扰乱秩序的利害关系,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并对他们在新的一天中提出要求和希望;3、系统性。教师在晨间谈话时过程很细致,能层层递进,例如今天下雨了,老师就能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和孩子们谈谈下雨天的感觉、大街上和往常有什么不同、雨是怎么来到的,幼儿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老师产生积极的互动。同时,要真正体现晨间谈话的动态性、激励性、系统性特点,对教师自身素质和知识面是一项考验,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灵活和机动的开展晨间谈话活动。
二、晨间锻炼
晨间锻炼是幼儿最喜欢的,但许多安全事故通常也是在这一环节发生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老师的焦虑和关注。
因此,既要孩子们玩的快乐,也要孩子们玩的安全成了这一活动环节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户外体育活动时指导幼儿玩的有度,玩的得法,并要做到观察全面、照顾细微,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 ,及时检查各样器具。2、
做好活动前的准备。3、建立良好的常规是有效的开展晨间锻炼的保障。4、
教师要做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念头去开小差,还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危险的苗子,又能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续。5、幼谦让、合作的品质
三、课间活动(两个教学活动的间隙)
课间十分钟是小朋友最活跃的时候,他们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活动。如果老师不提供活动材料,任由他们自己安排,势必造成混乱现象,比如打架,比如追跑,比如喊叫等等。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以上现象发生呢。我们的自制玩具就是很好的玩具。材料不去更换,不去更新,小朋友就会慢慢失去兴趣,混乱现象又会发生。怎么样才能做到让小朋友兴趣不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材料要操作性强;2材料根据小朋友参与的热情进行适时更换;3料获得的渠道要便捷容易;4材料的提供要请小朋友及家长 ,老师共同准备;5小朋友在活动时老师要科学地干预;6对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进行评价。当我做到以上几点,我发现课间活动时间小朋友每个人都有事做,都很投入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自己感觉也特别轻松。
日常工作中每一位老师都比较重视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质量,却习惯于忽视生活活动中蕴涵的教育因素,如何立足生活、超越生活,充分利用生活活动实施教育,让幼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呢?下面我将结合《纲要》和《指南》谈谈对小班幼儿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一、寓教于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生活活动正是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契机。例如孩子进餐时偏食现象较多,在吃饭前老师可设计成兔妈妈请客的情节,先请喜欢吃菜的小朋友来吃,请其它小朋友看,他是怎么嚼的,看着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其它小朋友也被勾起了食欲,纷纷说:“妈妈我也要吃。”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边学边吃,渐渐地使孩子感到吃饭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好地进餐。睡午觉时,小班孩子大多都不会叠衣服,于是我就编了儿歌“一只袖子叠过来,又一只袖子叠过来,最后向你鞠个躬,一、二、三,叠好了。”孩子们就轻松学会了。
以上就是幼儿园生活活动指导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