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 十大不建议考研的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难考吗 华东师范大学311考研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2023分数线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思政源核上岸啦!我之前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好像学校这个专业的经验贴很少,所以就想着我考上一定要来一贴,现在上岸了, 所以写下这篇贴子,希望能帮到学弟学妹们,先介绍一下自己情况:本科某双非本科思政师范专业,初试408 复试第二综合第三。
下面是我的择校原因:
考研是我在大一的时候便定下的目标,由于自己高考失利,所以成绩不太满雹码掘意,想要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缺憾。一开始我的考研院校就比较明确,自己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故将考研院校锁定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之中,原本选择的院校是东北师大的学科思政,那时候理由很简单,就是自己一个北方人已经在南方冻了四个冬天了,不模数想再继续冻下去了,北师大感觉自己实力有所欠缺,故保守起见选择了东北师大,后来在一次学姐考研经验分享会上,华师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学科教学(思政)是其王牌专业,在师范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与我想要报考的专业相吻合,同时其招的人数也比较多,感觉自己的胜算很大,况且还有直系学姐在那里,获得的一线资料更多些,便于2018年5月底更改了考研院校,开始收集相关的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分数线等信息。因此,我认为考研选校首要的是你要先决定自己想继续学习哪一学科,然后再查阅哪些院校中这一学科的竞争力更大些,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自己的理想院校。
关于英语:
我复习考研的时间其实比较晚,3月份入住了学校图书馆中的考研教室,但那时候心并没有静下来,而且学院那边没有结课,所以没有完整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段时间我主要以背英语单词与做英语一真题中的阅读为主。
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同时对照译文进行翻译。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7月初放暑假,我回家待了半个月,稍微放松休息一下后便赶回学校,开始正式进入到考研复习的状态中。7月中旬到十月初,我都是以做英语一和二的阅读为主,每天下午1:30到4:00,两篇阅读并加翻译文章,由于英语二的真题较少,
所以我留了最新三年的试题最后进行模拟,其他的试卷中阅读题都做了三遍,当第二遍阅读做完以后,我便开始做一篇阅读外加翻译或完型等其他题型,做完每一类型的题我都会将其对照后面的答案全文翻译一遍,十月到十二月我开始早上预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背英语范文,并且进行默写,下午拿着历年的作文题目开始练手。因此,其实我在英语二的复习中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阅读上面,单词仅在3月到7月中旬有背,之后都是在翻译文章中加以积累,并没有花费另外的时间记忆。
关于政治:
政治这门课有很多同学认为就是考前背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我们认真对待这门课,在政治上取得可观的分数对于我们的总分都有优势。毕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高分而不是过线,高分的前提是各科都应该达到最佳的水平,政治这门课只要用心,每天可以拿出一两个小时日积月累必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要等到最终只求预测卷的准确性。
1.腿姐全套:《2022考研政治考点清单》、《2022考研政治十年真题》、《2022考研政治30天70分刷题计划》、《2022考研政治冲刺背诵手册》、《2022考研政治冲刺预测四套卷》
2.肖秀荣习题:《考研政治1000题》
、《考研政治肖8》、《考研政治肖4》
真题!!!!大家一定要多做真题,理解真题答案的给分逻辑。
333教育综合
参考书单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缩编版)》,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大均,第三版
个人复习经验
333这门课内容多,实属考研路上的拦路虎,但是150的分值让我们不得马虎。华师的333这门课主要是考察大纲中规定的《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四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60、30、30、30分,考察形式就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类,往年有考过选择题,但是较之311的选择很简单,就是一些基础常识。纵观十年华师的333真题,范围均在大纲要求之内,即使有些冷门的知识点也并没有偏离大纲,所以大纲这本书一定要好好看,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最近的333真题考察的更为细致,你以为的大题可能考名词,你以为的简答会考论述,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多理解,多思考,联系实际,因为论述题的题干一上来就是联系实际,来谈XX。华师近年的333得分没有那么高了,说明老师有自己的考量,不是背背就可以了,必须见到你自己的思路。
复习建议
(一)基础期(现在到9月开学前)
这一阶段教材还是有必要看的,结合大纲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在大纲范围之内。毕竟是应试,所以没必要一字不落的全看完,除非你时间真的很足,哈哈考研人估计学的时间都感觉不够。看教材是帮助你理解知识本身的以及知识间联系,有的地方或许你不明白看笔记不能解决你的疑问,因为笔记不具备共性而教材能做到这一点。边看可以做思维导图,这浪费不了多少时间却是一个你自己对知识加工内化的过程。当我们理解了知识本身,背起来就会轻车熟路了,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搬教材。你要是真的不想看教材,直接看lucky学姐和包包学长也可以(每个人都不一样,视自己情况而定)。我背诵的时间实在暑假两个月,集中起来背诵,第一轮很难受,背了就忘而且知识容量太大,这时候千万别慌,制定好每日的背诵量,第二天重复昨天背的,循序渐进,背完一个模块你会感受到进步的。我结合教材背的大纲,大纲说的简短的我就看教材补充,大纲有的教材没有的直接背大纲。当然也可以拿lucky学姐和包包学长的笔记直接来背,背的前提是你看完书了,知识点你都搞明白了。我一般是早上起来、下午学英语之前以及晚上运动回来后背,因为暑假不仅是333,还有其他科目。早上背一会333,然后学政治,因为它俩都是早上考;下午背一会806,然后集中学英语,前期英语值得花较多时间在这上面,后期英语的时间就稍微少点;晚上查缺补漏,英语没弄好的继续弄,白天专业课没背完的继续背,背完了就复习。
(二)强化期(9.10月)
这一段时间是背诵的第二轮了,这一次背诵会容易点,但是还会存在一点也记不得的情况,都是正常的,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点,有可能你放过它就考到了,切忌侥幸心理。还是就着第一遍的内容滚动记忆,可以用给自己讲的方式来复述了,我感觉我这样记得更牢,也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时可以结合着历年真题对考过的地方重点记忆,但不是说其他地方就不背了。可以在十一附近模拟一次看看效果也可以放在十一月进行。
(三)冲刺期(11.12月)
这一阶段的重点就是查缺补漏加模拟练习。重点我感觉就是真题、预测题以及自己没背过(熟)的题,对这一部分进一步强化,不要有遗留的知识点,最可怕的就是你考试的时候考到了你也见过但就是没背。可以预留19.20.21三年的真题抽三个周日上午全真模拟,模拟的过程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你明白这三个小时应该如何分配以及如何排版,如果缺少这一过程很可能三小时答不完题,排版也是乱七八糟,要知道专业课是邮寄到目标院校的,不是网上阅卷,你的卷面排版直接决定了同等情况下分数的高低。建议名词解释半小时内完成,简答题40分钟内完成,论述题80分钟内完成;名词解释一面4个,简答一面或三分之二面1个,论述一面半1个。
806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参考书单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胡田庚,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技能训练》,胡田庚,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这一门课与333相比内容少了不少,但分值却没少,所以要一样地重视。近两年的806还是可以看出高分没有那么好得了,之前感觉120很容易,现在120以下的也不少,一方面跟题目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师的阅卷标准也有关。806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了,单纯考书本知识的题也有,但是不那么多了,多考察你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热点的能力。所以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依旧是重要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更重要的是如何用你学的知识去答题。806较之333没有名词解释,但名词一定要重视,其他题型中同样用得到;一般是简答题、辨析(材料题、论述题)、小论文(教案设计、课外活动设计、教学反思),这些题型都需要积累,不一定会见到哪个题型,只要我们做足准备,什么仗都能打。
(一)基础期(现在—9月开学前)
通读教材,理清逻辑体系,宏观把握。细读教材,把握精髓。精读教材,妥善处理。借用教学论里的方法来说明前期阅读教材的步骤,前期的教材一定是要看的,对整体结构、单元结构进行把握,知识本身并不难,重要的是对其串联,明晰其前后联系。我对这门课的记忆比333早,在暑假之前,早上抽出时间一天记一节,暑假之前基本过完了教学论一遍。暑假就集中复习教学技能训练,这样暑假不至于333和806一起开始,增加背诵负担。
(二)强化期(9.10月)
这一阶段在第一轮的基础上熟练再熟练,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抽出时间去背,两三天就背一遍,教学训练也是如此。滚动着复习,记忆效果尤为明显。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关注下高中新教材、我复试的时候就抽到了这一方面的题,关注议题式教学、活动性学科课程、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相关热点,可以相关论文来看,作为扩展内容的补充。
(三)冲刺期(11.12月)
这一阶段的重点和333同,就是查缺补漏加模拟练习。先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不会的不熟练的继续巩固,真题中的题必须会,适当补充热点话题应对考试。同样留2.3套真题抽两个周日下午全真模拟,把该避免的问题提前解决不要留到考场上。建议简答题60分钟内完成(6题的话),材料题40分钟内完成,小论文80分钟内完成;简答、材料、辨析一题至少三分之二面,论述一题一面半以上,论文题三面左右。
关于心态:
在选择考研之前,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样才能有必胜的决心坚持到最后,考研的真谛就两个词:方法+坚持。你自己都不信自己会考上,又怎么会考上呢,这是我考研期间一直鼓励自己的一句话。相信你的学习路程,一定也可以!
目前通过在职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考生是越来越多了,就有不少考生想知道华师大历年考研分数线是多少,华师大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属于我国重点建设的师范类高校。考研分数线就是初试成绩公布后发布的复试分数线,历年的情况下面来看一下。
华东师范大学往年的分数线:哲学A类280分、B类270分;经济学A类330分、B类320分;法学A类315分、B类305分;教育学320分、310分;文学键族旅345分、335分;历史学315分、305分;理学280分、270分;工学260分、250分;农学255分、245分;医学300分、290分;军事学270分、260分;管理学330分、320分;金融、应用统计、税穗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330分、320分;审计165分、155分;法律硕士、社会工作、警务315分、305分;教育硕士320分、310分;应用心稿凳理320分、310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165分、155分。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一、初试经验
首先,看一遍311教育综合的专业教材,教育研究方法除外,因为可以直接参考网上卖的考研复习资料。这是为了有一个大体的把握。详细程度自己把握,能掌握大体框架,知道整本书由哪几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下面的主要内容,用关键字写出来就可以了。这个时间看自己的进度以及自己开始的时间距离初试还有多久。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按照别人的节奏来。
然后,在有了大体框架的基础上,在网上找教育学的教学以及讲义来学习。教学的作用有以下几个:一是坐着静下心来看有利于帮助你理解并且拓宽知识面,这一定要配合讲义并且做笔记;二是走路,坐车任何休闲时间听一听帮助记忆、回忆知识点。我基本都是完整的看完了初期的,因为这有利于我把握教育学的学习框架和重点,并且有深入的理解。后期的,时间来得及,就可以完整看,来不及就可以选择你自己的薄弱部分看。要知道,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方法在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是不可取的。
再然后,以上两个阶段到10月份中旬必须要完成,期间可以配合习题进行练习,不是让你使劲写,而是让你思考答题的角度,简要列出要点就可以了。做好了前期的基础工作后面就要开始背诵,配合习题。做习题可以只写关键点,但是仅限于教育史,教原和教育研究方法一定要多写一写。
最后,要考试了,最重要的是去熟悉环境,放松心态,同时,还是要看书,保持一种思维习惯。
二、复试经验
我报的是高等教育学专业,老师问的问题很随意,主要根据你自己的经历,没有可复制性,至少在高等教育学是这样的。重要的是诚实,并且对你自己简历上的每一个经历都要设想相关的无数个问题,然后自我解答并且演练。练习很重要,因为可能会有很多的回答你只是条件性反射,这是你练习的结果,这样你就不会因为不熟悉某个问题而焦虑,会减轻你的紧张。自信和微笑很重要,微笑能给予自己力量和自信,能给予他人好感。
可能学弟学妹看塌毁着这一整片的文字有点头疼,我就直接列出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1.初试准备时间的安排。一般9个月的时间就比较妥当了,4到5月这2个月慢慢看书,配合讲义和就可以。6月到10月打基础,要点背诵,配合习题。11月到12月,集中背诵与真题演练。
2.教原准备。教原理论性很强,死记会吃亏,不记更吃亏,所以要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它的重点在于你知道的面要广,每个面把握住关键词,这种关键词就是体现你学术修养的时候,看看别人怎么说得高大上的,多模仿模仿,然后写出来的答案就会很漂亮
3.教原答案组织。教原辨析题就是把握概念,理解概念,把握人物思想,理解人物思想,去看看真题就知道了。教原简答,先答概念,然后12345要点列出,要全面,至于字数多少取决你的答题速度,最后再来个综上总结的话。教原论述,先答概念,然后,如果是材料分析题,要结合材料,但要扯到理论上去,这如衫族是体现学术修养的时候,同时,要扯到现在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4.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时间节点、关键人物、主要思想和法案以及对这些的评价,还有对现在和未来的启示。把握住这些,基本没有问题。
5.教育史答案 这个答案,要点包括时间、人物、思想、评价、启示,无论辨析、简答、论述都可通用,自行选择。
6.教育心理学 重在理解,因为选择题考理解,大题也是靠理解,怎么理解,多做题,多比较每道题的异同。但是,还是要背,由于分数不多,主要背重要的人物和思想。至于什么应该怎样形成迁移,怎么培养学习动机,怎么学会技能这种怎么做的类渣弊型,总结一个万能全面的要点,遇到这种题,直接答就好了。
7.教育研究方法 这个多做题,多做题,多做题,每个研究方法都要多做题,重要概念背一背,比如什么是实验效度与信度,当然,你理解了按照自己的话说出来是一样的,不要死抠字眼。
8.答题顺序,统考我建议的答题顺序是选择、辨析、论述、简答,简答可以放在最后写,因为它在于点的全面,时间来得及,你可以写多点,来不及,一定要把点写全。
9.习题练习 不要怕做题,他只是你记忆的方式,完整的套题按时间做两套,把握住时间安排和每部分要花的时间就可以了。选择题可以一开始就拿来做帮助记忆小的知识点,其他的平时多练习步骤,比如三步骤先是回答概念,再列要点,再总结要么联系实际要么评价要么看未来。这三个步骤每步的关键词写全。不过,每周可以选择论述或者辨析来练练自己组织文字的能力,为什么不选简答呢,因为他有固定模板,主要是记忆要点,要组织语言还得看论述和辨析。
10.讲义运用 讲义可以在网上买,到10月份,其实你应该已经背了很多了,这个时候主要是补充你不熟悉的知识点,教原部分可以多看看,把握关键词,写出高大上的句子就在于关键词的选用。
11.模拟题运用 不要求每套题都得全部按照严格的时间来写,主要是做两套完整的把握住时间,关键在把握时间,套数自己选择。但是这个时候资料要全面,去买网上的,买来看看,不用全写,而是为了更加全面把握住知识点。看看自己什么没掌握住。万一考到了呢,这就是考前模拟题的作用,帮助你更好的把握考点。
12.真题的运用,真题就是用来帮助你熟悉出题套路的,你就是要把每个科目下的每一种类型的题归类,比如辨析归类看别人什么样的辨析是怎么答的,简答和论述是一样的,都要学会归类,总结答题套路。
13.我的记忆方法 每次就拿着笔在草稿纸上乱写,注意是乱写,不需要在意字迹,因为这样既能省时间又能快速记忆,但认真做题的时候万认真写字。乱写只需要写个关键词,回忆一下,可以念念有词。还有就是睡前记忆和早上记忆。大家应该都知道,关键是你想不想执行并且坚持下去。
综上,先要有了熟悉和掌握知识点的基础,然后才能正确理解到真题套路,并且复制过来,成为你自己的。所以,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是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
参考书目范围
2020年华东师大的教育学依然是教育部统一命题,其参考教材也是教育部编制的考试大纲即: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 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跨考的亲也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课程。因为我不想把时间耽误在路途中,所以报了新东方的教育学和政治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可以反复听,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倒回去再听一遍,也可以随时停下做笔记。选择新东方,是因为我高中时候就在那读英语,对它的印象很好。新东方算是业内最大最权威的机构了,因此会囊括很多名师,上课也是我对比下来比较舒服的,上课的界面清晰简洁。而且每个课程都有配套的讲义和练习。很喜欢徐娟老师讲的教育心理学,她会结合理论举很多生动的例子。还有激情澎湃的阮晔老师,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很适合讲难啃的政治哲学部分,亲们可以去感受一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考研是全国统考300分,英语一100分,政治100分。
一、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1.教育学原理《教育颂没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2.《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3.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4.中外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5.《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6.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7.《应试宝典》(该书内容会根据上一年考研真题及考试大纲进行调整,所以建议买最新的一本)。
8.高教版的1000题。
二、复习顺序
1、基础阶段,4-6月份:通读教材6本书,对教育学有个宏观了解、基本印象。看教材的顺序是:中外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读教材时不要急于求成,看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也不需要进行背诵,只需理解知识点。此脊樱歼外,如果能在吃饭睡觉前看一些教育相关的纪录片更好。
2、强化阶段,7-9月份:此时要开始背诵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樱冲可以根据教材来背,也可以跟着《应试宝典》来背。
3、真题阶段,10-11月份:背过知识点之后,就要想着如何落实到题目上了。这个阶段,研习真题,学习答题技巧和思路。开始
4、冲刺阶段,11-12月份:查漏补缺,把握重难点,背重点题目。
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如下: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2023年研究生考试数学专业分数线预测约为:文科类:最低为425分,最高为515分。理科类:最低为450分,最高为555分。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位列国家“双一流”、[141]“985工程”、返茄“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肢辩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
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闵行、普陀2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馆藏文献总量495.29万余册;设有4个学部、33个学院(系),开设85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全日制漏饥察本科生15914人;
在校博士研究生3952人,硕士研究生17719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551人;教职工4418人,其中专任教师24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