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小学 > 五年级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高价悬赏,来些简单的

  • 五年级
  • 2023-05-14
目录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40页的第四题和第五题怎么解【回答加十分】
  • 现在五年级上册冀教版的数学书附页是什么意思?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p41 3题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40页的第三题的两个小题怎么解【回答加十分】
  • 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40页的第四题和第五题怎么解【回答加十分】

    1、某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 吨,第二天卖出 吨,正好卖完,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吨?

    2、篱笆墙围成的菜园子长14.8米,宽8.6米,菜园子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8平方分米,它的高是3.4分米,底是多少分米?

    4、两个工程队和挖一条690米长的水渠,同时各从一端开工,第一队每天挖14.8米,第二队每天挖15.2米,这条水渠要用多少天才能挖通?

    5、一支钢笔单价是10元,它比8支圆珠笔的总钱数还多0.4元,每支圆珠笔多少元?

    6、某车间要加工2150个零件,已加工了4天,平均每天加工215个,剩下的要3.5天完成,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7、某校五年弯帆级有学生352人,比六年级人数的2倍少8人,六年级多少人?

    8、妈妈上街卖水果。买了2.5千克苹果,付给10元钱,找回2.5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

    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的是乙车的1.5倍,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甲乙两城之间修筑一条40米长的公路,设计路面宽为25米,公路两边共留15米作为绿化带氏渣,修路共要征用土地多少公顷?

    11、一块梯形实验田,上底15米,下底20米,高10米,共收小麦122.5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12一车间原计划20天加工1200套服装,实际上前12天生产了960套服装。照这样计算,能提前完成任务吗?

    13、五年级参加课外小组,参加科技组的埋核雹占全年级人数的 ,参加文艺组的占全年级的 ,其余同学参加数学组,参加数学组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14、一块正方形苗圃,周长是2400米, 这块苗圃占地多少公顷?

    15、一个花农 种了0.4公顷的月季,行距0.4米,株距0.2米,他一共种了多少棵月季?

    16、水泥厂原计划18天生产1035 吨,世界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少吨?

    17、工地上运一堆土,如果每天运30车,需20天运完,现在要求提前5天完成,每天要运多少车?

    18、小勇看一本483页的故事书,计划用10天看完,实际前3天每天看42页,如果按计划天数看完,以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9、某供热站采用新技术后,在一周内的前3天共节约用煤25.2吨,后4天平均每天用煤7吨,这一周平均每天节约用煤多少吨?

    现在五年级上册冀教版的数学书附页是什么意思?

    1、一台织布机7小时织布105米,照这样的速度,再织8小时,一共可以早世织布多少米?

    2、一辆汽车3小时行135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行多少陆信肢千米?

    3、李东拿5元钱买文具。坦陵他买铅笔已用去1.5元,剩下的钱买练习簿,每本0.35元。他可以买多少本练习簿?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p41 3题

    4题、

    可以设大船为X,则小船就又10-X因为问得枣春时大小两船数,也就有两个未知量,但我们就学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樱岩唤方程,那怎么办啊?就利用这两个未知量的和是10来表示,下面五题也是这个道理

    6xX+4x(10-X)=46

    就可以了

    5题、

    可以设原来五年级有X人,脊凯则六年级原来就又40-X人

    X+4=(40-X)+8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40页的第三题的两个小题怎么解【回答加十分】

    第四题:46=6X+4YX+Y=10

    算出:X=3Y=7

    大船需要量3只;芹姿瞎小册亮船需要7只

    第五题:设五年级原有X人;六年级原有Y人。

    X+Y=40

    五年级运动队进4名队员,六年级运动队走嫌空8名队员,两队人数正好相等: X+4=Y+8

    得出:X=22 Y=18

    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根据《标准》“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打破“先学混合运算顺序,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选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混合运算试题,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本课是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主内容是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两辆汽车相对行驶的具体事例,设计了两个相遇问题。通过解决相遇问题巩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返斗设计了一般三步和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让学生了解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混合运算。

    学生分析:本课教学用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并会用利用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和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上应该比较容易,但在计算上可能会有难度。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会进行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

    3、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厅清的多样化。

    教学内容:

    一、问题情景

    师:刚才我们请一个同学走了这段路程,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来走这段路程。(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

    师:请按老师的要求来表演。

    师:假设你们是两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分别在甲、乙两地,7点整同时出发,7点五分相遇,你行了几分钟?你行了几分钟?他们同时行驶了几分钟?

    师: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评析: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做表演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通过表演和评价,使学生直观认识同时、相对而行的实际意义。为学生理解相遇问题扫除了障碍,不仅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思考,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精神,把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二、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他们刚才相遇了,人走是这样,车走也是这样。下面我们就先来研究和相遇有关的问题。(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情景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客车和货车是怎样行驶的。(课件演示)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我们现在就自己试着来解决这道题,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商量。

    学生做题,老师巡视,选择不同解法的学生到黑板上去做。

    学生板演:

    方法一:92×4+80×4

    = 368+320

    = 688(千米)

    方法二:(92+80)×4

    = 172×4

    = 688(千米)

    答:北京和郑州相距688千米。

    让板演的学生讲解思路。

    师:谁还有问题?

    最后师生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大家在做题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数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 = 总路程

    (评析: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说出算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既是运算顺序的复习,又是认识有关概念和总结数量关系的重要基础。)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自己尝试解决了这道例题,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先把题读一读,同桌互相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谁来完整的叙述这道题?

    学生试做,老师巡视。

    指名板演。

    请板演的同学当老师给大家讲解。

    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数量关系式: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师:这道题还有一种方法,同学们请看(课件演示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相遇问题时,不少同学都能列出综合算式谁再来它们的运算顺序?

    师总结: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评析: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漏伏磨。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经历数量关系的归纳、总结过程。逐步体会和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三、混合运算

    师:下面来看这样几道题,它和我们刚才见到的哪些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出示) 9.6÷1.2+2.4×5(480+160)÷(19+21)

    98.5-125÷25×12 160+240×0.3-90

    先说运算顺序,再解答。(师巡视)全班订正。

    师生总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了相遇问题,在解决相遇问题时用到了四则混合运算,还知道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迎接挑战吗?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的运算顺序对吗?不对,请说明理由。

    64×29-247÷19

    48.3+7.5×18÷5

    2、只列式不计算:

    (1)两台压路机从一段公路的两端同时相 对压路。一台每分钟行65米,另一台每分钟行68米,经过12分钟相遇,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2)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690米长的水渠,同时各从一端开工。第一队每天挖14.8米,第二天每天挖15.2米。这条水渠要用多少天才能挖通?

    3、解决问题:

    师:下一步需要清理和修复隧道,大家想一想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隧道?我们来解决这样一道问题。(课件出示)

    宝成铁路109隧道全长约720米,假设甲、乙两个抢险施工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甲队每小时修复7.8米,乙队每小时修复7.2米。经过多少小时可以修复这条隧道?

    师生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109隧道贯通图片。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经过抢险队员48小时紧急抢修,109隧道已于5月24日上午10时贯通,首列抢险救灾物资顺利运往灾区!这正是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大灾之后有大爱!

    (评析:运用解决相遇问题的经验,解决类似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不断提高列式计算的要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发展数学思维,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收获方法比收获知识更重要。因此,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为后续学习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总评:本课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自主解决相遇问题和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过程。2、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会进行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3、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是:呈现问题情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理解小数一般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自主尝试计算。分层次设置了练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如何呀.....打字辛苦呀,体谅一下。

    还有,如果上面的不行看下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

    有两级运算时,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

    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

    要是有平方,先算平方。

    在混合运算中,先算括号内的数 ,括号从小到大。然后从高级到低级。

    脱式计算是,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

    示例:

    1+2*(4-3)/5*[(7-6)/8*9]

    =1+2*1/5*[1/8*9]

    =1+2/5*[0.125*9]

    =1+0.4*1.125

    =1+0.45

    =1.45

    横式计算

    示例:

    1+2*(4-3)/5*[(7-6)/8*9]=1+2*1/5*[1/8*9]=1+2/5*[0.125*9]=1+0.4*1.125=1+0.45=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