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幼儿园

幼儿园音乐捉泥鳅教案,音乐活动捉泥鳅小班

  • 幼儿园
  • 2024-09-01

幼儿园音乐捉泥鳅教案?一.复习歌曲《捉泥鳅》引导幼儿表现出渴望童年是自由生活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自从踏进学校的门槛,我们就生活在她的身边,从一个爱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乖巧懂礼貌的好孩子,她为了我们一直都很努力的工作。那么,幼儿园音乐捉泥鳅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音乐活动捉泥鳅小班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深切感受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2.引导幼儿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电子琴、电视、DVD、《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捉泥鳅》引导幼儿表现出渴望童年是自由生活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自从踏进学校的门槛,我们就生活在她的身边,从一个爱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乖巧懂礼貌的好孩子,她为了我们一直都很努力的工作。这里的她指的是谁?

提问:2.猜一猜,这里的她指的是谁?

三.让幼儿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新歌曲

1.教师示范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播放音乐,让幼儿认真地听,并回答问题。

捉泥鳅教案

幼儿园互动游戏捉泥鳅的游戏规则和玩法教案

捉泥鳅是一款适合幼儿园的互动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下是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游戏规则

1.游戏参与者分为两组,每组人数不少于3人。

2.游戏场地为一个室外的水池或水塘。

3.游戏开始后,每组选出一名队长,其余队员均在水池边等待。

4.游戏开始后,队长进入水池,进行捉泥鳅的比赛。每次比赛时间为3分钟。

5.比赛结束后,计算每组捉到的泥鳅数量,数量多的组获胜。

游戏玩法

1.队长在水池中,其他队员在池边指挥和协助。

2.队长用网捉泥鳅,其他队员用铁钩子将泥鳅引到队长的网中。

3.每个泥鳅的分数由它的大小决定,分数越高的泥鳅越难捉。

4.比赛结束后,教师会对每一组的泥鳅进行计分,并宣布获胜队伍。

5.如果捉到的泥鳅数量相等,则以每组捉到泥鳅的平均分数为判定标准。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游戏还能启发幼儿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

抓泥鳅方法视频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泥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泥鳅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手套捉泥鳅,感知粗糙材料能防滑的现象。

2、敢于亲近泥鳅,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地毯、泥鳅、盆、毛巾;塑胶手套、毛线手套;图文字卡(粗糙、光滑)

2、童谣歌曲《捉泥鳅》、PPT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大胆表达对泥鳅特性的了解

T:(出示PPT)春天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来了。最近在我们的自然角多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提问:你了解泥鳅吗?你知道关于它的秘密吗?

小结:泥鳅是一种鱼,它身体细细长长的,身上有着一层滑溜溜的保护层——黏液。

二、捉泥鳅——在操作、比赛中发现捉泥鳅的方便与材料的关系

(一)第一次空手捉泥鳅

T:你们说泥鳅的黏液可以保护它不被抓住,真的吗?那你们想不想试试捉一捉泥鳅?(提醒幼儿卷起袖子)

1、请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问:你捉起来觉得怎么样?

2、请全体幼儿一起试试捉泥鳅,体验泥鳅的光滑,不易捉住。

大班音乐捉泥鳅公开课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小花猫和灰老鼠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中小花猫和灰老鼠不同的声音。

2、表现出小花猫合灰老鼠的动作和形态,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游戏的方法。

重点: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游戏的方法,掌握游戏规则。

难点:能配上节奏唱出休止符的停顿,能表演出小花猫和会老鼠的形态动作。

【游戏准备】音乐、事先丰富歌曲、场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小花猫和灰老鼠”进一步熟悉歌曲,并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全体幼儿拉成圆圈而坐。

2、师:可爱的小花猫和灰老鼠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1)第一遍,教师用体态暗示幼儿唱歌坐姿要正确。

(2)第二遍,教师分析歌曲,帮助幼儿了解小花猫和灰老鼠幽默诙谐的情趣,重点在唱出小花猫和灰老鼠的情绪,唱出休止符的停顿。

二、学习游戏的动作,进一步熟悉音乐乐句

1、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动作

(1)个别幼儿表现小花猫和灰老鼠的走路

(2)集体听音乐模仿学习

要求:在边听音乐边模仿,动作夸张有趣(小花猫是怎么走的?灰老鼠是怎么走的?)

1、学习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声音

(1)教师示范,提问:小花猫和灰老鼠的声音是一样吗?那我们怎么样去唱呢?(灰老鼠声音低,小花猫的声音响)

(2)幼儿学习

第一遍:教师示范小花猫和灰老鼠唱法。

抓泥鳅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捉泥鳅》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捉泥鳅》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兴趣。

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

3.敢捉、玩泥鳅,体验快乐。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在班级的自然角中饲养泥鳅,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

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

3.泥鳅若干,养在几个大盆中。

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动过程

一、徒手玩泥鳅,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

1.第一次玩泥鳅: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

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

(2)玩泥鳅后,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学习相应的词句,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以上就是幼儿园音乐捉泥鳅教案的全部内容,活动内容: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深切感受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2.引导幼儿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电子琴、电视、DV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