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情分析? 。那么,小学三年级学情分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baixiqin9
三年级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
百里中小白西琴
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全县及学区排名都靠后位次,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方面,经过认真反思查找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部分学生书写不够整齐,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不够规范,错别字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教者训练、指导尚不够深入,学生书写习惯还有待纠正。
2、教者对学生的习作训练不到位,部分学生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内容不够具体。
3、教者课堂教学随意性大,不能经常坚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方面做得不到位。
4、对学困生的辅导落实不到位。
5、教者平时考、评、练较少,学生应试能力差。
6、教后反思不及时,致使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深,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7、家校沟通做得不到位,家庭教育滞后,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教者疏与沟通。
针对这些问题,我要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进一步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25人,女生30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四、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1、色彩9-10课时
2、声音9-10课时
3、祖国在我心中10-11课时
4、塞北江南9-11课时
5、我们和我8课时
6、鸟儿9-10课时
7、集市和超市5课时
8、成长的经历9-10课时
9、幻想和想象9-10课时
10、奇妙的海底世界9-10课时
11、通讯10-11课时
12、过年9-11课时
投掷轻物教学设计(水平二)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三年级小学生爱
动、易表现、喜模仿等特点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注意
师生间互动的方式和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启发学生观察、模仿、体验、
创新、合作、竞争等使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掌握基本动作方法。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水平二的主要教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在平时的生活实践和游
戏中有了使用基本投掷技能的体验,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肩上屈肘投掷动作的认识,从而认真练习并掌握正确的原地侧向肩上屈肘投掷
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掌握投远的
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
完善。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他
们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两脚前后站立侧向投掷轻物的动作方法,为上步投
掷动作打下基础
;
2
、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挥臂的路线和由直立开始做最后的投掷动作方法
;
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挥相互合作能力
。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投掷轻物时的出手角度。
难点:
协调连贯地完成投掷动作。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总结 谭坝学校教师:陈益琴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行将结束,在此,就本学期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 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 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 四 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比较扎实,但个别同学存在学习态度及方法问题,有待指导与提高。另外,需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教学反思 (1) 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不足之处: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2007年2月7日
一年级,超简单
二也是
三年级主要是分数,角
四年级各图形面积。方程
五年级各图形面积
六年级,比例,税率
我是初一的,第一册新教材,应该准
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学情分析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