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那么,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维萨里:解剖人的尸体,有巨著《人体构造》;
2.比夏: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把组织分成21种;
3.罗伯特·虎克:观察死细胞,命名“细胞(cell)”;
4.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观察细菌、红细胞、精子等,为细胞学说的真正建立奠定了基础;
5.马尔比基:观察动植物活细胞以及广泛的细胞结构,也为细胞学说的真正建立奠定了基础;
6.施莱登,施旺:发现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创立细胞学说;
7.耐格里,魏尔肖:观察细胞分裂,发展和完善了细胞学说。
纯手写,望采纳,谢谢。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基本特征。(六点,见书)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最基本的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4、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5、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的作用: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动物缺钙会抽搐、镁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5、糖类大致分为 单糖 不能在水解的糖 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半乳糖 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果糖 二糖 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 乳糖(乳汁) 蔗糖、麦芽糖 多糖 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 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淀粉、纤维素(细胞壁) 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6、脂类包括:脂肪(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类脂(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7、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8、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公式: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它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碱基(5种A、T、G、U、C)、 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和核糖)、一分子磷酸。 11、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 1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①氨基酸种数不同,②氨基酸数目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空间结构不同。 1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5点,见书)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分为: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有多种细胞器) 2、生物: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支原体、细菌、放线菌等)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绝大多数生物) 2、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见书) 3、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5、糖被的概念及识别作用。 6、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 7、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8、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9、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比较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特点及作用。(见书) 10、细胞核的简介:(1)存在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的真核细胞中也没有细胞核,如人体内的成熟的红细胞。(2)细胞核结构:a、核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连贯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现(分裂末期),经常作为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典型标志。d、染色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3)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中心活动的控制中心。 1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第二节、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2、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细胞分裂期:A、分裂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B、分裂中期: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时期;C、分裂后期: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D、分裂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书上图2-20)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①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②区别: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 5、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在间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在后期,数目的恢复在末期;染色单体的产生在间期,出现在前期,消失在后期。 6、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数各期的变化:①染色体(后期暂时加倍):间期2N,前期2N
刚好今天才总结完的。
首先,从大纲来讲,分成四部分来讲。
1)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包括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由两者共同构成细胞形态生物。细胞形态生物育病毒共同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这点也说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4)细胞学说的构建: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而来的。
基本上,可以把第一章分为这四个大纲,因为我是用写的,所以,很多线条的关系这里打不出来。
接下来,是每一课的重点。
第一章分为两课,第一课是“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二课是“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从第一课讲起。
第一课的重点有两个。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病毒:需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同上,这里不多讲)
第二课、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这课可分为三个大点。
一、观察细胞。
1、使用高倍镜的步骤和要点:
1)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放大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注意显微镜的方向,即所需移动的部在哪 边,就往那边移。比如说,所需放大的部位在左边,要移至中央,就要把装片往左移。)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2、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1)结果:
不同的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区别: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无染色体,有拟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2、联系: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都有DNA分子,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建立:19世纪30年代,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细胞产物说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那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证明动植物界最有最本质的联系。
因为我是写在纸上的,所以,打出来有点乱,大概就是这么多,你自己再从课文或从参考资料中补充一些下去吧。我高三了,是生物专业的,而且时间有点紧张,就这么多吧。
http://sc.zxxk.com/soft/1101/1486324.shtml
这里有高一生物的翔实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免费下载的!
LZ可以去看一看!
谢谢采纳。
以上就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