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学报?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那么,合肥学院学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与宛小平合著,25万字),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论文:
2002-2012年
1.《论宗白华的艺术史观》,《东南大学学报》2011/02. (CSSCI)
2.《“艺境”新诠——兼析宗白华美学的生命哲学倾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09. (CSSCI)
3.《从<林泉高致>看郭熙的绘画美学思想》,《名作欣赏》2011/01.(北大核心)
4.《生命与境界:宗白华美学的本体与方法》,《山西师大学报》2011/03.(北大核心)
5.《从康德哲学看安东尼奥尼影片<放大>的意蕴》,《电影文学》2011/03.(北大核心)
6.《西方美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美学的世界化》,《扬州大学学报》2011/05.(北大核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01全文转载。
7.《从人生艺术化到人道主义——朱光潜人生美学的世纪境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06.(CSSCI扩)
8.《宗白华为何没有写成“中国美学史”》,《寻根》2011/02.
9.《城市美学批判与艺术“出场”》,《现代城市》2011/03.
10.《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上),《美与时代》2010/04.
11.《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下),《美与时代》2010/05.
12.《美学结构与生命境界——论宗白华哲学精神》,加拿大《文化中国》2009/01.
13.《重估“宗白华范式”——生命境界美学的体系与方法》(上),《文化中国》2010/03.
14.《重估“宗白华范式”——生命境界美学的体系与方法》(下),《文化中国》2010/04.
15.《宗白华美学与中国艺术精神》,《艺术学研究》第4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技术批判视域下的道家哲学与中国艺术》,《艺术学界》第3期,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17.《艺术发生学与艺术学学科建构》,《艺术学》丛刊第5卷第1辑,学林出版社2010.
18.《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中国美学研究》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7.
19.《宗白华美学的西学渊源》,《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0.《论康有为〈大同书〉的素质教育思想》,《合肥学院学报》2007/03.
21.《“东西对流”中的生命融通技术》,《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2.《美学理论的人学转向与文化建构——读<大学美学>》,《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23.《论宗白华的妙悟美学体系》,《美与时代》2007/07.
24.《论<南田画跋>的境界美学思想》,《合肥学院学报》2008/03.
25.《论恽南田的画学与美学》,台湾《东方人文学志》2008/03.
26.《论恽南田的境界美学思想》,《美与时代》2008/06.
27.《朱光潜论诗的境界:意象与情趣的契合》,《合肥学院学报》2002/01.
28.《<史记>的三重意蕴及其文化学意义》,《合肥学院学报》2003/01.
29.《从古代乐论看中国音乐的生命精神》,《巢湖学院学报》2005/01.
30.《“游”与嵇康美学》,《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03.
31.《沈括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四个美学命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32.《论陶渊明人生境界理想及其人文底蕴》,台湾《东方人文学志》2006/02.
33.《百年中国美学对叔本华的接受和扬弃》,《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4.《浅析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合肥学院学报》2005/01.
35.《陶渊明人生境界的审美范型及其现代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01.
36.《城市美学与“艺术在场”》,《艺术学》丛刊第5卷第2辑,学林出版社2011.
37.《方东美与宗白华艺术学思想之比较》,《美与时代》2012/01.
38.《宗白华与邓以蛰的艺术学思想比较》,《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01.
39.《东方艺术史的“重建”——现代艺术教育家常任侠的艺术学思想》,《民族艺术研究》2012/03.
著作: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与宛小平合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汪虹是一位在合肥学院担任副教授的教育工作者,她拥有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汪虹在体育领域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她持有国家一级裁判员资格,并且取得了北京体院颁发的瑜伽教练员培训资质。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汪虹专注于健美操和瑜伽的教学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训练技巧。
在学术方面,汪虹在多个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她在《安徽体育科技》期刊上探讨了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能性,论文编号为CN刊00.3。另外,她还研究了"小集团"学习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论文编号为CN刊01.1。汪虹还深入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论文编号为CN刊04.1。此外,她还对运动训练与"功能性腰痛"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论文发表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编号为CN刊04.1。最后,汪虹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合肥学院学报》上,同样编号为CN刊04.1。
汪虹的这些学术成果不仅体现了她在教学领域的专业素养,也反映了她对体育教育的持续探索和贡献。
一、教研项目
1.主持合肥学院2011年度重大教改项目: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编号:mkjyyb04),在研。2.主持完成合肥学院2006年度教学研究项目:旅游经济学本科课程建设(编号:0640)。3.参与完成十一五国家教学研究项目“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FIB070335-A11-65),排名第三。4.参与完成德国教育科学文化部(BMBF)2009年项目“中德共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编号:CHW09-118)。5.参与完成合肥学院2006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和设计(编号:0639),排名第三。
二、教研论文与教材1.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科教文汇,2010,(6).(第一作者)2.双四维: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思想.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独撰)3.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旅游学概论》,副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三、科研项目1.主持完成合肥学院200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合肥市参与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编号:06KY008RW)。
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本文从分析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成因,探讨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济不
力的原因,从而提出如何完善对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济。
一、家庭暴力的现状及危害
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既包括应受刑法惩罚的暴力犯罪行为,也
包括应受治安管理条例处罚的违法行为,还包括应受民事制裁的一般
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的行为。从实践中看,构成犯罪应受刑法惩罚的家
庭暴力案件只占家庭暴力行为的15%左右,但却属恶性暴力案件,危
害性极大,能被社会所关注和对施暴者给予应有的制裁。而其他家庭
暴力行为虽然也具有违法性,应受行政制裁或民事制裁,但却被视为
家庭内部矛盾而忽视了它的危害性,客观上起到了纵容暴力行为的后
果。由于长期放纵这类暴力行为,导致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升级。据调
查,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曾受到过丈夫或男友的虐待,而
在一些国家,这个比例高75%。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
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
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多少触目惊心的家庭恶性刑事案件的起
因是丈夫对妻子实施的家庭暴力或是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而实
施的极端报复行为。因此,不管是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还是一
般违法的家庭暴力行为,都应当采取措施加以减少和消除。
关于旅游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以下是“旅游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
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
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
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
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扩展阅读】
书写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以上就是合肥学院学报的全部内容,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2000年以来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一、教研论文⒈刘金龙,任小琴. 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⑴: 90~92.⒉刘金龙.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加强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J]. 山西建筑,2009,35⑹: 217~218.⒊李长花,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