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考真题?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K=c(CO2)*c(H2)/c(CO)*c(H2O)=1 在相同温度,K是不变的!(一)1)当x=5时,此时瞬间(未移动)Q=c(CO2)*c(H2)/c(CO)*c(H2O)=5/3,所以Q大于K,要使Q=K,所以平衡要逆反应方向移动。2)有了1)的解释,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那么,高中化学高考真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3届高三学情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命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12N 14O 16Na23Mg 24Al 27S32
K39 Cl 35. 5Ca 40Mn 55Fe 56Cu 64Ag 108I 127Ba 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 每小题2 分, 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违背的是()
A.在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延长其保质期
B.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加快高效洁净能源转换技术的开发,缓解能源危机
D.用“三层复合石头纸”替代木浆纸,减少树木砍伐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 B. F-的结构示意图:
C. 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 2017ClD. NH3 的电子式: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FeCl2溶液:H+、Na+、Cl-、NO3-
B.c(OH-)=0.1mol•L-1的溶液:K+、Na+、ClO-、NO3-
C.c(H+)=0.1mol•L-1的溶液:K+、Na+、HCO3-、SO42-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Ba2+、Na+、CO32-、NO3-
4.反应A(g)+2B(g)=C(g)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下图所示。
我记得在8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K=c(CO2)*c(H2)/c(CO)*c(H2O)=1
在相同温度,K是不变的!
(一)
1)当x=5时,此时瞬间(未移动)Q=c(CO2)*c(H2)/c(CO)*c(H2O)=5/3,所以Q大于K,要使Q=K,所以平衡要逆反应方向移动。
2)有了1)的解释,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瞬间(未移动)要满足Q小于K,所以0<=x<3
(二)
这个不难理解,a小于b,你也可以按K=1去算浓度!
NaOH是强碱,CH3COOH是弱酸,NaOH在溶液中完全电离,CH3COOH有保留,所以完全反应时CH3COOH有剩余,剩余的CH3COOH电离出CH3COO-和H+,CH3COO-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重新生成CH3COOH,剩下OH-使溶液呈碱性,所以选D你应该明白了吧。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内容,在知识、技巧、解题方法上都与其他知识板块有着较大的区别。但作为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部分,有机化学与其他知 识板块又有一定的共同点和相同之处。因而同学们不应该把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视为完全与其它内容孤立的,一定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本资料将会从有机化学 板块的特点出发,介绍有机推断题的基本解答方法和与无机推断题的联系。
(一). 掌控官能团
机化学便是官能团化学。将高中课本上出现的官能团的基本性质和所能发生的反应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也就过关了。下面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高中有机化学里的重要的官能团的基本知识。
1.碳碳双键
(1)结构简式:
(2)结构特征:两个碳原子间形成双键,两个碳原子和与之相连的四个原子同在一个平面上,取代基与两个碳原子间形成的键角近似等于120°。
(3)主要性质——不饱和性:碳碳双键是最主要的不饱和键,其发生的最主要的反应便是加成反应。加成的实质是碳碳双键中较弱的键受到某种试剂的进攻而发生 断裂,不饱和键转化为饱和键。最常见的能与碳碳双键加成的试剂有H2、卤素单质(Cl2、Br2)、卤化氢、H2O、次卤酸等。
(1)溶有氨气的的酚酞溶液 加热时,氨气挥发使溶液碱性减弱,红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溶液加热时,SO2逸出,品红恢复红色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高考真题的全部内容,此题来源于一道高考题,原题的装置应该是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某红色液体,然后加热。答案:氨水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氨水碱性使酚酞变红。但加热,氨水挥发,溶液中的氨变少了,碱性减弱,酚酞的红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氨又溶解,溶液又变红。若改为容器中装某无色溶液,加热后变红,冷却后又变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