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通中考物理?江苏南通中考总分760分。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均为150分,其中英语闭卷笔试部分为12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免试、减试生按照闭卷笔试成绩同比例给分)。物理和化学总分为150分,其中物理部分为90分,化学部分为6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总分为10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部分为50分,那么,2017南通中考物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7中考物理游标卡尺读数常见错误剖析
游标卡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一种精密仪器,也是中考物理考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仪器之一,模拟试题中常常要求学生对具体的测量结果进行读数,由于学生对某些细节注意不到时常出错,下面结合例题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分类剖析。
●游标卡尺读数是考察学生有效数字概念的最佳方式,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学生对有效数字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错误。
例1.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段电阻丝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cm。
错误结果:4.80;正确结果:4.800
剖析:比较以上正误结果,仅仅相差一个0,可谓失之毫厘,却谬以千里。 4.800最末尾的0是有意义的,代表一位有效数字。
防止有效数字位数错误,在运算中,数值最后的0不能舍去,严格按游标卡尺读数规则:48mm+0×0.02mm=48.00mm=4.800cm。
●学生忽视记录结果的单位,或主尺与标尺读数单位不一致进行相加,不够细致,导致错误。
例2.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2017中考物理备考:"顺口溜"巧记物理知识
初中升学考试物理内容大致分四部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其中力学约占40%、电学占35%、光热部分约占25%,中考的分值分配基本如此,而且中考难题比较集中。那么中考物理各部分的`知识点我们要怎么巧记忆呢?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声学
物因振动而发声,振动停止停发声。固比液气传声快,真空不能传播声。
感知声音两途径,双耳效应方向明。规则振动叫乐音,无规振动生噪声。
分贝强弱要注意,乐音也能变噪声。防噪产生阻传声,严防噪声入耳中。
声音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增大声。
声音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调不同。长松粗低短紧高,发声物体要分清。
同一音调乐器多,想要区分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
超声次声听不到,回声测距定位妙。B超查病信息传,超声碎石声传能。
二、光学
发光物体叫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
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向右看齐听口令,三点一线能命中。
月亮本不是光源,长度单位有光年;传光最快数真空,8分能飞到月宫。
江苏南通中考总分760分。
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均为150分,其中英语闭卷笔试部分为12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免试、减试生按照闭卷笔试成绩同比例给分)。
物理和化学总分为150分,其中物理部分为90分,化学部分为60分。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总分为10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部分为50分,历史部分为50分。
体育与健康总分为60分。
学业科目考试总分值为760分。
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考试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全国省市不统一,按当地时间计算。初中学业体育水平考试一般在3至4月份举行。
考试物品的准备:
中考所用的2B铅笔、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橡皮、垫板、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自动笔,要防止买到假冒产品)。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考生的水瓶应注意放在地上,曾有考生因为喝水时不小心弄湿卷子而带来很大的麻烦。
760分。通过查询南通教育局官网信息显示,在2017年南通中考主要考8门,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均为150分,物理50分、化学50分、政治50分、历史50分、地理50分。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
中考物理考点之光现象复习总结
1 .光源
光源是指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线、两角、一点”,理解此定律时要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入 射角、反射角、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1)入射角、反射角是入射线或反射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而不是与镜面之间的夹角.
(2)对于法线的意义一定要理解,它是一条假想的然而又是重要的几何线,它是用来确定在反射现象里,光线(包括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空间里的方位.也可以说,它是决定入射角、反射角的一条辅助线.就像平面几何中的添加辅助线一样,借助于它,关于反射的许多问题就很容易处理了.这样也给我们解应用反射定律的题目提供了一条思路:不论是由入射线求反射线,还是由反射线求入射线,或者是由入射线和反射线情况确定镜面的位置,都要首先找出法线这条关键线.
(3)学习这条规律时,要注意它的逻辑性:由入射光线和镜面决定入射点,由入射点和界面决定法线,由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入射角,然后由入射角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的方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由下面网络图形象表示:
显然是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在叙述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当光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反射光线也垂直于镜面,这时入射线、法线、反射线三线重合,但入射线和反射线的行进方向不同,这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零,“三线”“两角”的关系仍成立,符合光的反射 定律.
(5)作反射光路图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实线表示,且要带上箭头,以表示光行进的方向,箭头一般画在靠近光线的中间部位,法线用虚线表示.画平面镜时要能分清镜子的反射面和背面,非反射面一般用短外线表示.
3 .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确定入射角、折射角时法线是关键.[来源:]
② 叙述规律时,注意因果关系,入射角决定折射角,因此应把“折射”叙述在前面,把折射和入射进行比较.
③ 当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在变化,如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当入射角减小到零度,即垂直入射时,折射角也为零度,此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因此在产生光的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而不是一定改变.
④ 拆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折射现象中,光线的方向颠倒时,光传播的路径是不变的(沿原路返回).如下图所示.
4 .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路
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路:其一是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其二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其三是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三条光路如图所示.
5 .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条件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 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它是利用物距小于焦距时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6 .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又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上,而只能用眼睛看到.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7 .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如表:
顺口溜:
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
疑点辨析
1 .如何理解“会聚光线”和“发散光线”“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会聚光线”和“发散光线”是相对于平行光线而言的.如上图所示,甲图表示的是一束会聚光线,乙图表示的.是一束发散光线.会聚光线顺着箭头的方向延长后相交于一点,而发散光线则不能,但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能相交于 一点.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的会聚、发散程度是增强还是减弱而言的,如下图中的甲图,虽然光线经过凸透镜以后的光线是发散光线,但它与入射光线相比发散的程度减弱了,所以凸透镜仍然对光线起到了会聚的作用.又如乙图中,虽然经过凹透镜后出来的光线是会聚光线,但它与入射光线相比会聚程度减弱,所以凹透镜对光线起到了发散的作用.
另外,我们在研究像的性质时,提到了像的“倒立”“正立”,也是与物相比较而言的,而不是以人看到屏上的像是倒、正为标准.例如放映幻灯时,虽然看到银幕上的像是正像,但是幻灯片是倒插,即通过幻灯机中的凸透镜后的像与物倒了个,显然凸透镜成实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2 .辨析几组光学概念
( 1 ) “视线”与“光线”
视线是日常 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在真空或其他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视线与人眼所在位置有关,而光线与人眼无关.如在解释“看不见障碍物后的物体”这一现象时,说“物体的视线被挡住了”“眼睛发出的光线不能射到物体上”都是错误的.该现象中人眼是感光器官,不是发光体,正确解释是“物体发出的光被挡住了”或“人眼的视线被挡住了”.
( 2 ) “ 影”和“像”的区别
影: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一部分光线被物体挡住,被物体吸收或者反射掉,没被挡住的就从物体的四周射过去,从而在物体后面的遮挡物或屏上形成与物形状相似的黑暗区,这个黑暗区就称为该物体的影,如人在斜射的太阳光下可以形成人的影,树在斜射的太阳光下可以形成树的影,月食、日食现象也属于影,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的重要例证之一
像:像在几何光学里面是个重要的概念,大多光学器件都涉及像的形成,不论光的直线传播,还是反射和折射 都多次提到过像.像和影不同,它是指物体发出的光线(或者是物体被光源照射后反射的光线)经镜或小孔而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形,像一般不是黑暗的,大多是光线能够照上去的亮区,是由于有光线射入人眼形成的.
( 3 ) “放大”与“变大”
“放大”是用来描述像的性质的常用语之一,它的含义是:像的形状比实际物体的大.所以,放大是像与物相比较而言的.而“变大”描述的是像的大小变化情况和变化过程,指的是像由较小到较大的变化,
如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动时,像逐渐变大,但在没有越过两倍焦距处之前,像就不是放大的,当物体从一倍焦距处向远离透镜移动时,在没有越过两倍焦距处之前,像始终是放大的,但像不是变大而是变小了.可见,“放大”和“变大”有本质的区别.
( 4 ) “反射、折射”与“虚像、实像”“从物体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成虚像,经凸透镜折射后能成实像”这一事实,常被不恰当地演化成“从物体射出的光线经过反射后成虚像,经过折射后成实像”这一不正确的说法,即把“反射”与“虚像”等同,把“折射”与“实像”等同了.实际上,凹面镜也能成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的是虚像.因此,成虚像还是实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将像的性质与光的传播方式混为一谈.
( 5 ) “会聚”与“相交”
“会聚”的本义是“聚集”, 但物理上的“会聚作用”指的是光线比原来更集中了.对凸透镜来说,会聚作用体现在光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主轴,但即使是这样,这些折射光线也不一定相交.反过来,相交光线也不一定是经过“会聚作用”形成的.如图甲,折射光线虽然相交,但并没有比原来(入射光线)更集中,恰恰相反,远离了主光轴。
以上就是2017南通中考物理的全部内容,●游标卡尺读数是考察学生有效数字概念的最佳方式,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学生对有效数字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错误。例1.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段电阻丝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cm。错误结果:4.80;正确结果:4.800 剖析:比较以上正误结果,仅仅相差一个0,可谓失之毫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