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总结?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那么,一年级数学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进行知识梳理!
1. 数字认知:认识0到100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2. 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3. 乘法概念:了解乘法的概念和乘法口诀表,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4. 分数概念: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表示形式,如1/2、1/4等。
5. 时钟和日历:学习读取和表示时间,使用时钟和日历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6. 几何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辨认和分类。
7. 数据分析:学习收集和处理简单的数据,能够制作简单的图表和图形。
8. 问题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1到5的加减法练习题:
1 + 3 =( )1 + 1 =( )3 - 3 =( )2 + 3 =( )
4 - 4 =( )3 - 3 =( )3 - 1 =( )2 - 2 =( )
1 + 1 =( )3 + 1 =( )2 + 3 =( )1 + 4 =( )
1 + 2 =( )3 - 2 =( )4 - 3 =( )2 - 2 =( )
1 + 1 =( )2 - 1 =( )3 - 1 =( )4 + 1 =( )
2 - 2 =( )4 - 2 =( )3 - 3 =( )2 + 3 =( )
4 - 3 =( )2 + 2 =( )3 - 2 =( )2 + 2 =( )
4 - 4 =( )3 - 1 =( )2 + 2 =( )3 - 2 =( )
4 - 4 =( )2 + 3 =( )3 + 1 =( )3 + 1 =( )
1 - 1 =( )4 - 3 =( )4 - 1 =( )4 + 1 =( )
3 + 1 =( )1 + 2 =( )4 - 2 =( )2 - 2 =( )
3 - 1 =( )3 + 1 =( )4 + 1 =( )1 + 1 =( )
2 + 2 =( )1 - 1 =( )3 + 1 =( )2 + 1 =( )
4 + 1 =( )4 - 4 =( )2 + 1 =( )3 + 2 =( )
2 + 2 =( )4 + 1 =( )1 - 1 =( )2 + 3 =( )
1 - 1 =( )3 + 2 =( )4 + 1 =( )1 - 1 =( )
2 + 3 =( )1 - 1 =( )1 - 1 =( )3 + 1 =( )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加数+加数=和2、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顾这段时间的教学,相信大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 总结 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总结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 工作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查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本学期,我任教一年级数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课好动,不遵守纪律,爱玩小东西,开小差等等。刚开始时,对于毫无教学幼儿经验的我,有相当大的难度。经过我的不懈努力,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不断向她们学习,不断钻研新课标,还透过上网,理解学校培训等渠道,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总结的全部内容,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