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高中 > 高三

高三物理选修3一5知识点,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

  • 高三
  • 2023-11-09

高三物理选修3一5知识点?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3、那么,高三物理选修3一5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选修3-3物理知识点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质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5、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6、X光的产生:电热丝被普通的电源加热放出电子,电子被高压电源的电场加速,打到阳极上,可激发金属的原子核内层电子到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电子会自动跃迁到基态,此时发出X光。

7、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具有统一性;光子数量少时,粒子性强,数量多时,波动性强;频率高粒子性强,波长大波动性强。

8、康普顿效应: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还有动量;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高三物理重点知识点

物理选修3-5知识

重核裂变和核聚变

释放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⑴裂变反应:

①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②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

链式反应的条件: 临界体积,极高的温度.

③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能约200Mev能量 1kg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800吨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

⑵聚变反应:

①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②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出17.6MeV的能量,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3MeV以上。比列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4倍。

③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结合能

(1)结合能: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都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例如用光子照射氘核(),只有当光子的能量等于或大于2.2MeV时,才能使它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核反应方程为:,反过来,使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会释放出2.2MeV的能量,因此,氘核的结合能为2.2MeV。

(2)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其核子数之比,称作比结合能。

物理高二选修3-1知识点

选修3-5知识汇总

一、弹性碰撞且一动(m1)一静(m2)

解题技巧

① 明确物理过程,列动量守恒注意方向(正负号)

② 算相对位移用,摩擦生热等于动能减少量

③ 注意碰撞会有能量损失,过程需选碰撞后到共速

二、波粒二象性

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v

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量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

3、光电效应

① 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和W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入射光频率一定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光电子的发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秒,与频率和光强度无关。

4、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的粒子性,干涉、衍射、偏振说明光的波动性

5.光电效应方程

nc=W0/h

6、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

① 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②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③ 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④ 不确定性关系:

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

(1)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其中动量守恒定律不仅使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

(2)原子及原子核:汤姆逊发现电子、卢瑟福散射实验、玻尔模型(这是原子结构发现的历程);原子核衰变的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半衰期的概念;中子的发现;人工核反应;质能方程;

(3)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实验及光电效用方程

高二物理选修3一1试题

选修3-5

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不受外力,则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以上就是高三物理选修3一5知识点的全部内容,物理选修3-5知识重点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