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价答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手册32-33页答案

  • 五年级
  • 2023-04-16
目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手册32-33页答案
  • 数学课本五年级下册p128做一做答案人教版
  • 资源与评价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高悬赏,答好了加悬赏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手册第38页最后一题答案及第39页最后一题答案
  • 数学练习册五年级下册答案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手册32-33页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资源与评价

    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一):⒌米。⒍30捆。⒎24箱。⒏85页。

    分数乘法(二):⒋⑴√⑵×⑶×⑷×。⒍300千米。⒎100千克。⒏60个。⒐45名。⒑3岁。⒒80袋。

    分数乘法(三):⒊⑴C⑵C⑶D⑷C。⒋⑴×⑵×⑶×⑷×。⒍千克,14千克。⒎数学350本,英语:50本。⒏22只。

    单元检测:⒉⑺米, 米。⑻168人,56人。⒊⑴√⑵×⑶×⑷×⑸√。⒋⑴B⑵B⑶A⑷C⑸D。⒎120元,40元,40元。⒏m2 ,m2。⒐妈妈39岁,乐乐6岁。⒑⑴小红者迹闷,小华,小刚⑵小红最快,小华最慢。⒒宽千米州消,面积千米2。⒓90棵,80棵,410棵。⒔

    第二单元首弯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认识:⒉⑴√⑵×⑶×⑷×。⒋370cm。⒌3cm。⒍144cm2。

    展开与折叠:⒈⑴√⑵√⑶×⑷×⑸√。⒎3面:8块;2面:24块。

    长方体的表面积:⒈⑴448。⑵24。⑶160。⑷100。⑸318。⒉⑴×⑵×⑶√⑷×⑸×。⒌150分米2。⒍880厘米2。⒎320米2。⒏504厘米2。⒐9184米2。⒑138米2

    露在外面的面:⒈⑴3个。⑵7500厘米2。⑶384厘米2。⑷112厘米2。⒊10个,640厘米2。⒋80厘米2,48厘米2。⒌26厘米2。⒍192cm2。

    单元测试:⒉⑴√⑵×⑶√⑷×⑸√。⒊⑴C⑵B⑶B⑷C⑸B。⒍5厘米。⒎2100厘米2。⒏176dm2,1056元。⒐160dm2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倒数:⒊⑴×⑵×⑶√。⒋⑴D。⑵C、A、B。⑶B。⑷A、C。⒎5和9。

    分数除法(一):⒊⑴√⑵×⑶×⑷×⑸√。⒋小明快,小红看40页,小明看64页。⒌米。⒍米,米2。⒎千米。⒏c、b、a。

    分数除法(二):⒋⑴√⑵√⑶√⑷×。⒍2次,6次。⒎6吨。⒏√○√○。⒐<、>、>。

    分数除法(三):⒊⑴A⑵B⑶C、B⑷C。

    ⒋258本。⒌4趟,天。⒍苹果30千克,筐5千克。⒎30米。⒏亏本了。

    数学与生活

    粉刷墙壁:⒊4168cm2。⒋⑴2000块地砖,10000块瓷砖。⑵约622千克。⒌⑴150升。⑵买大桶合算,1275元。⒍66 cm2。

    折叠:⒋长方体,64cm2。

    单元测试:⒌⑴7个。⑵880米。⑶200元。⑷20千克。⑸15千米。⑹540平方米。

    期中检测

    ⒈⑻297。⑼。⑽3。⑾64、384。⑿10。⒁大于。⒉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⒊⑴A⑵B⑶A⑷C⑸C⑹C。⒍⑴600千克。⑵40.6元。⑶312cm2。⑷35千克。⒎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体积与容积:⒌不一定,因为杯壁的厚度可能不同。

    体积单位:⒈4cm3、9cm3、10cm3。⒋cm3、m3、L、cm3、ml、ml。⒌第二种比较合算。⒎14、3

    105

    长方体体积:⒋8cm3、18cm3、13cm3。⒍⑴160cm3⑵100个。⒏144升。⒐22.5升。⒑8分米。⒓⑴扩大2倍。⑵扩大到原来的8倍。⑶体积不变。

    体积单位的换算:⒊1.25L的合算。⒋长25cm、宽4cm、高5cm。体积500cm3。⒌1500m3。⒍⑴7200 cm3。⑵4500块。⒎124dm2、120dm3。⒏8个。

    有趣的测量:⒈⑴石块。⑵石块。⑶除以100。⒉120cm3。⒊12.6cm3。⒌0.5dm3。

    单元测试:⒉⑴×⑵×⑶×⑷√⑸√。⒊⑴B⑵A⑶A⑷C⑸B。⒌⑴8m2、4m3。⑵2700m3。⑶64000cm3、64dm3。⑷240cm3。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一):⒈⑶、、、。⒉⑴√⑵×⑶×⑷×⑸√。⒊⑴B⑵B。⒌⑴够喝。⑵。⑶25分。⒍40人、44人。

    分数混合运算(二):⒉⑴C⑵B⑶A。⒋。⒌4164元。⒍。⒎井深12米,绳长52米。

    分数混合运算(三):⒈⑴⑵1⑶1。⒉⑴√⑵√⑶×⑷√⑸√。⒊⑴C⑵C⑶B⑷B。⒌40千克。⒍。⒎。⒏221元。

    单元测试:⒉⑴×⑵√⑶√⑷×⑸×。⒊⑴B⑵B⑶A⑷C⑸A⑹B⑺C。⒍⑴85辆。⑵70度。⑶270平方米。⑷1200块。⒎18元。

    第六单元百分数

    百分数的认识:⒈⑴1%、52。⑵14。⑶七月、八月、七月。⑷25、10、50、500。⑸3%、97%。⒉⑴×⑵×⑶×⑷×⑸√。⒊⑴A⑵A⑶D。⒍50%。⒎150%。

    合格率:⒈⑴97%。⑵99%。⑶96%。⑷电器部、100%,鞋帽部、95%。⒉⑴√⑵×⑶×⑷×⑸×。⒊⑴C⑵B⑶B⑷A。⒋星光牌、众乐牌。⒌42%。

    106

    蛋白质含量:⒈⑴0.3、65、13。⑵、35。⑶250、0.9升。⑷9、10、300、30。⒉⑴×⑵×⑶√⑷×。⒌6.583克。⒍21%。⒎蛋白质200克、脂肪100克、糖150克、矿物质50克。

    这月我当家:⒋240千克。⒌500克,水:340克,脂肪:50克。⒍五年一优秀率高,五年二班不及格率高。⒎50人

    单元测试:⒉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⒊⑴A⑵B⑶B⑷B⑸C⑹C⑺B。⒎⑴270只。⑵770本。⑶1000个。⒏30千克。

    数学与购物

    估计费用:⒐赔了,赔16元。⒑把小盒子10厘米的那条棱,对着箱子的10厘米的棱去摆放。

    购物策略:⒈A。⒉最多两种。⒊⑴乙⑵丙⑶丙⑷3种,5种。⒋乙店。⒌甲店。⒍进洁白牌毛巾。

    包装的学问:⒈1176cm2。⒉90×39。⒊5000cm2.⒋⑴585 cm2。⑵110.8cm。⒍30cm2。

    第七单元统计

    扇形统计图:⒎⑴12册。⑵92册。⒏⑴48%。⑵5000只。⑶鸡,2400只。⒐⑴2400元。⑵1080、504。

    奥运会:⒉⑴C⑵A⑶B。⒌⑴扇形。⑵36%。⑶150人。⑷音乐48人,美术33人。⒍⑴工资逐年增加。⑵100元、800元。⑶约2200元。⒎约23.8%,诗歌约9.5%,画书约47.6%,杂志约14.3%,书约4.8%。

    中位数和众数:⒉⑴×⑵√⑶×⑷×⑸×⑹√。⒊⑴C⑵C⑶C。⒌⑴144cm。⑵144、144。⑶144.2cm。⒍⑴约1245.5元。⑵众数750,中位数750。⑶不合理。

    总复习

    23. ⑴6160平方分米。⑵24000立方分米。24.50立方厘米。

    期末检测

    轻松演练:⒉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⒊⑴B、⑵D、⑶B、⑷A、⑸B、⑹D、⑺D、⑻D、⑼C。能力提升:⒍大袋2.4元,小袋0.66元。⒎14.4cm3。⒏⑴56m2。⑵179.2元。聚沙成塔⒔58.3%,⒕28千克

    数学课本五年级下册p128做一做答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课时: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4、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1、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练一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列式完成。

    3、数学故事: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4、学生讨论完成。

    5、汇报、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A、试一试1、

    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B、试一试2、

    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集体订正。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数混合运算。

    学生回忆

    二、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让生明弊认真审题,找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让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计算。

    生独立完成,订正。

    3、解方程。

    独立完成,订正。

    4、让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交流。

    5、认真审题,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四旁并、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复习题。

    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让生学着检验。

    8、教师总结。

    三、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互相评价。

    五、课外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运槐迹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4,几天完成?

    学生读题。

    找出等量关系式。

    教师总结导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让学生读题。

    2、找出已知条件、所求得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

    4、讨论完成。

    资源与评价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答案,高悬赏,答好了加悬赏

    数学课本五年级下册p128做一做答案人教版

    (1)李欣和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十天呢?

    153-152=1(次) 答:第一天相差一次。

    167-165=2(次) 答:第十天相差2次。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幅度大?

    答:两人都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李欣的进步幅度大,因为她开始是落后于刘云,后来超过刘云了。

    (3)你能预测两人的比赛成绩吗?

    答:李欣胜脊银,刘云输,因为李欣的进步大。

    (4)你还能发现什么?

    答:李欣第8天和第9天成绩一样。

    真心求采纳!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84页做一做答案 急需!

    1.

    十三分之七

    十一分之六

    十六分之五

    2.

    六分之四=三分之二

    七分之三=二十一分之九

    五分之二=二十五分之十

    八分之六=四分之三

    九分之三=三分之一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54页的做一做的答案

    :1010jiajiao./daan/bookid_11885.

    如果版本不同,请自行搜寻(搜寻练习册)

    如果帮助了你,请及时点选【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你是还没有学习五年级下册还是这本书学到中途就不见了?如果为前者,可在网上检视数学主要知识,买练习题看要学什么;如果是后者,请借一本(同年级同学的书)影印(如果有影印机的话),(或者借比你高年级的同学的书,还得看他(她)能不能找到)因为不可能再买到了。希望你们能够采纳我的建议,谢谢。

    数学课本,46页做一做答案

    那你得告诉我哪年级的,我才知道啊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70做一做答案

    1、提示:你只要看一下,分母和分子的大小。如果分子大于分母或分子和分母一样大,那么这就一定是假分数;如果分母大于分子,那这就一定是真分数。

    2、六分之一在0后面的第一个空格上;三分之一在0后面的第二个空格上的对应位置;三分之三和六分之六就刚好在1对应的上方;六分之七在1后面的第一个空格上的对应位置;三分之五在1后面的第四个空格上的对应位置;六分之十三在2后面的第一个空格上的对应位置(也就是最后个空格的对应位置)。

    希望提问者一定要采纳呀!

    人教版数学 五年下册 资源与评价25页2题做一做答案

    答 长4高2厘米

    84除以4减8减7=5厘米 8乘7=56平方厘米 80=(8+7=高)乘4

    人判野型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20怎么做

    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越小。(√)

    分数都比整数小。(×)

    假分数分子都比分母大。(× )

    如果b是a的2倍(a≠0),那么a、b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 √)

    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你听过“冰山一角”的说法吗?冰山露出水面上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下。假设一座冰山的体积是1000立方米,它露在水面上体积是100立方米。冰山露在水面上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1)/(10),水面下的体积占总体积的(9)/(10)

    25cm=1/4m 36dm2=9/25 m2 600g=3/5kg 750ml=3/4L 0.28dm=7/25dm

    258cm3=129/500dm3 五年级戴眼镜的占总数的45/150=3/10

    五一班戴眼镜的占全班的10/45=2/9

    3/10=27/90

    2/9=20/90

    9分之2<10分之3

    答:五1班戴近视镜情况和五年级总体情况相比较少一些。

    5:也就是求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或者短除法得出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每组最大是6人

    6:第一种每支0.9元,第二种每支2÷3≈0.67(元),第三种每支4÷5=0.8(元)

    0.67<0.8<0.9

    所以第二种便宜

    7. 四分之一>(四十分之九)>五分之一 五分之四>(四分之三)>十分之七

    8.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元。 12+2=14(元)

    答:李阿姨至少带了14元。

    够全面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P104第1题

    答:这个玩法不公平,因为积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比积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掘猜大,将2换成1,游戏就公平了。

    不懂可以追问,行的请按满意回答,帮忙做个任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手册第38页最后一题答案及第39页最后一题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有一个图形,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成轴对称的图形: 有两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对应点的连接与对称轴垂直相交。

    3. 画法:找关键点,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

    4. 旋转四要素:定点、移动点、方向、角度。

    5. 旋转的性质: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发 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a × b=c (a≠0,b ≠0,a 、b 、c 为整数) ,那么a 、b 叫做c 的因数,c 叫做 a 和 b 的倍数。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2.2、3、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 也是偶数。(偶数都是双数,奇数都是单数。)

    4.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5. 同时是 2、3、5 的倍数最小两位数是 30,最大的两位数是 90;最小三位数是 120,最大的三位数990。

    6. 奇数和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7.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8.100 以内质数表: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 .47.53.59.61.67.71 73.79.83.89.97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 长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 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4. 正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

    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 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高+宽)×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宽=棱长总和÷4-长-高 高=棱长总和÷4-长-宽

    7.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棱长=棱长总和÷12

    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 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ab+ac+bc)×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6a²

    正方体=底面积×6 底面积=表面积÷6

    10.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 ³)立方分米(dm ³)立方厘米(m ³)

    11. 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 V=abh ; a =V÷b ÷h b=V÷a ÷h h=V÷a ÷b 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Sh h=V÷S S=V÷h

    12. 1 m³ =1000 dm³ 1dm³=1000 cm ³ 1 m³ =1000000 cm ³

    13.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常用容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升(L )和毫升(ml )

    14.1L=1 dm³ 1L=1000ml 1ml=1 cm³

    15. 表面积扩大棱长倍数的平方倍,体积扩大棱长倍数的立方倍。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都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3. 求分率: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另一个量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求单量:总量÷数量=单量(用分数表示)(单量、分率的分母都是平均分的总份数)

    4. 分数与除数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 =a/b(b ≠0)

    5. 单位换算: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如果低单位上的数不能被进率整除,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结果要约分)

    6.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分子大的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数,分母小的数比较大。

    7.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特征: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的个数 = 分母 - 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特征: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8.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时,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商做带分数的整数,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整数乘分母加分子做分母,分母不变。

    9. 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扩大若干倍,分数大小也扩大若干倍,如果分子不变,分母扩大若干倍,分数大小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

    10.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1. 约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2.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3. 分解质因数: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14. 互质数:只有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5.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16. 两个数是互质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17.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8. 通分的意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9.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20. 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数化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四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

    21. 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22. 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2 = 0.5 1/4 = 0.25 3/4 = 0.75 1/5 = 0.2 2/5 = 0.4 3/5 = 0.6 4/5 = 0.8 1/8 = 0.125 3/8 = 0.375 5/8 = 0.625 7/8 = 0.875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的意义: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同分母加、减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5.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是1的分数能化成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0

    6.a +b =b +a a-b-c=a-(b+c) a-b+c=a-(b-c)

    第六单元 统计

    1.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 复式条形统计图: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

    复式折线统计图: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 中位数:将数据排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取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

    4. 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平均数常用于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找次品:将待测物品分成3份,每一份尽可能分得一样多,如果不能分得一样多,也要使最多的和最少的只相差1。

    数学练习册五年级下册答案

    P16页和P17页所有灶码答案。蟹蟹合作。

    答对给30分!保证信誉、

    P16页题目如下↓

    2.判断

    1、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就是b。()

    2、a与b是两个不慎辩余同的素数,a与b的最小公倍数就是a与b的乘积。()

    3、奇数与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4、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不可能比这两个数小。()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3.一宽滚种长方形砖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用这样的砖铺一个正方形,不需切割。所得正方形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分米?[能画图的画图!]

    ☆4.有一包饼干,不论是平均分给8名小朋友,还是10名小朋友,都余生5块。这包饼干至少是多少块?

    P17页题目如下↓

    3.在括号里写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7() 15和3() 26和14() 12和10() 8和20() 41和6() 51和17()

    25和10()

    ☆4.将一张长30厘米、宽是2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这样的正方形多少个?(先画画,再想想)我来帮他解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