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八年级 > 初二

初二物理上册思维导图,初二物理思维导图全本

  • 初二
  • 2023-06-07
目录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 物理思维导图怎么画8年级
  • 初二物理第六单元思维导图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思维导图
  • 八年级物理一二三章思维导图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声猛绝学 声的三要素 频率 响度 音色

    光学2至3单元 光的反射,岩告折射(色散)凸枝枣姿透镜

    热学六种物态变化

    电学串联 并联 电流(电流表的使用)

    物理思维导图怎么画8年级

    呃,由于内容很多,直接给网念旅址行禅高御吗?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单元思维导图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7SVCXIZvL4lMgmFu8LrOp5vEujkNZvSrSwy3cAXuR0LBD1-AD_2AMNPGChYGrlodIEtPkpMmVZHNeJdtstZUtl5pYp59GEOnGf7ndBL1kmC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贺岩单元思维导图

    http://www.docin.com/p-763359695.html

    望采纳,谢谢啦。

    初二物理第六单元思维导图

    科教扮弊版物理八衫伏年级思维导图 复制或缺携到百度图片点击搜索 往下翻有几个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思维导图

    物态变化

    通情况物质存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三种状态定条件

    相互转化变化称物态变化

    注:

    物态变化既要关注温度变化要关注吸收或放热量情况

    2

    、固体类

    1

    )晶体:确定熔化温度(熔点)

    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橡唯属等

    2

    )非晶体:没固定熔化温度(熔点)

    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非晶体关键看物体没固定熔点晶体定熔点非晶

    体没初

    考冲巧

    非晶体:玻璃、蜡烛蜡

    3

    、熔化【重点】

    1

    )熔化:物质固态变液态程叫做熔化熔化程需要吸散如键热

    注:

    融化持续程结比冰化水程我说冰

    融化程吸热程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

    2

    )熔化现象:春冰雪消融

    炼钢炉铁化铁水

    3

    )熔化规律:

    晶体熔化程要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变

    非晶体熔化程要断吸热且温度断升高

    八年级物理一二三章思维导图

    从思维导图和基于思维可视化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下面我整理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小报,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1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2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3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4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州行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悉裤,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睁迹简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ts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ts,变形可得:s=vt,t=vs。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 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s/t 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 斜面

    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20 HZ~ 20000 HZ。人们把高于 20000 HZ的声叫做 超声 波;把低于 20 HZ的声叫做 次声 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超声 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 次 声。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 (广、窄)。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