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初一数学上册全部内容

  • 初一
  • 2023-06-06
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 初一上册数学有哪些内容
  • 多项式的计算题二十道
  • 多项式的指数怎么看
  • 初一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数学学习数学不光有做一些习题,还要注重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一下初一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初一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并基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绝蔽谨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2)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a(a?0)?|a|?0(a?0)??a(a?0)?越来越大或?a(a?0)|a|???a(a?0)-3-2-10123(3)绝对值的性质:①除0外,绝对值为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②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即:|a|=|b|,则a+b=0③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④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a|5.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并和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中考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站!

    初一上册数学有哪些内容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一上册数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过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重斗锋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一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喊销吵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6.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7.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个郑侍不为0的数,都得0。

    8.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ⁿ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变号(留下靠前)。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系数化为1---------除前面。

    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拓展阅读:初一数学成绩差怎么办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多项式的计算题二十道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同学们总结过吗,如果没有,请来我这里。为了让同学有更好的学习体验。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章 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

    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正拆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饿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饥亏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烂清神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1

    b(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极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 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 整式加减

    一、代数式与有理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3、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二、整式和分式

    1、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2、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三、单项式与多项式

    1、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从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⑴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⑵

    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的方法与有理数运算中括号类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数(例如x),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等步骤,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这个过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和运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体做法:方程两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⑵依据:等式性质2

    ⑶注意事项:

    ①分子打上括号

    ②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2.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速度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效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比率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1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1πR2h.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图形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只管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3.1.2点、线、面、体

    几何体也简称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 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线、射线、线段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类似

    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直线桑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4角的比较与运算

    3.4.1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3.4.2余角和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本章知识结构图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几何图形平面图形角的度量角角的大小比较余角和补角角的平分线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

    拓展阅读:初一数学提高成绩的学习方法

    1、降低电子产品游戏和无关电子学习的活动频率,比如用手机看新闻、聊天等。

    2、培养质疑人和事的思维和习惯,这个可以让家长帮忙故意制造一些数学错误,让自己独自去发现。

    3、对一个知识点,不仅要会做同一类题目,还要能够培养自己把知识点迁移运用到其他不同类的题目上去。

    4、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错题集和难题本,在这些本子上记录自己的解题思路,心得体会,总结和思考。不能为了抄题和记题。家长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假装不懂,让孩子像老师那样讲解给自己听。

    5、常用的数学书本结果和书本上没有的公式也要背下来,能心算的步骤尽量先心算一遍,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性。

    6、课前预习,课堂认真记录自己预习时不懂的地方,课后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遇到暂时不理解的题目,要养成自己先思考一遍的习惯,卡到哪里要做好记录,然后再去看答案怎么解决你卡住的地方。

    多项式的指数怎么看

    初早晌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如下: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郑戚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陆丛锋S为面积。

    4、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初一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

    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辩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七)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同底数携判明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冲物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2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0 ? a是正数; a<0 ? a是负数;

    a≥0 ? a是正数或0 ? a是非负数; a≤ 0 ? a是负数或0 ?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或 ;

    (3) ; ;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 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ab=1? a、b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等于本身的数汇总: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简便运算)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 ? a=0,b=0;

    (4)据规律 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

    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3

    实数:

    —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包括在内)都称为自然数。

    数轴:

    规定了圆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绝对值: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圆点的距离称为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数学定理公式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⑴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⑵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⑶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角的平分线:从角的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能把这个角平均分成两份,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数学第一章相交线

    一、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并且有一条公共边,这样的角叫做邻补角。邻补角是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角,即邻补角一定是补角,但补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二、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因此对顶角也可以说成“把一个角的两边反向延长而形成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4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m)n表示n个a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n=(a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a≠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

    注:在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中底数不为0。

    十二、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系数相乘时,注意符号。

    3、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4、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写在积里,作为积的因式。

    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6、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2、运算时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4、混合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时要合并同类项,从而得到最简结果。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必须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3、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它前面的符号,确定积中每一项的符号时应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十三、平方差公式

    1、(a+b)(a-b)=a2-b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4、平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化成

    (a+b)?(a-b)的形式,然后看a2与b2是否容易计算。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数学上册重点知识整理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三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月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的21个热门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手抄报

    ★初一上册数学合并同类项教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