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高中 > 高三

数学高三知识点大,数学高三公式大全总结

  • 高三
  • 2023-06-01
目录
  •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
  • 高三数学知识点整理
  • 新高考数学公式大全
  • 高三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下滑源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排列

    1定义

    (1)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排列。

    (2)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为Amn.

    2排列数的公式与性质

    (1)排列数的公式:Amn=n(n-1)(n-2)…(n-m+1)

    特例:当m=n时,Amn=n!=n(n-1)(n-2)…×3×2×1

    规定:0!=1

    二、组合

    1定义

    (1)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mn表示。

    2比较与鉴别

    由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知,获得一个排列需要“取出元素”和“对取出元素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两个过程,而获得一个组合只需要“取出元素”,不管怎样的顺序并祥让败成一组这一个步骤。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组合仅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排列不仅与选取谨颤的元素有关,而且还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因此,所给问题是否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是判断这一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理论依据。

    三、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1.计数原理知识点

    ①乘法原理:N=n1·n2·n3·…nM(分步)②加法原理:N=n1+n2+n3+…+nM(分类)

    2.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Anm=n(n-1)(n-2)(n-3)-…(n-m+1)=n!/(n-m)!Ann=n!

    Cnm=n!/(n-m)!m!

    Cnm=Cnn-mCnm+Cnm+1=Cn+1m+1k?k!=(k+1)!-k!

    3.排列组合混合题的解题原则:先选后排,先分再排

    排列组合题的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

    捆绑法(集团元素法,把某些必须在一起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考虑)

    插空法(解决相间问题)间接法和去杂法等等

    在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

    (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

    (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

    (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

    (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

    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是:

    ①分类讨论思想;②转化思想;③对称思想.

    4.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①(a+b)n=Cn0ax+Cn1an-1b1+Cn2an-2b2+Cn3an-3b3+…+Cnran-rbr+-…+Cnn-1abn-1+Cnnbn

    特别地:(1+x)n=1+Cn1x+Cn2x2+…+Cnrxr+…+Cnnxn

    ②主要性质和主要结论:对称性Cnm=Cnn-m

    二项式系数在中间。(要注意n为奇数还是偶数,答案是中间一项还是中间两项)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1+Cn2+Cn3+Cn4+…+Cnr+…+Cnn=2n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而是系数的和

    Cn0+Cn2+Cn4+Cn6+Cn8+…=Cn1+Cn3+Cn5+Cn7+Cn9+…=2n-1

    ③通项为第r+1项:Tr+1=Cnran-rbr作用:处理与指定项、特定项、常数项、有理项等有关问题。

    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解决有关近似计算、整除问题,运用二项展开式定理并且结合放缩法证明与指数有关的不等式。

    6.注意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字母项的系数,指定项的系数等,指运算结果的系数)的区别,在求某几项的系数的和时注意赋值法的应用。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不等式分类: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大于等于符号)“≤”(小于等于符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z)(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高三数学最新知识点

    (1)先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q,则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p=>q,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但为什么说q是p的必要条件呢?事实上,与“p=>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条件”

    若有p=>q,同时q=>p,则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3)定义与充要条件

    数学中,只有A是B的充要条件时,才用A去定义B,因此每个定义中都包含一个充要条件。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就是说,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显然,一个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含有充要条件的语句来表示。“充要条件”有时还可以改用“当且仅当”来表示,其中“当”表示“充分”。“仅当”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义中的条件都是充要条件,判定定理中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中的“结论”都可作为必要条件。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数学知识点梳理汇总

    ★高三数学各章节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考试必考的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相关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归纳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知识点汇总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睁坦家。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1

    高三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

    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求函数的零点: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

    人教版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1.定义:

    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3.分类:

    1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a.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纯早伍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考点: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不等式(组)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2

    1、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

    表面积:πR2+πR[(h2+R2)的平方根]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正方体

    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

    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

    S-底面积h-高V=Sh

    6、棱锥

    S-底面积h-高V=Sh/3

    7、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2)^1/2]/3

    8、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

    h-高,V=h(S1+S2+4S0)/6

    9、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

    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直圆锥

    r-底半径h-高V=πr^2h/3

    12、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

    13、球

    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3

    复数的概念:

    形如a+bi(a,b∈R)的数叫复数,其中i叫做虚数单位。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做或C表示。

    复数的表示:

    复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即z=a+bi(a,b∈R),这一表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a叫复数的实部,b叫复数的虚部。

    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平面、实轴、虚轴:

    点Z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复数z=a+bi(a、b∈R)可用点Z(a,b)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轴叫做实轴,y轴叫做虚轴。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2)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是一一对应关系,即

    这是因为,每一个复数有复平面内惟一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复平面内的每一个点,有惟一的一个复数和它对应。

    这就是复数的一种几何意义,也就是复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即几何表示方法。

    复数的模:

    复数z=a+bi(a、b∈R)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Z(a,b)到原点的距离叫复数的模,记为|Z|,即|Z|=

    虚数单位i:

    (1)它的平方等于-1,即i2=-1;

    (2)实数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律仍然成立

    (3)i与-1的关系:i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x2=-1的一个根,方程x2=-1的另一个根是-i。

    (4)i的周期性:i4n+1=i,i4n+2=-1,i4n+3=-i,i4n=1。

    复数模的性质: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0的关系:

    对于复数a+bi(a、b∈R),当且仅当b=0时,复数a+bi(a、b∈R)是实数a;当b≠0时,复数z=a+bi叫做虚数;当a=0且b≠0时,z=bi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b=0时,z就是实数0。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4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

    另外,若b>0,则有>1?;=1?;

    概括为:作差法,作商法,中间量法等.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

    (2)传递性:a>b,b>c?;

    (3)可加性:a>b?a+cb+c,a>b,c>d?a+cb+d;

    (4)可乘性:a>b,c>0?ac>bc;a>b>0,c>d>0?;

    (5)可乘方:a>b>0?(n∈N,n≥2);

    (6)可开方:a>b>0?(n∈N,n≥2).

    复习指导

    1.“一个技巧”作差法变形的技巧:作差法中变形是关键,常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

    2.“一种方法”待定系数法:求代数式的范围时,先用已知的代数式表示目标式,再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法则求出参数,最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目标式的范围.

    3.“两条常用性质”

    (1)倒数性质:1a>b,ab>0?<;2a

    3a>b>0,0;40

    (2)若a>b>0,m>0,则

    1真分数的性质:<;>

    (b-m>0);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5

    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2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判定:

    1常见的不等号有“>”“<”“≤”“≥”及“≠”。分别读作“大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其中“≤”又叫作不大于,“≥”叫作不小于;

    2在不等式“a>b”或“a

    3不等号的开口所对的数较大,不等号的尖头所对的数较小;

    4在列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式关系的关键字,如:正数、非负数、不大于、小于等等。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 篇6

    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a>bb

    (2)a>b,b>ca>c(传递性)

    (3)a>ba+c>b+c(c∈R)

    (4)c>0时,a>bac>bc

    c

    bac

    运算性质有:

    (1)a>b,c>da+c>b+d。

    (2)a>b>0,c>d>0ac>bd。

    (3)a>b>0an>bn(n∈N,n>1)。

    (4)a>b>0>(n∈N,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2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

    (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

    任一A,B,记做AB

    AB,BA,A=B

    AB={|A|,且|B|}

    AB={|A|,或|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题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

    逆否命题若q,则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1.集合元素具有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1列举法;2描述法;3韦恩图;4数轴法

    (3)集合的运算

    1A∩(B∪C)=(A∩B)∪(A∩C)

    2C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质

    n元集合的字集数:2n

    真子集数:2n-1;

    非空真子集数:2n-2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给出,描述性说明:某些制定的且不同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就称为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集合是一个确定的整体,因此对集合也可以这样描述: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组成的一个集合。

    新高考数学公式大全

    高三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和公式有哪些?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数学有哪些知识点”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锋芦毁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三数学有哪些知识点

    高三数学知识点

    1、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2、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3、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哗毁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4、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银备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高中数学公式

    1、十倍角公式

    sin10A=2*(cosA*sinA*(4*sinA^2+2*sinA-1)*(4*sinA^2-2*sinA-1)*(-20*sinA^2+5+16*sinA^4))

    cos10A=((-1+2*cosA^2)*(256*cosA^8-512*cosA^6+304*cosA^4-48*cosA^2+1))

    tan10A=-2*tanA*(5-60*tanA^2+126*tanA^4-60*tanA^6+5*tanA^8)/(-1+45*tanA^2-210*tanA^4+210*tanA^6-45*tanA^8+tanA^10)

    2、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4、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

    5、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n+1)/2)^2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拓展阅读:高中数学题型解答方法

    三角函数题型解答

    这个题型有两种考法,大概10%~20%的概率考解三角形,80%~90%的概率考三角函数本身。

    (一)解三角形不管题目是什么,作为被考察者,你要明白关于解三角形,你只学了三个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所以,解三角形的题目,求面积的话肯定用面积公式。至于什么时候用正弦,什么时候用余弦,如果你不能迅速判断,都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套路一般是给出一个比较复杂的式子,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频率和单调性等问题。

    立体几何题型答题技巧

    相比于前面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题型要稍微复杂一些,可能会卡住一些人。该题通常有2-3问,第一问求某条线的大小或证明某个线/面与另外一个线/面平行或垂直,最后一问求二面角。

    这类题解题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法和空间向量法,其中各有利弊。

    (一)向量法:使用向量法的好处在于没有任何思维含量,肯定能解出最终答案。缺点是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

    应用空间向量法,首先应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系结束后,根据已知条件可用向量确定每条直线。其形式为AB=(a,b,c)然后进行后续证明与求解。

    (二)传统法:学习立体几何章节,虽然学了很多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但针对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而言,解题方法基本是唯一的,除了上图6和8有两种解题方法以外,其他都是有唯一的方法。所以,熟练掌握解题模型,拿到题目直接按照标准解法去求解便可。

    另外,还有一类题,是求点到平面距离的,这类题百分之百用等体积法求解。

    数列题型怎么答

    从这里开始,题型难度开始明显增加,但只要掌握了套路和方法,同样并不困难。数列的考察主要是求解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一)通项公式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形式,不同形式对应不同的解题方法。

    通项公式的求法我给出了8种,着重掌握上图中的1、4、5、6、7、8,其实4-8可以算作一种。除了以上八种方法,还有一种叫定义法,就是题中给出首项和公差或者公比,按照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求解。

    (二)求前n项和求前n项和主要有四种方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同样,每种方法都有对应的使用范围。

    当然,还有课本上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请大家牢记掌握。

    高三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知缓氏识点归纳有如下:

    一、圆的公式

    1、圆体积=4/3(pi)(r^3)

    2、面积=(pi)(r^2)

    3、周长=2(pi)r

    4、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a,b)是圆心坐标】

    5、圆的一磨哪春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

    二、椭圆公式

    1、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2、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3、椭圆面积公式:s=πab

    4、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三、两角和公式

    1、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2、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3、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4、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四、倍角公式

    1、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2、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五、半角公式

    1、sin(a/2)=√((1-cosa)/2)sin(a/2)=-√((1-cosa)/2)

    2、cos(a/2)=√((1+cosa)/2)cos(a/2)=-√((1+cosa)/2)

    3、tan(a/2)=√瞎耐((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4、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数学是我们我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如果能认认真真学下来,数学并不难,只是数学要下苦功去学,学会了很有意思。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

    1.定义:

    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2.性质:

    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3.分类: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a.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御顷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考点:

    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镇返陆列不等式(组)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③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高三数学知识点

    一、排列

    1定义

    (1)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排列。

    (2)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为Amn.

    2排列数的公式与性质

    (1)排列数的公式:Amn=n(n-1)(n-2)…(n-m+1)

    特例:当m=n时,Amn=n!=n(n-1)(n-2)…×3×2×1

    规定:0!=1

    二、组合

    1定义

    (1)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mn表示。

    2比较与鉴别

    由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知,获得一个排列需要“取出元素”和“对取出元素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两个过程,而获得一个组合只需要“取出元素世乱”,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这一个步骤。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组合仅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排列不仅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且还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因此,所给问题是否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是判断这一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理论依据。

    三、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1.计数原理知识点

    ①乘法原理:N=n1·n2·n3·…nM(分步)②加法原理:N=n1+n2+n3+…+nM(分类)

    2.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Anm=n(n-1)(n-2)(n-3)-…(n-m+1)=n!/(n-m)!Ann=n!

    Cnm=n!/(n-m)!m!

    Cnm=Cnn-mCnm+Cnm+1=Cn+1m+1k?k!=(k+1)!-k!

    3.排列组合混合题的解题原则:先选后排,先分再排

    排列组合题的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

    捆绑法(集团元素法,把某些必须在一起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考虑)

    插空法(解决相间问题)间接法和去杂法等等

    在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

    (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

    (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

    (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

    (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

    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是:

    ①分类讨论思想;②转化思想;③对称思想.

    4.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①(a+b)n=Cn0ax+Cn1an-1b1+Cn2an-2b2+Cn3an-3b3+…+Cnran-rbr+-…+Cnn-1abn-1+Cnnbn

    特别地:(1+x)n=1+Cn1x+Cn2x2+…+Cnrxr+…+Cnnxn

    ②主要性质和主要结论:对称性Cnm=Cnn-m

    二项式系数在中间。(要注意n为奇数还是偶数,答案是中间一项还是中间两项)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1+Cn2+Cn3+Cn4+…+Cnr+…+Cnn=2n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而是系数的和

    Cn0+Cn2+Cn4+Cn6+Cn8+…=Cn1+Cn3+Cn5+Cn7+Cn9+…=2n-1

    ③通项为第r+1项:Tr+1=Cnran-rbr作用:处理与指定项、特定项、常数项、有理项等有关问题。

    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解决有关近似计算、整除问题,运用二项展开式定理并且结合放缩法证明与指数有关的不等式。

    6.注意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字母项的系数,指定项的系数等,指运算结果的系数)的区别,在求某几项的系数的和时注意赋值法的应用。

    高三数学考点总结

    考点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部分一般以选择题出现,属容易题。重点考查集合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近年的试题加强了对集合计算化简能力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与化简。简易逻辑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直接考查命题及其关系、逻辑联结词、“充要关系”、命题真伪的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题中深层次考查常用逻辑用语表达数学解题过程和逻辑推理。

    考点二:函数与导数

    函数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为载体针对性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性质、函数与方程、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和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的应用等,分值约为10分,解答题与导数交汇在一起考查函数的性质。导数部分一方面考查导数的运算与导数的几何意义,另一方面考查导数的简单应用,如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与最值等,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和中档题,三是导数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和函数、不等式、方程等联系在一起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不等式的证明等问题。

    考点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一般是2道小题,1道综合解答题。小题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关概念及运算等,另一道对三角知识点的补充。大题中如果没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题相互补充的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或三角恒等变换的题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为主的试题,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向量重点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应用,向量与直线、圆锥曲线、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结合,解决角度、垂直、共线等问题是“新热点”题型.

    考点四:数列与不等式

    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和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等,通常会在小题中设置1到2道题。对不等式的性穿插在数列、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等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的灵活应用,一道解答题大多凸显以数列知识为,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都属于中、高档题目.

    考点五: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一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图与三视图;二是考查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三是考查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与垂直、求空间角等(文科不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一个解答题,多为中档题。

    考点六:解析几何

    一般有1~2个客观题和1个解答题,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直线斜率、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定义应用、标准方程的求解、离心率的计算等,解答题则主要考查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等的位置关系问题,经常与平面向量、函数与不等式交汇,考查一些存在性问题、证明问题、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等。

    考点七:算法复数推理与证明

    高考对算法的考查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或给解答题披层“外衣”.考查的热点是流程图的识别与算法语言的阅读理解.算法与数列知识的网络交汇命题是考查的主流.复数考查的重点是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的代数形式、运算及运算的几何意义,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难度不大.推理证明部分命题的方向主要会在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方面,单独出题的可能性较小。对于理科,数学归纳法可能作为解答题的一小问.

    高三数学考点有哪些

    1、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

    表面积:πR2+πR[(h2+R2)的平方根]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正方体

    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

    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

    S-底面积h-高V=Sh

    6、棱锥

    S-底面积h-高V=Sh/3

    7、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2)^1/2]/3

    8、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

    h-高,V=h(S1+S2+4S0)/6

    9、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

    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直圆锥

    r-底半径h-高V=πr^2h/3

    12、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

    13、球

    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16、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

    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

    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

    如何学好数学

    首先你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有些人学习数学,可能有的阶段会喜欢学习,但是某一阶段,对数学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但是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学习数学了,一定要克制自己,在学习数学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这是你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充分的利用好上课的时间,上课时间你所掌握的知识,会比你在课下学很长时间都有用,所以珍惜课堂老师所讲的内容,老师的某些话对我们以后做数学题都很有帮助,如果你上课走神,这些话没有听到,你在做题的时候,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做题的效率也会降低,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可能你就会不喜欢数学了。

    学习最重要的是思考,会思考数学才能学好,数学中的题都是需要我们去举一反三的,没做一道题,都要思考一下,围绕着这道题的知识点,还会有什么样的题型出现,哪怕是遇到不会的题,也要勤加的思考,如果你把知识点自认为学习透彻,那么就用做题检验吧,数学中多做题是必须的,成绩都是用题堆积出来的,很少会有人不做题数学成绩很高的。

    高三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重点知识点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整合

    ★高三重要数学知识点梳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补习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