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高中 > 高考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高考诗歌鉴赏题及答案100道

  • 高考
  • 2025-02-20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邻邻,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那么,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及近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例析

1、(2005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明确:

①题是对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是否了然于胸,是答题的关键。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的是对偶,然后结合诗歌,具体说明,谁与谁对仗,即“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②题是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即对诗歌中的意境的分析。具体说来,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用什么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同时,也隐性地考查了对诗歌中的词语的理解,例如尾联的“自”和“空”。这两个字的作用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如果分析到这些,考生就不难做答了: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草、水、树、花、山、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联“花自落”、“鸟空啼”中的“自”“空”字,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答案】(1分)赋

【评分参考】本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凡不答"赋"者皆不得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答案】(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评分参考】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分参考】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 要点不全者酌减1-2分,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例3·2008全国Ⅱ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⑴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⑵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评分答案]

⑴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⑵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近十年高考古诗鉴赏真题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近十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案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⑵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⑴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以上就是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全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为七绝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