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大学色彩构成肌理作业 色彩构成优秀作业大学 色彩构成结课 大学生活色彩构成优秀作品 我的大学色彩构成
Ⅰ 色彩构成专业主要课程是什么
构成推理
色彩对比
感 *** 彩构成
Ⅱ 设计色彩课的课程小结
理解了色彩三要素的性质,知道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懂得无论是写生色彩还是主观色彩放到色彩这个大主题中,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明白色彩感觉这种视觉表象固然重要,但要构架一个完整的色彩画面,光凭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色彩是从自然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有如数学般的严密逻辑和构成要素的学问,那么色彩构成知识就是构成一张画面的框架和骨骼,通过慢慢体会,使色彩构成知识映射到自己的画面,发挥作用。
Ⅲ 色彩构成大学课程所需要准备的材料
水粉颜料,排笔,颜料刷子,颜料盒,水粉纸,铅笔,尺子,洗笔用的杯子,等等,我们上过这个课,不用担心,很有意思的。但是设计和画图时需要天赋的,不要强求
Ⅳ 在包豪斯是谁创立的色彩构成专门的课程只要答案就好!不要给我复制一大堆东西!谢谢啦~
德国 魏玛由格罗皮乌斯
Ⅳ 什么是色彩平面构成
平面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统一编号)
课程名称:平面色彩构成 学分:2.5
学 时:4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实用专业:工业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平面、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造型、配色能力、训练对形式、色彩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达到丰富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创造力之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概述
设计构成内容及发展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形式美法则和美、线、面的构成
第三章 构成法则
重复近似构成、渐变发射构成、空间构成、打散构成
第四章 认识色彩
色彩,色彩的本质,色彩的要素
第五章 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 加法混合 减法混合
第六章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的关系
邻近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
第七章 色彩调和 类似调和 对比调和
第八章 色彩心理和色彩象征
第九章 肌理 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
三、教学安排及方法
课程主要内瞎败容 讲课课时 课内外学时比 作业量及批改要求 实践环节
第一章 概述 2 1:0 每章至少有一个作业,共计八个大作业
第二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4 1:1
第三章 平面构成设计的构成形式 10 1:2
第四章 认识色彩 4 1:1
第五章 色彩的混合 4 1:1
第六章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的关系 4 1:1
第七章 色彩调和 4 1:1
第八章 色彩心理和色彩象征 4 1:1
第九章 肌理 4 1:1
Ⅵ 谁能推荐关于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三本经典教材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陆叶 平面构成 中国纺织出版社
辛华泉 色彩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
徐时程 立体构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我用的这三本书觉得还不错,仅供参考。
Ⅶ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练习什么能力的呀
通磨此颤过具体的构成练习使学习认识和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律,主要练习学习版者的设计、理权解和创意构思方面的能力,三大构成是学习美术、艺术类院校必须学的课程,是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三大构成理论和各种基本概念,学习三大构成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及其形式法则,学习各种构成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使学习者掌握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形成现代设计观念和审美意识。主要内容:介绍优秀图案作品及其文化背景与发展史,平面构成理论和概念,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多种平面构成关系的设计练习;现代色彩理论、色彩的特性,各种色彩构成规律和练习;立体构成理论和概念,立体造型基本要素,线材、面材、块材以及综合构成及其形式法则,立体构成的应用设计,不同材料、与多种工艺制作方法。
平面构成用在各种平面设计当中,色扒虚彩构成提高你的色彩搭配能力,立体构成主要用在雕塑,建筑等方面,三大构成的学习可以提高整体的审美水平和对艺术的理解,不是单一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三大构成的影子就看你发现没有。
好好学吧,祝你成功,我也在学。
Ⅷ 网络课程有哪些内容构成,构成关系是什么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2、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3、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Ⅸ 请帮忙推荐一本色彩理论方面的书和构成(平面,色彩,立体)应该看的书,对我学习有帮助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略)
自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赵家祥编 1999年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2. *** 理论概论(略)
自学教材:《 *** 理论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钱淦荣编 1999年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略)
自学教材:《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巩献田编 2000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大学语文(专)(略)
自学教材:《大学语文(应用专科)》(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徐中玉编 1994年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设计概论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和经济特征,设计的中西发展源流,设计的各类型以及室内设计的基本特点,设计师的各种类型,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和社会职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设计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其及基本特征,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源流和主要风格演变,了解设计分类及其室内设计的特征,了解室内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要求,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自学教材《设计概论》(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学科教学丛书)
荆雷编 1998年第一版 河北美术出版社
参考教材:《设计学概论》(文化部全国高等艺术教育"九五"规划重点教材)
尹定邦编 2000年3月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素描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整体的观察方法、构图与透视规律;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立体表现能力的训练;构想能力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素描的基本规律和表达技巧,达到眼、脑、手的统一,提高对形体的描摹、塑造和表现能力。并在素描造型基础学习中,重视对用线艺术、疏密处理、明暗节奏、画面构架、材质肌理等抽象美感因素的体验。为培养空间构想能力、创造能力打下基础,最终为专业设计服务。
自学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
王中义等编 2000年3月版 中国美院出版社
7.色彩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整体的观察方法,透视规律的认知,运用色彩色调描绘、塑造形体和进行空间关系表现的训练,水粉技法的应用训练,构图能力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试者初步掌握色彩画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能够运用水粉画的干湿等画法,以及不同的色彩与色调塑造、表现各种形体及其空间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色彩、色调的表现力,对画面的疏密、明暗、肌理以及节奏等形式美感有所体验和认知,并掌握一定的构图及用笔等技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提高学生的色彩艺术方面的审美能力、形体的塑造能力和空间构想等方面的能力。
自学教材:《新水粉表现实技》
黄亚奇等编 1994年4月第一版 辽宁美术出版社
8.构成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为本专业的设计基础课。课程内容为: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构成及其形式法则:对称和平衡、重复和群化、节奏和韵律、对比、变化、调和、统一、破规、特异、肌理。
二、色彩构成:色彩物理学、色彩与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色彩与心理、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三、空间构成原理:基本空间力象、内空间的构成、外空间的构成、内空间和外空间的关系、艺术空间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在构成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构成实践,增加对平面、色彩、空间的感性知识、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自学教材: 《构成艺术》 赵殿泽编 1987年第一版 辽宁美术出版社
《色彩构成》 赵国志编 1989年第一版 辽宁美术出版社
《空间构成》 辛华泉编 1992年第一版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参考教材: 《形态构成学》 辛华泉编 1999年第一版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建筑构成》 南舜薰等编 1990年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表现图技法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室内设计表现图的绘画特点及绘制程序,室内设计表现图基本要素,室内设计表现图的基本技法,分类技法(水粉技法、水彩技法、喷绘技法、电脑表现技法、马克笔技法),综合表现技法以及快速表现技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熟悉室内设计表现图的绘画特点,了解绘制程序,掌握一定的表现技法,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学教材:《表现技法》
刘铁军等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室内设计表现图技法》 符宗荣编 1999年10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土木工程制图
土木工程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法原理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施工图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界称为共同技术语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认识、掌握和运用工程语言绘制和知识读工程图。对空间的几何问题基本具有图解能力。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两部分,其中画法几何部分主要叙述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工程制图部分除着重讲述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外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专业图(如房屋图、道桥图等)的图示特点。
自学教材:《土木工程制图》(全国高教自考指导委员会组编)
宋兆全编 2000年6月 武汉大学出版社
11.建筑设计基础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建筑概论,建筑基本构成要素及,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外国近现代建筑,建筑的技法和艺术,设计方法入门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建筑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并通过若干课题设计,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及过程,加深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自学教材:《建筑初步》清华大学
田学哲编 1999年12月第二版 建工出版社
参考教材:《建筑概论》
沈福熙编 1994年8月第一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
12.装饰材料与构造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装饰材料性能与施工工艺,材料的连接与固定,建筑构造设计、装饰构造设计,包括外墙面、幕墙、地面、顶棚、楼梯、门窗及特种构造的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室内装修时候的特点、构造、材料和工艺,便于确立合理的装修方案,为科学的选材和准确体现室内环境意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学教材:《建筑装饰构造》
韩建新编 1996年12月第一版 建工出版社
参考教材:《建筑装饰材料》
符蔡编 1994年第一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13、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3Dstudio max和photoshop中基本命令及的使用,并运用以上进行室内空间分隔;家具及饰品的造型:常用装饰材料的绘制;室内灯光的运用及绘制;室内绿化的绘制。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设计及绘制室内完整效果图,并应用photoshop进行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室内空间的分隔;室内家具及饰品的绘制;光线及材料的表现,最终达到把设计思想及意图通过计算机辅助,完美便捷地表现出来。
自学教材《3Dstudio max 3.0和photoshop 5.0建筑装潢与室内设计》
吴嘉明编 2000年4月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3Dstudio max 3.0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photoshop 5.0基础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14.室内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及方法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室内空间组织及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相、室内色彩与材质、室内绿化与庭园、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设计的基本类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按照室内设计程序,运用各种处理手段,独立完成室内设计项目的任务。
自学教材:《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
来增祥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册:1996年10月第一版 下册:1997年6月第一版
参考教材:《室内设计程序》
郑曙(日易)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家具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从古典到现代的中外家具发展简史,家具工艺中的材料和结构类型,家具的尺度,家具造型的一般规律,包括家具的造型形态、色彩、质感、装饰和家具设计的造型形式法则。家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包括绘制三视图、彩色效果图、施工图和模型制作图。设计实例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理解家具设计的整体概念,领悟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方法,启发设计者的思路。
自学教材:《家具设计》(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丛书暨高级培训教材)
李凤崧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家具与陈设》
庄荣等编 1996年10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展示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公共商业环境的展示设计,包括商业场所的功能分析,适当的照明布置,合理的人流疏导,格调鲜明的店面外饰和店堂形象等。专题展示和设施设计。文化展示方面如艺术展览和科技展览的展示形式及设施配置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展示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掌握展览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展示设计的技法与步骤,能掌握展示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新技术。能掌握展示设计彩图表现技法及工程制图和展示工程预算。
自学教材:《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
汪建松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展示设计》
沈祝华编 1999年第一版 山东美术出版社
17.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及应用,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和程序,工程量计算,定额基价确定,工料分析,价差计算,各项取费计算,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及建筑装饰工程招标与投标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地掌握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方法和程序,能独立完成实际工程的预、决算任务。
自学教材:《建筑工程的概预算与决策》
何康微等编 1997年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建筑装饰工程参考定额及报价》
朱志杰等编 2000年第一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
摘要:在色彩构成教学里,探索新的完整的色彩构成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色彩构成应明确教学目的,抓住课程自身的特点,将色彩的规律和身边事物相连,启发学习兴趣,让直观感受与理性规律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与专业发展方向相连,学以致用。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使学生真正对色彩构成的规律和应用感兴趣,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色彩;构成;设计
色彩,本身就是个令人着迷的词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色彩里,色彩也在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就像明亮的色彩会使我们心情愉悦,灰暗的调子则会使人感到压抑。而色彩构成是从人类差喊的色彩知觉和心理出发,用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把纷繁的色彩现象还原成最容易理解的基本要素,让理论与艺术审美性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和心理联想,按照色彩规律去重新组合、配置新的色彩效果。所以,色彩构成是透过多样的色彩表象看本质,它是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必修课。通过色彩构成的教学,使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色彩的本质、情感和规律,增强色彩的表现和应用能力。色彩构成教学,是从科学和审美两大块来研究色彩,知识强调色彩规律,审美偏重色彩感觉。的理论学习为加深感觉判断和直觉能力是必要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审美。因此,色彩构成的学习不能考纸上谈兵,需要与实际生活结合,在实践中不断的分析综合才能逐渐深入,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检验,总结和完善。
一与身边事物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讲述理论知识
色彩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从色彩的物理特性和规律出发的。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训练都是用颜料来模仿和再现自然和临摹,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更谈不上对色彩规律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因此,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必要深入详细的讲解。但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大量讲解对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讲,显得有些枯燥和单调,这时教学的切入点就值得教师琢磨。
在理论教学中,让色彩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是很好的切入点。例如,讲色彩三元素(明度、纯度和色相)就可以从服装色搭配说起。男生多穿蓝色,灰色,土黄等冷调子的衣服,女孩的服装就显得多姿多彩。活泼的女孩多穿明度较高,颜色绚丽的服装,如红色,黄色等;性格安静的女生更倾向于白,紫和粉红码庆空纯度较低的服装。可以找一下服饰特有色,色彩对比强的同学们站在一起比较,分析出服饰色彩原理的及性格的特点。学生们都很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别人的评价,这样的切入点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积极配合,让色彩规律和自己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这种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与用结合的方法,使所学理论具体化,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帮助提升自己我形象感,寓教于乐。这种新鲜和实用的知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是教学过程中主客观合拍,教学效果自然得以优化。
实践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直观教学。如讲解色彩的空间混合,如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下午》这样优秀的点彩作品。从它独特的绘画效果到其所使用的技法以及在艺术史的地位,重点分析他的色彩混合的技法和强烈的光感效果。从身边出发,上至中世纪文化,下至身边物。空间混合的色彩原理就这样离我们这么近,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色彩,也是设计,更是生活。这样一来,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学习兴趣浓厚。
二结合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迟瞎求,实现基础课的连贯及与专业课的衔接
目前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不明确,课程之间也缺乏连贯性。三大构成是一个整体,而色彩构成的学习是其中一部分。将色彩构成溶于三大构成中综合理解,实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三大构成课程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对设计者来讲,形态元素和色彩元素是重点,如果只重视色彩的培养,而忽视了形态元素的组合,就会顾此失彼,无法真正领会设计的整体性。在色彩对比的训练中,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理念,对画面进行高度概括,按平面化、几何化的方式处理,才能更好的强化主观色调,出现好的色彩对比效果。同样,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的联系素来也是密不可分的。
色彩构成是设计类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的基础因素之一。因为色彩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他所表达是人类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而又客观存在的主观感受,往往被称为设计师的灵魂,在设计中最为活跃、生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室内设计为例,色彩是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原理和形式美法则对室内空间的个性表达很重要。室内色彩的主色基调,由界面色、物体色和灯光色等综合而成,在设计中常用色相环中的同类色来配置,以体现出不同家居特色。如:墙面色彩用浅米色的色调和家具中性偏暖相配,就显的温暖舒适。又如朝北的房间因采光少,就要用中性偏暖的颜色,如浅黄浅绿等,调和室内的亮度。可见,颜色在空间中巨大效应。因此,结合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在教学实践中联系实际的应用,能让学生提前感受设计的力量和作用,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目标。
总之,以身边事物的色彩为色彩理论的切入点,以启发和开拓学生的色彩感受和表现力; 以色彩构成结合设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实现基础课的有机连贯及与专业课的衔接;注重与创造思维结合,才能在色彩构成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力与创造力,真正的学以致用,驾驭色彩,更好的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2] 范晓春,周晓鸥.色彩构成[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 黄 文, 试议印象派对现代绘画装饰语言的激活[J]《艺术研究》2010(12)
作者简介:崔怡(1983—)女 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获得硕士学位 任职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
基金课题: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民间艺术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课题编号:SKL-2012-2019)
一般属于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相关专业。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肆启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凯简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裂孙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你要是问考学时要考的色彩就是水彩和粉彩
要是学就是具体讲色彩的历程和搭配方法反正很多
色彩科学的定义
在人类的古代遗迹中,很早就有色彩的应用,但色彩的科学,直到牛顿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而有七色光谱后才迈入新纪元,在16~17世纪间有很多关于光的反射、屈折的研究,先有德国物理学家Ostwald色彩论的发表,至20世纪续有美国Munsell的出现,而使得色彩的研究定下基础。
在生活的周围,包含着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均有各种颜色的存在,那什么是”色〃呢最简单的说『当光线照射到物体后使视觉神经产生感受,而有色的存在。搭亏』。而色的定义亦因用途之不同,而各有其定义:
化学家 :染料、颜料及其它物质等之特性。
运用范围:颜料、油漆、染料等之制造以及使用人员。
物理学家: 光学范畴中之某种现象。
运用范围:光学仪器制造业。
心理、生理学家: 表示观测者所意识到之意识。
不论你扮演着那个角色,若想对颜色有所认识,那你一定要对 — 色的三要素 ,光与色感,光、色之三原色 , 色的三属性,色的表示法铅枝扮,色变异性和色恒性,等加以暸解。
色的构成三要素:包括有被观察的物质、光的存在、观测者的感受。 只因为当没有物质或光的存在时,则如处于暗房中你将感受不到色的存在,同时若闭上你的双眼,相信你一样感受不到色的存在。因此要进一步认识色的构成要素,不妨由物体与色、光源与色、观察者—人与色的关系着手。
物体与色—当光投射在物体上时,依物体的种类、构造,而将可视光线中的一部份或全部呈反射、吸收、透过等现象而展现出物体的颜色。物体的颜色受反射、吸收、透过三基因所左右,如太阳光的照射起全反射(乱反射)则呈白色,光线的全部吸收则呈黑色,光线的全部通过则呈透明色。其说明:反射(Reflection):光照射在物体之表面,部份光产生反射,反射角与入射角于同一视面称之为反射,视觉之感受产生质地感,全部光之反射,有可能为不透明感或镜面感。 吸收(Absorption): 若光线部份透过且部份被吸收,丧失某些可视光谱的光,则该物体将呈现颜色而成半透明感,若光线全部吸收,则呈黑色且不透明。透射(Transmission):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除了极少量之反射光,几乎所有的光都透视物体则为无色透明体。散射(Scatting Diffusing): 当光线照射在含颗粒的纤维或粗糙表面的物体时,光线之反射角将产生角度上的变化,称之为散射。
光源与色—色的存在中,光的照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初期的人类演进历史,一直习惯于太阳光下色的感觉,而今仍以太阳光为准,但是在夜间有了人工光源(如电灯、萤光灯、水银灯、钠灯、油灯、 煤气灯等),由于分光特性的不同,而呈现不相同的颜色。导致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色相有所差异,此差异性质谓之演色性( Colour Rendering )。
由于自然光源、色、时间、天候、观察方向、季节及地理位置等条件影响而变化很大, 对色彩的评定极不方便,因此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 CIE)。 于 1930 年订定各种极为接近自然光的标准光源。
光的解析—人类的肉眼,虽因个人之间敏感度上的差异;但肉眼对色感觉,仍不失为极精巧的测色机器,而对色感觉的同时则必要有光源的存在,以太阳光而言,有各种光线之放射。在电磁波谱中,可视光波之波长, 仅占很窄之范围, 约由380nm ~760nm ( 1nm = 10-9m )其颜色分别为 380nm ~ 430nm 紫色、430nm ~485nm 蓝色、 485nm ~ 570nm 黄色、585nm ~ 610nm 橙色、610 ~ 760nm红色, 因每个人对光的感受不同, 因此以 380nm ~ 760nm略定为可视波长光的波长与明度—日光的光谱( Spectra)依波长而有不同的明度。 可见光其中间区域较亮,而两端较弱。视觉所感受的波长明度还有明亮处与暗处之别。例如在明亮处555nm 的黄绿色是最明亮的,而暗处则以 510nm 的蓝绿色明度最高。这称为Purkinie 现象。
加法混色与减法混色—色光混合时一般说来会因光量的增加而产生明亮的感觉。这种色光的混合称之为加法混色或正混色( Additive Mixture )。而染料或颜料混合时通常颜色会变暗, 称之为减法混色或负混色( Subtractive Mixture )。以3原色作减法混色时,如槐灶果各色吸收量适当的话,最后会变成黑色;加法混色的情形,如果光的强度适当的话,最后所看到的将是白而亮的光。
人眼的视感—人眼所感觉的色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如表 :
┌ 白
┌无彩色 ┼ 灰
│ └ 黑
色彩 ┤
│ ┌ 纯色
└彩色 ┤
└ 其它一般色彩
按照物理学上的说明,白、灰、黑仍能算是色彩。白含有数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振动,即色光的定量混合,是统一的复合体。既经物理全反射,当然我们的眼睛无法察觉,实在不能说它是色彩。黑是外界的刺激,完全没法达到我们眼睛的状态,换句话说,假使黑不能取得周围的物体的陪衬,那么黑色本身也全无它存在的意义。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互为补色。互成补色的二色适当的混合就光而言则为白色光,就色料而言则为黑色或灰色。
依Young -Helmholtz 之假说, 视觉感观存在三种基本之色感受视神经。经光传至视神经,刺激脑部而产生色的感觉,而这三种分光要素是红、绿、蓝的感受作用,此谓光的三原色。
何以谓之光之三原色?以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是白色之故。另物体之反射或透过可见之红、黄、蓝三色混合成黑色,以其为色的三原色。另在色料上的应用一般亦以红、黄、蓝三原色色料的混合,结果反射光减少而呈黑色及近黑色之色相。色料中之红、黄、蓝三原色中的二色混合,会产生绿、紫、橙之色相,此即为二次色。现以黄(Y)、红(R)、蓝(B)之代号表示,其二次色的衍生Y+R=O ,Y+B=G,B+R=P。
色的表示法—色的运用沿袭已古,在过去先以传统之称呼定名之,如金色、银色、秋色等,随之社会之演进色彩之多,致使传统色之表示法,无法正确的表达,而后有色卡、色样之运用,然色样易招污损,变褪色,兹有较科学及归纳及光学研展。略于后:
(1) 定性的表示方法—色名法。
(2)定量的表示法— 1. 感觉的方法(三属性的方法)。
2. 物理的方法。
色名法—而色的表示方法往往配合色的测定法而应用于自动化方面。如美国现使用之 ISCC-NBS 法,此法由美国国内色彩研究学会(Inter Society Colour Council )作成, 而另由美国国家标准局( National Bereau of Standand )整理而成。
此法能轻易表现,且以自然界的色彩为基准。色彩可经由概念来传达,但是因其相互间没有具体的数值关连,例如以色立体上的颜色称之为黑、暗黑、中灰、浅灰及白等或于其色相前加以明度或彩色之 修饰语等来表示。所以难于以科学化来处理。 以日本的产业界为例,约使用 500 ~ 1200种易判别的色名。
感觉的方法---即并记其三属性的表示方法。依标准色票比较色名,以肉眼对照使其能适确表达, 在工业上的利用度大。而代表的表色系, 有 Ostwald 体系、Munsell 体系、日本色彩研究所体系。此三体系,皆以3 个数字或记号来表色。这三种方式,适用于染色物、涂装物、陶磁物等类均一表面色的物品,但不 能表现透明、半透明的颜色。
物理表色法—1931 年国际照明协会 简称 CIE( Commission Intornation De'l E' clairage)或简称 ICI(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制定以物理测量的方法,用数字型态定量表示颜色,说明如下:
物理表示法的原理: 以分光反射率表示物体色。被太阳白色光照射的物体表面,所以会出现色,乃是因选择吸收了白色光中特定波长部份,而给人有特别的色感。属于灰色的无彩色系列,是对可视领域的全波长做均一的吸收后,即所得到的色感觉。
分光反射率曲线图,是把400 nm到750 nm之间各波长的光照射到白色的表面与有色的表面,并以白色表面的反射光强度为100,以相对于此的百分比表示其它的白色。这种表示法比较容易了解,而且把已知构造的染料,染于特定的织物时,可藉此配色及加减染料的浓度。但是,对于应特定分光反射率曲线的色,只限于一色,而反过来要表现某一色时,充分的分光反射曲线的组合则无限多。而且这种表示法,因有演色性问题,故必须以标准光源来做测定光源。
(1)X、Y、Z表示法:即利用物理学测定来表现数值的方法。 以 X、Y、Z 来表示衍生自三种原刺激的反刺激值,再导入色度坐标。从分光反射率曲线可推算出三刺激值,其计算方法有等间隔波长法、选定波长法,可精密表示色彩。另外,例如变换三刺激值的 X、Y,于 X-Y 色度图上,即可表示出各色度坐标。
(2)U*V*W*、Lab法:发展来自 X-Y-Z 法,使两色间的色差数字,符合感觉上的差数,并使用色度坐标空间的表色法。如果检讨色彩与标准色的差距,即所谓的色差,会有便利之处。色差 ( △ E) 相当于标准色与试样色空间的几何距离,以数值表示。至于色差的单位, 一般惯用 NBS单位的色差。
色的测定法有:
(1)视觉比较法:
a. 并置比较法:以试样与标准品邻接并排,以肉眼比较两者的颜色。此时须注意及试料的材质,并排的方向,及照明光源等。
b. 混合等色法:试料以白色标准光源照射为基准, 再以三原色依照光量的加减混色,而求出与试料相同的色光。
(2)光电测色法:
a.刺激值法。
b.色光测色计算法。
色变异性亦可称为同色异谱、条件等色或条件对色等,亦可简单定义为:二色刺激在某参考光源下(一般指仿真平均太阳光→D65)具有相同的色外观(即所谓对色),但是在某等二光源下(如钨丝灯光→A)则二者呈现不同的色外观(即所谓不对色)。在应用上其色变异对于色彩相关行业而言(例如;印刷、纺织、油墨、塑料、彩电、照明、建筑、艺术等),在色彩品质管理上常造成很大的困扰,甚至会遭致拒收、赔偿而提高生产成本之严重损失。因此色变异性之评估乃色彩检测技术中重要的一环。
就色变异性色彩检测技术而言,可分为定性法与定量法。常用的定性法为:
(1) 目测法:藉多光源标准对色灯在不同标准光源下观察色样对的颜色或色差变化。
(2) 反射率曲线法:依据物体色的反射率曲线(对于透明物体则依其透射率曲线)的交点数判定其色变异性之大小,即交点数愈多则色变异性愈小。不过至少有三个交点,亦即色变对之色变异性愈大则其反射率曲线之交点会集中在三个交点上。这三个交点为450nm、540nm、610nm其称为Barocentric wavelengths。
就定量法而言对于物体色则常用CIE L*a*b*、CMC等色差公式计算色样对在不同光源下所呈现之色差,来评估此色样对的色变异性大小。
色恒性亦可称为同色同谱或色彩恒常性。其相对特性即为非色恒性(colour non-constancy)即异色同谱。色恒性与色变异性二者乃是一体两面,所以很容易被混淆。简易的区分法为:色恒性是针对单一色刺激而言,然而色变异性则是指两色刺激。换言之;若某一色刺激在某参考光源下与在其它光源下均具有相同的色外观,则称此色刺激具色恒性。在日常生渚中每个具有正常色视觉的人都会同样的经验,就是大部分的自然物体色在不同自然光下都具有恒定的色外观,此现象即为色恒性。然而;由于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其人造色料或油墨及光源或照明,日新月异和不断增加且种类繁多,使日常生活与周遭环境中物体色之非恒定性大大提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色彩应用上的管理已成为现成极重要之课题。
水粉颜料,排笔,颜料刷仔者子,颜料盒,水粉纸,铅笔,尺子,洗笔用的杯子,等等纯渣,我们上过这个课,不用担心,很念裤薯有意思的。但是设计和画图时需要天赋的,不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