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高中 > 高考

近代物理学史高考,近现代物理学史

  • 高考
  • 2023-09-25

近代物理学史高考?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那么,近代物理学史高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电磁学物理学史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理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 意大利 1638年,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雀仔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7世纪)

笛卡儿 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

牛顿 英国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枝运动定律,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库仑 法国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密立根 美国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

昂尼斯 荷兰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奥斯特 丹麦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洛仑兹 荷兰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笛卡儿 法国 第一个提到“动量守恒定律”

安培 法国 分子环形电流假说(原子内部有环形电流)

法拉第 英国 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的文明跨进了电气化时代。

西方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基冲丛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高考考不考物理学史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游尺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7.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近代物理pdf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汇总,供参考: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 ——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高考常考物理学史汇总

1.2008年广东理科基础1、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 ( )dyszplg

A.牛顿B.伽利略C.法拉第 D.阿基米德

答:Cdyszplg

2.2001年上海卷9.请将右面三位科学家的姓名按历史年代先后顺陪宴序排列: 、 、 。

任选其中二位科学家,简要写出他们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各一项: , 。

答: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伽利略:望远镜的早期发明,将实验方法引进物理学等;

牛顿:发现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相对论等。dyszplg

3.2007年广东卷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yszplg

答:A B Ddyszplg

4.2004年上海卷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答:C D

5.2005年上海卷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 ( )

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射线”,

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

答:A C

6.2006年广东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D.伦琴发现了X射线

答:B C D

7.2008年理综上海卷4、二十世纪初,为了研究物资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结构。

以上就是近代物理学史高考的全部内容,2017高考有可能会考近代物理学史。近代物理学史是高考说明中的考点之一,属于A类要求,可以出在选择题中的一个选项,所以,2017高考有可能会考近代物理学史,但不是一定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