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高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材料补充: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那么,第一年高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1952年,新中国首次高考拉开序幕,全国共有约7万人走进了考场,高考制度就此确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52年。彼时,我国的文盲率达80%,党和政府在广大工人、农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比赛、实物教学等全民教育活动,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扫盲运动。
与此同时,针对专业人才教育,在全国所有高校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952年的全国首次统一高考,时间是8月15、16、17日进行,为期3天。随后的1953年、1954年,高考时间都定在8月份。
1955年至1965年这11年里,高考时间都是7月份,时间并不固定,如1955年至1957年这三年里,高考时间都是7月15日到17日,而1958年的高考时间则是7月18日至20日,1959年和1960年又变为7月20日至23日,1961年至1964年则是7月15日至17日,1965年的高考时间则又变为7月10日至12日。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恢复了高考,当年的高考时间是1977年年底。1978年高考则又重回7月,在7月20日至23日举行。1979年到2002年高考7月7日至9日进行。
第一届高考在1977年。1977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恢复已经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凭借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生,同时还决定对师范专业和医学类专业采取照顾分配的政策。
恢复高考简介
一、简要介绍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1966-1976年是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二、意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41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邓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41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
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4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4科分数占40%。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77年冬天。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据了解,恢复高考后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已经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近60万名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材料补充:
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此建立的全国统一性高考为新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建设人才。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每单元考试两科,语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生物、外语(俄语、英语),每名考生必须参加全部8科考试,17天安排额外的笔试和实习,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同样在1952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进行高校院系大调整。北京新建航空、地质、钢铁、石油等8大学院,培养“未来的红色工程师”。同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1952年,是中国高考制度确立之年。8月15日,全国共有7.3万人踏入考场,标志着高考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度自1905年9月2日废止,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彻底分开,中国现代教育从此开启。当时,各高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多所大学报考,有被多校同时录取的可能。
1949年,随着新中国成立,高校招生制度迅速变革。
以上就是第一年高考的全部内容,1977年10月21日,中国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这次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对于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还需加试外语。这一年,高考成为改变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不仅挽救了中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