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幼儿园

幼儿园预防疾病教案,幼儿预防疾病健康成长教案

  • 幼儿园
  • 2025-01-16

幼儿园预防疾病教案?预防疾病幼儿园健康教案(篇1) 活动目标 感知传染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知道春季容易得传染病,了解一些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与同伴共同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部分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那么,幼儿园预防疾病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预防疾病教案中班

活动目标:

1. 了解流行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 学会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 增强个人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准备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 每组配备4开白纸及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通过挂图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挂图,提问:图中展现的是什么场景?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何需要打点滴?(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活动展开:探讨传染病与常见病。

(1)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通过提问深入探讨。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2)教师总结:传染病是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的疾病,如流感、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 活动展开:阅读与讨论预防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用书,讨论预防措施。

提问:书上提到了哪些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4. 活动总结:归纳预防传染病策略。

总结:多吃蔬菜水果、勤洗手、充足睡眠、接种疫苗、遮挡喷嚏、避免人群密集场所等都是有效预防措施。

5. 活动延伸:绘制预防策略。

(1)鼓励幼儿将讨论内容以图画或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

(2)教师指导幼儿绘画,分享并展示各组的记录成果。

通过此活动,幼儿不仅能掌握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传染病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2. 学会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提高幼儿卫生习惯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一、手足口病简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病症表现为口腔、手、足出现疱疹,可能伴随发热。了解疾病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孩子们引起重视。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 经常洗手:教育孩子们饭前便后以及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 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避免密切接触:避免与已患病的小朋友密切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4. 增强免疫力:鼓励孩子们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5.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

三、教育引导

通过故事、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讲解手足口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家园共育

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卫生习惯,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将会认识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并且掌握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幼儿预防疾病健康成长教案

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疾病的情况,学会预防疾病的方法。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预防疾病》,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疾病的情况,学会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气候变化无常、寒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如:请医生治疗,要按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治愈后才能上幼儿园)

二、讲述疾病传播的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自己的经验。

3、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都会有大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疾病。

三、讨论: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疾病?

2、幼儿自由回答、讨论。

四、小结:

我们要多喝水、不挑食、多吃水果、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要打预防针针,不接触传染病人群。

预防疾病中班健康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疾病1

设计背景

由于天气变化,班级生病的宝宝有几个,医生给他们打针。结合这种情况,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自由回答:生病了、打针),教师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这位宝宝生病了,他难受吗?(2):小朋友也不喜欢打针吧!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

幼儿如何预防传染病

活动目标

1、了解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

2、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学会患传染病时在家隔离治疗。

3、提高安全意识,知道如何在危险时自救。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难点: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学会患病时自我隔离。

活动准备

1、大眼睛胸饰两个;红色颜料。

2、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展示图片。

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请小朋友观察,图上画的是哪里?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描述)教师补充:图中是医院,那些孩子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都得了传染病。

2、讨论传染病及其预防。

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种传染病悄然来临。你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幼儿讨论)教师总结:传染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可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红眼病、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3、展示传染过程。

以红眼病为例,演示传染过程。两位幼儿戴上大眼睛胸饰,教师用红色颜料模拟细菌,涂抹在一位幼儿的"眼睛"中,假设他得了红眼病,另一位幼儿"眼睛"健康;患病幼儿用手揉"眼睛",将细菌带到手上;与健康幼儿握手,将细菌传染到手上;健康幼儿在不经意间触摸"眼睛",从而感染红眼病。

以上就是幼儿园预防疾病教案的全部内容,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疾病的情况,学会预防疾病的方法。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过程:一、谈话: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气候变化无常、寒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2、教师告诉幼儿春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