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高中 > 高一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第一册电子课本

  • 高一
  • 2024-04-09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有:基本概念、运动图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基本概念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那么,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全部内容

高一物理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 直线运动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 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 物体平衡

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第五章 匀速圆周运动

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

①. 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 角速度的定义式: =

③.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

④.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⑤.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

⑥. 向心加速度:a = 或 a =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变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快慢.向心力总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变物体动能的,但它能改变物体的动量.

第六章 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万物之间,大至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微观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与星体或星体与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定律:F = (即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① 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均匀球体;② G称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 重力、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图中F示万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转. 但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万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同样有:

a≈g>>a向

切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并不是一回事.

(2). 脱离地球表面而成了卫星的物体: 重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说到卫星就会马上写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1). v= 即: 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2). = 即: 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3). T =2 即: 半径越大, 周期越大.

(4). a= 即: 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说明: 对于v、 、T、a和r 这五个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个被确定, 其它四个量就被唯一地确定下来. 以上定量结论不要求记忆, 但必须记住定性结论.

第七章 动量

1. 冲量: I = Ft 冲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动量: p = mv 动量也是矢量,方向同运动方向.

3. 动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第八章 机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3) W总 = △Ek (动能定律)

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3. 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

4. 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

5. 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的物理题很多时候相比较与初中的难得多了,那么面对物理题不会,知识点记不全的情况,同学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我贴心的为你带来解答,仅供参考!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概括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

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怎么学好高中物理

1.提前预习老师要讲的内容 很多人不明白这一步骤到底是为了什么 预习又不能得到知识 当然 这一点并不是说是为了增加自己在课堂上的优越感 而是为了让你自己知道你要学的是什么你的先思考会减少你在课堂上的反应时间 从而获取更多思考时间和解疑时间

2.上课时不要开小差 要认真听讲 认真做笔记没听懂的就立刻去问 因为你现在不问以后只会更多问题更多连锁麻烦出来的噢 但不是全程抄笔记 而是把那些你没听过的你觉得很厉害的老师着重讲的你觉得你容易不理解的 来做好笔记 关于提问要明白的是我们不是要和老师在课堂上逼问式对话不然课堂风气都不好了 而是诚心诚意地提问。

高中物理第一册电子课本

1.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及知识点整理 篇一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2.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及知识点整理 篇二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高中物理必修一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分运动的独立性;

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运动的等时性;

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牛顿第二定律

物理是学考必考科目也是不擅长物理的同学的一大难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

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

标量

分类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决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

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 无方向

联系 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速度 加速度 速度变化量

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过程量

定义式

单位 m/s m/s2 m/s

决定因素 v的大小由v0、a、t

决定 a不是由v、△v、△t

决定的,而是由F和

m决定。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1、注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喝开水时、喝饮料时、钢笔吸墨水时,大气压帮了忙;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帮了忙,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