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陈时见?陈时见,男,汉族,重庆梁平人,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3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分管学校教务处、体委、继续教育学院。那么,西南大学陈时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合并5月25日,我校举行了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成立大会,该学院由原网络教育学院和原继续教育学院合并而成。出席会议的有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校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副校长陈时见和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陶举虎,出席会议的还有原两学院的全体领导和教职工。成立大会由陈时见副校长主持,常务副校长宋乃庆和校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向新成立的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表示热烈祝贺,他们认为两所学院的合并是一次优质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是一次强强联合,他们殷切希望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要充分发挥1加1大于2的效应。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由胥树成担任党总支书记,由刘林担任院长。(黄越岭)这是西南大学网络与教育学院的地址/可以自己去了解了解
先后出版《比较教育导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课程与教师发展》、《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当代比较教育学》、《课程:走向新的身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与案例》、《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国际比较》、《幼儿园课程的国际比较》、《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教师教育课程论: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课堂教学综合训练教程》等著作30余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民族教育研究》、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等中外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陈时见主编.《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陈时见主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与案例》.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陈时见主译.《课程:走向新的身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陈时见参与主编. 《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陈时见主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时见主编.《比较教育导论》, 商务印书馆2007
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陈时见主编.商务印书馆.《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2006
陈时见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2006
陈时见主编.商务印书馆.《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2006
陈时见主编.《当代世界教育改革》.重庆出版社,2006
陈时见主编.《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案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陈时见主编.《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陈时见主编.《英语教学新思维》.接力出版社, 2003
陈时见主编.《边缘崛起: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妇女社区学习研究》.接力出版社,2003
陈时见主编.《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理论与案例》.接力出版社,2003
陈时见主编.《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多元文化的检视》.学苑出版社,2003
陈时见主编.《边际解读:广西基础教育课程现状与变革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时见著.《课堂管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时见主编.《比较教育管理》.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陈时见主编.《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时见副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时见主编.《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陈时见主编.《教育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时见主编.《雷沛鸿国民教育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陈时见.南非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制度[J]. 教师教育研究,2011.(6)
陈时见.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比较教育研究,2011.(5)
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视野下比较的生成逻辑[J]. 比较教育研究.2010.(5)
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形态与价值取向[J]. 教育研究. 2010.(2)
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前景[J]. 外国教育研究.2010.(2)
陈时见. 国际视野下中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9. (5)
陈时见. 实证分析范式的产生及其对比较教育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9. (4)
陈时见.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9. (3)
陈时见.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运行模式——以美国南部院校协会(SACS)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2008. (12)
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8. (6)
陈时见.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8. (2)
陈时见. 西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使命[J] 民族教育研究,2008. (2)
陈时见. 美国国际教育的历史、多重身份与新发展[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 (1)
陈时见. 西南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之比较[J] 西南大学学报, 2008. (1)
陈时见. 人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7. (12)
陈时见. 高校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J] 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 (10)
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特征、优势与局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 (8)
陈时见. 日本“21世纪COE计划”:背景、内容及意义[J] 比较教育研究,2007. (7)
陈时见.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J] 西南大学学报,2007. (6)
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7. (3)
陈时见. On reform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ANWESHIKA[J] 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7.(2)
陈时见. 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现代走向 [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 (12)
陈时见.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
陈时见.On Epochal Miss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J]Frontier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6.(2)
陈时见.课外的探索必须回归课堂[J]中国教育报, 2006.(1)
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陈时见.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陈时见.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 2005.(4)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 2005.(3)
陈时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陈时见.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陈时见.网络学习资源类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3.(11)
陈时见.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陈时见.中大班幼儿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
陈时见.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陈时见.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3.(1)
陈时见.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J]教育研究,2002.(7)
陈时见.终生学习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7)
陈时见.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4)
陈时见.论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陈时见.多元文化与课程发展.2002.(1)
陈时见.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 2001.(10)
陈时见.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背景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1.(6)
陈时见.国际学校和国际学校课程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陈时见.论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 2001.(4)
陈时见.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下的反思与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
陈时见.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陈时见.广西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观之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1.(1)
陈时见.影响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9)
陈时见.课堂管理与学生发展——当前中小学课堂管理状况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6)
陈时见.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陈时见.一元与多元: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
陈时见.互适与互促:民族教育与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变奏[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陈时见.壮、京、仫佬、毛南族现代化意识调研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陈时见.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陈时见.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1998.(6)
陈时见.课堂行为管理的基本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1998.(4)
陈时见.西方课堂行为管理主要理论述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陈时见.发展师范教育问题与展望新析[J]教育科学,1998.(3)
课题研究2010 主持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研究
2005 主持 横向资助:“综合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研究”
2003 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
2003 主持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02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项目:“民族贫困地区妇女社区学习研究”
2002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
2001 主持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课程论》网络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研究”
2001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资助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2000 主持 国家教育部网络课程开发研究项目:“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指出。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第一部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让全国330万乡村教师看到了春天。如今,如何进一步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仍是众多乡村学校、教师等关注的焦点,也是乡村教育的关键。
在陈时见看来,近年来乡村教育的改善有很大进展,但当下乡村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年龄老化、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还都是表面问题,更关键的是乡村好教师的流失和引进困难,大量乡村老师是靠特岗教师计划留下来的”。
乡村教师之所以恋城、依城、靠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邵泽斌认为与当下城乡社会的三大变化不无关系,“一是流动的教育权,优势农村家庭的孩子大规模进城读书,乡村教育空疏化,这种现象已延续了十几年;二是流动发展权,优势教师进城教书,进优质学区教书,乡村教师资源现在是自弃性的沉淀,留下来的人有自卑感;三是流动的生存权,优势农村家庭对村落生活的弃离,乡村教育需求削弱,越往西部地区就会发现村落离开乡村的概率越高。
郭昌奉 ——1993级校友,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校长
郭昌奉,汉族,1962年3月生,西南师范大学英语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现任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校长。
向明友——1992级校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院长,博士
1992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授,系主任,博士
彭宣维——1991级研究生校友、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顺福——1988级中教本科校友、重庆一中研究员
刘永凤——1984级英语专业校友,1988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现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重庆市教育学会理事,重庆市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学特级教师。
冉永平——1984级校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李玉平——1984级校友、重庆市优秀教师,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曾在重庆师专外语系任教,于1990年调入重庆一中。现为重庆一中外语组高级教师。1998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
费明星——1984级校友、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政务参赞
费明星,男,四川眉山人,中共党员,1984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就读,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外交部工作,先后在中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事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工作,现为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政务参赞。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国培工作总结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国培工作总结 篇1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省20xx国培计划》相关文件要求,20xx年3月——20xx年12月认真发动并组织16位教师参加20xx年“国培计划”培训学习,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教研室的周密组织、严格管理下得以顺利进行,学员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1、接到区教育局的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学习通知后,我们立即行动起来,首先成立了“国培计划”领导小组。以吕建朝校长为组长,祁万芳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周明、副主任郭红丽为组员的“国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海石学校“国培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协作。
2、学校召开全校教师会议,进行“国培”动员部署,并对培训人员提出培训要求。
3、加强对培训教师的联系与督促。
以上就是西南大学陈时见的全部内容,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3至1994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任访问学者。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