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全景图 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楼分布 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最近照片 东北电力大学二教
我是08东北电力的毕业生,西楼原来是建筑工程学院的办公楼和教室,后来06年新校区建成,建筑工程学院搬到新校区,丰满校区(另一个校区)的输配电工程系搬到此地,也就是西石头楼,也叫西石。至于主楼,每个学院都有课时那里,而且是各种实验的地方兆野手,实验的老师都在那里,脊简礼堂是学校领导阶层(族嫌校长、书记等)的办公区域,外边看不咋地,里面很是奢华,特别是穆钢大校长的办公室。礼堂主要是举办各种晚会和演讲的舞台。有2层1000多个座位。
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东北地区仅有沈阳一所刚刚创建的“东北大学”。吉林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若想升学只能去“东大”,但因名额等原因所限,绝大部分家境宽裕的子弟均远涉关内京津等地求学。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子来说,若想深造,则难于登天。因此,地方有识之士纷纷李磨向吉林省当局、时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省政府主席的张作相请愿,要求创办一宽贺所吉林省自己的大学。
张作相同意后旋即着手解决新校舍的选址问题。“吉林省立大学”新校址原选在江南一带,但因来往交通不便(因需摆渡过江),后又改选在吉林城西郊欢喜岭下八百垅(即现址哪巧斗)。此地地势平坦、环境静谧,极为适宜营建校舍。1929年6月,张作相携随从亲自前往八百垅察看地势,勘定位置,并决定聘请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先生任总体设计。“吉林省立大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营建起来的。
■
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校区
学校地处吉林省吉林市,共两个校区,分为东、西校区,一为西校区(旧校区)(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梁思成首作)),另一个则是东校区(新校区)。
学校建有东翼楼、西翼楼、礼堂;力学实验\印刷厂楼;管理系办公楼、机电、物理楼;动力实验楼、综合实验楼;教学主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东阶教学楼、东教学楼;图书馆、电教计算中心、学术中心、科技综合楼、工程培训中心;学生公寓(新校区)、研究生宿舍、干部公寓、欢喜教工公寓、二十二号住宅楼(青年公寓);学生一宿舍——学生十五宿舍;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成教餐厅、北山食堂、新校区学生食堂、引资食堂、回民食堂;一号住宅楼(住独身)、老干部活动中心、校医院、浴池、专家招待所。
东北电力大学介绍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宏仿迅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蔽此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大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
早在192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在哈佛大学的时候,清 *** 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就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两年后,随着梁思成父亲——梁启超先生渣轿的过早去世,清 *** 学院解体。为纪念王国维逝世两周年,全院师生募资修建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文,林志钧先生书丹,马衡先生篆额,碑式设计则由梁思成先生完成。
▲ 王国维纪念碑(1929年)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回国后,面临两个选择,清华大学还是东北大学?正在为两人去清华大学做准备的梁启超先生,听闻东北大学邀请儿子、儿媳的消息之后,他认为北京过于舒适,于是立即决定让两人去东北大学。
1929年,吉林省 *** 主席的张作相为建立吉林省立大学,邀请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先生总体设计,完成学校校舍的设计,即著名的石头楼。由于院系调整,石头楼归属现在的东北电力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1929年)
张作相为了 *** 日本对中国东北铁路的垄断,主持修建的吉海铁路总如毕肆站站址,即吉林西站,并邀请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进行设计。1928年建成站舍和票房,1929年建成钟塔,1930年建成塔亭。吉林西站的总体风貌,便源于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设计。吉林西站被称为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
▲ 吉林西站
1929年,张学良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刚刚料理完梁启超后事的林徽因回到东北大学后,参加竞选东北大学校徽。她设计的“白山黑水”被采用,经过修改,最终成为东北大学校徽。
▲ 东北大学校徽:白山黑水(初稿与定稿)
早在1929年1月时,梁启超先生就因肺病英年早逝,直至1931年时下葬于梁氏墓园。梁启超墓园由长子梁思成亲自设计。墓园正中是梁启超和发妻李蕙仙合葬墓,立有墓碑,曰“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旁边有卧碑,提名“母亲树”,为纪念梁启超第二任数早夫人王桂荃。另有梁启雄、梁思忠、梁思庄等人陵墓。
▲ 梁启超墓·墓碑
▲ 梁启超墓·八角亭
1930年,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为了建设校园,北大将嵩公府的土地买下。文学院院长胡适同时争取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在这片地上建设图书馆、地质馆及宿舍。1934年,在资金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北大邀请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先生设计完成了地质馆。由于地质馆的诞生,北大地质系成为第一个拥有独立教学实验楼的科系。
▲ 北京大学地质馆旧址
1938年,西南联大组建之初,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邀为学校设计校园。由于战乱,校园经费极其可怜,梁思成、林徽因不得不反复修改方案,从高楼到矮楼,再到平房,最后到茅草房。西南联大的代理校长梅贻琦请求梁思成“原谅”,让一代大师设计简陋的茅草屋,真是屈才。梁思成、林徽因两个人哭的像个孩子。
▲ 西南联大校舍
1949年,新中国诞生。早在7月时,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已开始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最后,以林徽因代表的清华建筑系方案被选中。林徽因设计方案的初版国徽,以国名、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并将国旗上的“五星”引入国徽,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但在后来的讨论中,周总理提议选择“天安门式”模型的国徽;于是,林徽因再经历多次修改,最终定稿。
▲ 国徽(清华营建系方案初版和终版;终稿墨线图和剖面图)
下图是卧病在床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讨论国徽设计,照片内容的绘图显示已经大致完成国徽终稿。1950年6月17日,当周总理拍板后,参加审定会议的朱畅中将消息告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林徽因瞬间激动地哭出来。当时林徽因为设计国徽,仅仅草图就有满满一箱;后来在“十年”中遭到践踏,梁思成悲痛欲绝地让人烧掉。
▲ 林徽因和卧病在床的梁思成在讨论国徽方案
任弼时是建国时期的“五大书记”之一,1950年10月,年仅四十六岁的任弼时英年早逝。1951年7月,任弼时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由梁思成先生设计,碑文“任弼时同志之墓”则由毛主席亲笔题写。
▲ 任弼时墓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纪念近代以来为人民革命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5月成立建设委员会,梁思成主持设计。
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梁思成设计纪念碑雏形,为了体现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梁思成煞费苦心地位纪念碑加上了古典的“小屋顶”装饰;纪念碑的八组浮雕由刘开渠、艾中信等八组设计者分别完成;纪念碑的底部两层的须弥座则由林徽因完成。林徽因采用牡丹、荷花、菊花、垂幔设计的花纹图案,象征了高贵、纯洁、坚韧的精神。
▲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落成。然而她的主要设计师之一的林徽因,却在三年前英年早逝。
时间倒回到1953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保护北京古典建筑,与主持拆除的北京副市长吴晗发生激烈争吵。在郑振铎主持的讨论会上,林徽因和吴晗直接发生面对面冲突,导致病情恶化;她拒绝吃药,直至1955年4月1日溘然长逝,3日,林徽因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梁思成亲自为夫人设计墓碑。而在整整一年前,他们的弟弟梁思永逝世。
据香港新闻统计报道,在八宝山墓园中,任弼时墓是最大的,林徽因墓是祭扫最多的。
▲ 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
▲ 建筑师林徽因墓·献花
1954年,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梁思成先生应邀设计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图书馆,1956年,图书馆建成。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和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正式命名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1952年,为了建设我国国防军工体系,中央军委决定抽调正在抗美援朝的陈赓大将,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哈军工”。哈军工的11号楼、21号楼、31号楼、41号楼、51号楼,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为体现历史文化,梁思成采用中国传统风格,宫殿式的大屋顶,歇山飞檐,七彩门廊前竖起的大红色门柱,再有门前大理石台阶、云纹柱和楼体上处处可见的细腻纹样,显示出大楼尊贵的身份。大楼屋脊设置猛虎,虎首回头、虎尾上翘,气势十足。
▲ 哈尔滨工程大学11号教学楼
▲ 哈尔滨工程大学31号教学楼
1963年,鉴真法师圆寂1200周年。正在尝试恢复友好关系的中、日双方商议,举行纪念仪式,并在扬州的古大明寺内建设纪念堂。纪念堂便由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特地来到他曾经力保过的日本奈良调研参观,结合我国古典建筑艺术,最后确定设计方案。1973年,鉴真纪念堂终于动工,并于次年完工;然而它的设计师,梁思成先生已于一年前逝世。
▲ 扬州·鉴真纪念堂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代表,曾赴联合国参加“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一生中跑遍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走访了无数古典建筑,并保留了大量的绘图。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复建时,即采用梁思成先生的设计绘图。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创建了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以及主持中国营造学社,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巨著,开辟了我国建筑事业,为我国建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石头楼是输键判配电学院的,到别的院的人也会去上课,主兄尺楼主要是羡亮高电子和热动专业的实验室还有一些老师的研究室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