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小学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简述小学阶段小学生特点

  • 小学
  • 2023-04-14
目录
  • 小学高年级的思维特点
  •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简述小学阶段小学生特点
  • 小学生思维特征
  •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 小学高年级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而中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考。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如果教育得当,训练得法,这一转折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思维中抽象的成分日渐增多,但在不同昌裤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例如,对于儿童熟悉的学科、难度小的任务,儿童思维中抽象的成分较多,抽象的水平较高;而对耐顷简于儿童不熟悉的学科、难度大的任务,儿童思维中的具体成分就较多。

    (三)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和监控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说出自己解题时的想法,能弄清自己为何出错,这表明他们思维的自觉性有了发展。

    (四)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并具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整乎郑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儿童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借简凯助思维活动,儿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种概念、理论,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知识体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起感觉和知觉等,思维发生较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

    而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如下一脊裂些特点。 (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辩证规律。

    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质变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改造实现的。

    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 刚入学的儿童的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解决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儿童对抽象的数学运算感到困难时,只要教师用直观教具一演示或以形象的语言来提示,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得到正确答案。初入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保持具体形象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

    小学儿童的思维如何从以具体形象为主向以抽象概括为主过渡呢?我们仅以一个实验为例具体说明。在一个关于“儿童对物体运动速度”的认知发展研究中,小学儿童在理解v=s/t这一抽象关系时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6~7岁)儿童比较两车速度的快慢只是依据单一的空间因素,如哪个车停在前面哪个车就快;或只依据单一的时间因素,如哪个车先停哪个车就快。

    以后,儿童逐渐能看到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但也只能从外部形象判断,不能整合其中的关系。最后,儿童才能真正抽象出“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主动采取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逐渐达到了抽象概括的水平。

    对速度的认知如此,对其他事物的认知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二)拦野唤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这种倾向称之为思维的中心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试验:他给儿童看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杯中装着一样多的水,让儿童确认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之后,将其中之一倒在另一个扁平的杯子中。他们让儿童判断此时两个杯子的水是否一样多,幼儿往往认为两杯水是不一样多的。

    这说明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考虑事物的单一因素,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还很差。而到了小学阶段(6岁半到8岁半),儿童已能同时考虑到液面降低了和杯子变宽了等多种因素,而且知道一个维度──液体高度的变化可以由另一个维度──液体宽度的相应变化所补偿。

    这种倾向称为思维的脱中心化。这说明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

    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了。 比较也是思维的过程。

    要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需要比较。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渐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的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小学儿童的比较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是相同的,对某些事物的比较既能找出相似点又能找出细微的差别,但在另一些条件下,他们进行比较时则有不同。 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儿童能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形象概括)发展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概括);从对简单事物的概括发展到对复杂事物的概括。

    冯申禁等研究人员对儿童词语概括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至五年级儿童在概括三组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时,有不同的水平。句组中包含的因素越多,概括的难度越大。

    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但发展的过程有时快有时慢,对不同任务的认知发展是不同步的。 儿童对数的概括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林崇德等对儿童数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趋势是,7~8岁儿童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概括,8~10岁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过渡,10~12岁儿童大部分达到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三)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方面。

    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只有形成了某种概念,才能用它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另一方面,儿童掌握概念和理解概念又是。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儿童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借助思维活动,儿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种概念、理论,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知识体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起感觉和知觉等,思维发生较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

    而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如下一些特点。(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辩证规律。

    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质变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改造实现的。

    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刚入学的儿童的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解决问题。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儿童对抽象的数学运算感到困难时,只要教师用直观教具一演示或以形象的语言来提示,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得到正确答案。初入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保持具体形象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

    小学儿童的思维如何从以具体形象为主向以抽象概括为主过渡呢?我们仅以一个实验为例具体说明。在一个关于“儿童对物体运动速度”的认知发展研究中,小学儿童在理解v=s/t这一抽象关系时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6~7岁)儿童比较两车速度的快慢只是依据单一的空间因素,如哪个车停在前面哪个车就快;或只依据单一的时间因素,如哪个车先停哪个车就快。

    以后,儿童逐渐能看到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但也只能从外部形象判断,不能整合其中的关系。最后,儿童才能真正抽象出“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主动采取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逐渐达到了抽象概括的水平。

    对速度的认知如此,对其他事物的认知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二)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这种倾向称之为思维的中心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试验:他给儿童看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杯中装着一样多的水,让儿童确认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之后,将其中之一倒在另一个扁平的杯子中。他们让儿童判断此时两个杯子的水是否一样多,幼儿往往认为两杯水是不一样多的。

    这说明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考虑事物的单一因素,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还很差。而到了小学阶段(6岁半到8岁半),儿童已能同时考虑到液面降低了和杯子变宽了等多种因素,而且知道一个维度──液体高度的变化可以由另一个维度──液体宽度的相应变化所补偿。

    这种倾向称为思维的脱中心化。这说明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

    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了。比较也是思维的过程。

    要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需要比较。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渐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的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小学儿童的比较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是相同的,对某些事物的比较既能找出相似点又能找出细微的差别,但在另一些条件下,他们进行比较时则有不同。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儿童能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形象概括)发展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概括);从对简单事物的概括发展到对复杂事物的概括。

    冯申禁等研究人员对儿童词语概括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至五年级儿童在概括三组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时,有不同的水平。句组中包含的因素越多,概括的难度越大。

    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但发展的过程有时快有时慢,对不同任务的认知发展是不同步的。儿童对数的概括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林崇德等对儿童数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趋势是,7~8岁儿童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概括,8~10岁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过渡,10~12岁儿童大部分达到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三)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概念是思维的重要方面。

    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只有形成了某种概念,才能用它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另一方面,儿童掌握概念和理解概念又。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3.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4.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pep/xgjy/xlyj/xlshuku/xlsk1/shuku21/201008/t20100818_663215‍。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特点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从进入小学起,儿童就开始从事正规的有的学习,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

    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种种新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影响下,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推动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

    简要概括来说,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3)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存在不平衡性。

    小学生思维特点,认知特点都有哪些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动作发展的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2. 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3. 小学生言语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面言语发展时期。

    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小学生的词汇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还有能力学习外语,这说明小学生言语发展有很大的潜力。

    4. 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5. 小学生思维与智力发展的特点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简述小学阶段小学生特点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实际动作便是这种思维的支柱。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例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常借助数手指,实际活动一停止,他们的思维便立即停下来。成人也有动作思维,如技术工人在对一台机器进行维修时,一边检查一边思考故障的原因,直至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动作思维占据主要地位。不过,成人的动作思维是在经茄搏颤验的基础上,在第二信号的调节下实现的,这与尚未完全掌握语言的儿童的动作思维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在个体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人们可以运用头脑中的这种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如儿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例如,要考虑走哪条路能更快到达目的地,便须在头脑中出现若干条通往目的地的路的具体形象,并运用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比较来作出选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艺术家、作家、导演、工程师、设计师等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形象思维。学生更需要形象思维来理解知识,并成为他们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

    形象思维具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的一些直观的、非本质的特征;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成人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思维形式。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是指第一种水平。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科学家研究、探索和发现客观规律,学生理解、论证科学的概念和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都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初中生这种思维已开始占主导地位。初中一些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证明与判断等,都需要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都经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成人在解决问题时,这三种思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参与思维活动,如进行科学实验时,既需要高度的科学概括,又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还需要在动手操作中探索问题症结所在。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例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儿童凭自己的经颤败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例如,根据“凡绿色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断某一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理论家运用理论思维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教师利用理论思维传授科学理论,学生运用理论思维学习理性知识。

    三、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银纯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例如,医生听到病人的简单自述,迅速作出疾病的诊断;公安人员根据作案现场情况,迅速对案情作出判断;学生在解题中未经逐步分析,就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猜想等的思维。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例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的思维。

    四、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例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工程建设中把多种实施方案经过筛选和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等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例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科学研究中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设想;教育改革的多种方案的提出等的思维。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五、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决练习题和作业题,学生利用学过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等。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教学改革等所用到的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等。

    小学生思维特征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伏孙。

    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尤其重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或厅陵思维的外壳和,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词语,训练儿童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并培养孩子的朗读、默读和复述的能力。

    ③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小学阶段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他最容易掌握的那些能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的特征。十岁左右到十三四岁,孩子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掌握没有直观形象作支柱的概念,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比如,一二年级在学衫戚习简单的词汇时,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不需要借助图片都理解诸如社会、制度、纪律等较为抽象的词汇了。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特殊时期,儿童的思维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可谓质的飞跃,为儿童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特征,把握他们的成长规律,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他提出的旅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他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个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而在这几个阶段中,只有具体运算阶段与小学生的年龄重合度最高。

    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够凭借具体事务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所谓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不变的。群集运算是指儿童能够对多个物体弯派进行共同的特征识别、甚至是分类归纳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物体各种特性结合的复杂规则进行分类。这一阶段的儿童分类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这时的儿童理解事物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2、这一阶段儿童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3、思维的可逆性也是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重要特征。他们的思维开始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而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家长和老师认识和掌握了儿童的这些思维特征,在辅导、引导儿童方面可能就会有事半功倍的埋镇贺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