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幼儿园

大班音乐活动,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 幼儿园
  • 2025-02-01

大班音乐活动?1. 随音乐与教师一起练习完整表演,注意听辨音乐中的动作指示。2. 观察图谱,尝试随音乐完整展现表演过程。五、综合表现:我是小小魔术师 使用魔术帽,完整表演魔术师变魔术,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六、创编活动:设计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 1. 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施魔法的动作,如使用嘴吹魔法、手指转魔法等。那么,大班音乐活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做情绪的主人》教案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魔术表演充满浓厚兴趣,因此,我选择了《魔术师圆舞曲》来设计音乐活动,旨在通过这首三拍子的圆舞曲,让幼儿在表演中直观感受音乐节奏与结构,着重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以及完整表演魔术师变魔术过程的能力。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定了三个活动目标,重点在于让幼儿通过动作体验音乐的节奏变化,难点则在于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为此,活动设计了多个环节,包括以提问引入,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观看魔术师表演并理解音乐结构,增强幼儿听觉感受,完整练习表演等步骤,最终引导幼儿在完整表演的基础上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目标:

1. 感受乐曲的三拍子节奏和AAB的结构。

2. 创编魔术师施魔法的动作,展现魔术师的神奇与幽默表演。

3. 与教师和同伴一起表演变魔术,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准备:

1. 魔术音乐,魔术帽(内含拉花)。

2. 幼儿观看魔术表演,感知魔术师的神奇与幽默。

过程:

一、谈话:我见过的魔术表演

引导幼儿回忆和分享自己观看的魔术表演,探讨魔术师如何施展魔法。

二、视觉感受:魔术师做了什么

1. 观看教师随音乐表演魔术,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魔术师的动作。

音乐律动《杯子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歌曲《柳树姑娘》旨在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中美丽的意境,并将其迁移到歌曲的演唱中。活动过程分为多个环节,首先带领孩子们来到后园柳树旁,通过闭眼感受春风的温柔,观察柳树,欣赏歌曲,并学唱新歌,最后尝试二声部合唱,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火车开了》的音乐活动则注重孩子们对歌曲的学习和合作开火车游戏的体验。活动设计了自由模拟开火车、学习开火车动作、听音乐开火车、小组合作开火车等环节,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会演唱歌曲,还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吹泡泡》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小图和大图,理解歌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意境。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欣赏了歌曲,还通过操作小图片,理解了歌词中的对应关系,学习唱准休止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个活动通过多样的音乐形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大班儿歌《颠倒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手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

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大班音乐活动《虫儿飞》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选择三角铁、小铃、双响筒演奏乐曲《铃儿响叮当》。

2、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感受圣诞来临的快乐气氛。

3、学会轮奏、合奏的演奏方法,并且掌握两种演奏方法。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三角铁、小铃、双响筒、多媒体。

活动流程:

一、引出圣诞节,观察圣诞老人怎么来的。

1、通过图片引出圣诞节。

2、观看视频,了解圣诞老人的来由。

3、总结圣诞老人乘坐雪橇与麋鹿的故事。

二、感受歌曲,用乐器对歌曲进行伴奏。

1、展示并介绍乐器。

2、分析歌曲中不同的声音,并用乐器表示。

①探索歌曲声音特征。

②使用乐器对应不同的声音。

(一)、选择节奏,进行演奏。

1、自主选择乐器,初次演奏。

3、体验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设定节奏。

(二)、体验轮奏的演奏方法。

1、探索轮奏技巧。

2、介绍轮奏过程。

3、开始进行轮奏。

4、调整轮奏顺序。

(三)、体验合奏的演奏方式。

1、介绍合奏概念。

2、尝试两个乐器合奏。

3、随音乐与指挥演奏。

四、总结如何为音乐进行伴奏。

活动反思:在学习《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熟练掌握,因此课程重点在于通过乐器演奏增强体验,提升音乐节奏感与表现力。

《幸福拍手歌》打击乐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乐于尝试创意造型及律动即兴模仿。

3、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集体中表现。

活动准备

1、图片、唱名卡;

2、各式道具,有:布球、花环、琴槌、软垫

3、乐器:鼓。

教学队形:坐位—半圆形;站位—圆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定位为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教学的难点则确定即兴动作创作。

活动过程

(一)暖身造型活动。

1、幼儿自然进场和教师打招呼,坐在椅子上。(运用手势下行姿势打招呼“小朋友好”“男孩子好”等)。

2、教师转身戴上“老树怪”的头饰,口中点数“1、2、3、变”,伴奏的老师敲三次鼓边,最后敲鼓面。

师:我是老树怪,跟随鼓点走。鼓声速度均匀,4拍一组,第4拍老树怪定造型,做各种表情,并询问幼儿:“是什么表情?”并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以上就是大班音乐活动的全部内容,1、幼儿尝试选择三角铁、小铃、双响筒演奏乐曲《铃儿响叮当》。2、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感受圣诞来临的快乐气氛。3、学会轮奏、合奏的演奏方法,并且掌握两种演奏方法。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活动准备:三角铁、小铃、双响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