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总结,初一下册实数计算题100道

  • 初一
  • 2023-06-12
目录
  • 概率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重点题
  • 初一下册实数计算题100道
  • 第六章实数教学反思
  •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第六章

  • 概率知识点总结

    不知道楼主是什么版本的,我学的是人教版,我们老师家我没者们的时候没有画网络图,是分成了一个个的知识点,下面我给楼主列出来:

    第六章:小结

    1.已知点,求坐标。

    2.已知坐标,求点。

    3.点P(m,n)到x轴的距离为|n|,到y轴的距离为|m|。

    4.各象限内的坐标符号。

    5.坐标上的点的特征:

    (1)P(m,n)在x轴上,则n=0,m为任何数(反之亦然)

    (2)P(m,n)在x轴上,则m=0,n为任何塌握数(反之亦然)

    6.平行于坐标的点的特征:

    (1)A(m,n) B(x,y) AB‖x轴,则n=y m≠x

    (2)C(a,b) D(e,f) CD‖y轴,则a=e b≠f

    7.点的平移:

    口诀: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向左移,横坐标减;向右移,横坐标加;向上移,纵坐标加;向下移,纵坐标减)

    8.对称点的坐标关系:

    点P(m,n)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A(m,-n)

    点P(m,n)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A(-m,n)

    点P(m,n)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A(-m,-n)

    9.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一个个规则图形,然后求枯衫薯出每个规则图形的面积,再将各个规则图形的面积加起来。

    10.画平移图形

    图形的平移就是把图形中各个点分别向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距离,然后再将各个点顺驰连接起来。

    好了,楼主,这全是我自己打的,绝对没有抄袭~~~~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重点题

    初一数学还算简单,但是仍然要进行知识点的总结,这样学习效率才快。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 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世哗汪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搜仔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芦团外角和等于360度。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消元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十章 实数

    10.1 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拓展阅读: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类人猿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类人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2)使用不同,类人猿一般不会使用,人可以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大脑不够发达,人的大脑很发达,并且产生了语言

    5、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露西),她生活在约(300万)年前,她下肢骨粗壮,说明是(直立行走)

    6、从森林古猿到类人猿的进化顺序是:森林古猿→环境变化→下地生活→使用天然→直立行走→使用简单→使用复杂→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7、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1.2人的生殖

    1、人的生殖主要是靠(生殖)完成的

    2、睾丸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3、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4、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

    5、生殖过程:精子→阴道→子宫→输卵管(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分裂)→胚泡(在子宫内膜内分裂分化)→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胎儿→分娩

    6、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出现人的形态。发育到第(38周)发育成熟

    7、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和胎盘)跟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8、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

    1、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加强(3)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3、男性女性除性器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

    4、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独立意识增强(2)有一定依赖性(3)性意识开始萌动

    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2、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馒头,大米,红薯,土豆

    3、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肥肉,大豆,花生

    4、蛋白质:构建和修复身体(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必要时提供能量;奶,蛋,鱼,瘦肉

    5、重量相同的糖类、脂肪中,(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糖类)次之

    6、水: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

    7、无机盐: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成分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奶类,豆类

    磷:肌无力,骨痛;瘦肉,豆类

    铁:缺铁性贫血(铁参与合成血红蛋白);血液,肝脏,鸡蛋

    碘:大脖子病,小孩患呆小症;紫菜,海带

    锌: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鱼类,蛋类

    8、维生素:不参与细胞构成,不提供能量,是小分子有机物

    夜盲A,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脚气B,牛肉,谷物

    坏血C,西红柿,黄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

    佝偻D,鸡蛋肝脏

    9、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10、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在太阳系经紫外线照射,人体内的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

    2.2消化和吸收

    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可以不经消化就被吸收

    2、消化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胃),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肠),的消化腺是(肝脏)

    5、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 (2) (3)

    唾液 √ 无 √

    咀嚼 √ √ 无

    搅拌 √ √ 无

    淀粉含量 无 较多 较少

    颜色变化 不变蓝 深蓝 浅蓝

    6、消化腺及其功能

    消化腺 消化液 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分泌胃液) 胃蛋白酶,盐酸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

    (分泌肠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最终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胰腺

    (分泌胰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流入小肠

    肝脏

    (分泌胆汁) 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

    7、三大类有机物的消化场所及最终产物

    淀粉(口腔,小肠)→葡萄糖

    脂肪(小肠)→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胃,小肠)→氨基酸

    8、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原因是

    (1)小肠有5~6米长(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4)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指摄取的六类营养素(种类齐全),平衡指各类营养素(量要合适),合理搭配,不多也不少

    2、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比为30%、40%、30%

    3、购买食品时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注意是否有QS质量安全图标,是否检疫合格,是否发芽,是否是有毒食品,吃蔬菜水果时,要先洗后切,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4、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呼吸道的畅通

    5、鼻毛(阻挡灰尘);鼻黏膜分泌的粘液(清洁和湿润空气);鼻腔内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6、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7、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

    1、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2叶),右肺(3叶),平静呼吸时每分钟约(16次)

    2、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还与(膈)的运动有关

    3、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吸气时

    肋间肌 胸廓前后径增大

    收缩 胸廓左右径增大 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

    膈肌收缩 胸廓上下径增大

    (2)呼气时

    肋间肌 胸廓前后径减小

    舒张 胸廓左右径减小 胸廓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膈肌舒张 胸廓上下径减小

    4、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初一下册实数计算题100道

    第五章 平等线与相交线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对顶角相等

    3、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面三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特征: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带晌线平行。

    5、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

    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慎行颂的部分是结论。

    6、平移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 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个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3、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宽郑系有两个坐标轴,其中横轴为X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为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坐标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坐标轴的公共原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3、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 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正方向:(+,0)x轴负方向:(-,0)y轴正方向:(0,+)y轴负方向:(0,-)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横坐标为0。

    第七章 三角形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确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只要有任意两条边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

    6、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27、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第六章实数教学反思

    学数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做题,学会数学关键在于个人的悟性,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做匹配练习外,还需要练就独立解题能力与总结反思能力,学会以不变应万变。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初一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一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和猜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唤纯型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裤芦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 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pair)。

    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unknowns) 。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2 消元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实数

    10.1 平方根

    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数。

    a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做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如何学好数学

    作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

    “凡事预则主,不预则废”。课堂就是战场,学习就是战争,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如果第二天有数学课,第一天就要进行充分准备。一方面要通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看看哪些是懂得的,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哪些是不懂的,是要通过老师讲解才能理解的新知识。把不懂的部分标注清楚,进行初步思考,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另一方面还要对教材后边的习题初做一遍,把不会做的题做上记号,一起带到课堂去解决。

    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听课要提前进入状态。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正式上课铃声未响,老师尚未走进教室之前,就该把有关的课本(包括笔记本,练习本)和文具事先摆放在桌面上,等待老师的到来。不要指望老师站在讲台上等大家慢慢翻箱倒柜,找这找那。老师进入教室,就应该带着预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心听讲。还要掌握老师讲课的规律,围绕老师讲课质点,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复习时,要再次阅读教材,回想当天所学的内容,追忆老师讲课的过程,再现课堂所学的知识,读懂老师已讲的例题,(这些例题通常对完成作业有较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理解和记忆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这些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当天及时复习,能够减少知识遗忘,易于巩固和记忆。

    数学的学习 方法

    1、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逐步形成 “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4、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初一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关于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

    ★初一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初一数学考试知识点下册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第六章

    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1

    1、整式的乘除的公式运用(六条)及逆运用(数的计算)。

    (1)an·am2)(am)n=(3)(ab)n = 4)am ÷ an

    (5)a0 (a≠0) (6)a-p= =

    2、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3、整式的乘法公式(两条)。

    平方差公式:(a+b)(a-b)=

    完全平方公式:(a+b)2 (a-b)2

    常用公式:(x+m)(x+n)=

    5、单项式除以单项高衡局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6、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和

    7、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角的关系线的平行) ①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 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 互补,两直线平行.

    8、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线的平行

    9、能判别变量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会列列关系式(因变量=自变量与常量的关系)

    10、变量中的图象法,注意:(1)横、纵坐标的对象。(2)起点、终点不同表示什么意义

    (3)图象交点表示什么意义(4)会求平均值。

    11、三角形(1)三边关系:角的关系)

    (2)内角关系:

    (3)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重点)(4)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注意:公共边、边的公共部分对顶角、公共角、角的公共部分)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重点)(6)等腰三角形:(a)知边求边、周长方法

    (b)知角求角方法

    (c)三线合一:

    (7)等边三角形:

    12、会判轴对称图形,会根据画对称图形,(或在方戚让格中画)

    1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14、(1)等腰三角形: 对称轴, 性质

    (2)线段 : 对称轴 ,性质

    (3)角 : 对称轴 ,性质

    15、尺规作图:(1) 作一线段等已知线段 (2)作角已知角 (3)作线段垂直平分线

    (4)作角的平分线 (5)作三角形

    16、事件的分类:,会求各种事件的概率

    (1)摸球:P(摸某种球)=

    (2)摸牌: P(摸某种牌)=

    (3)转盘: P(指向某个区域)=

    (4)抛骰子: P(抛出某个点数)=

    (5)方格(面积): P(停留某个区域)=

    17、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

    18、方法归纳:(1)求边相等可以利用

    (2)求角相等可以利用 。

    (3)计算简便可以利用 。

    19、注意复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科学记数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绝对值。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2

    第六章实数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

    2.绝对值 |a|≥0.

    3.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拦烂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与开方

    (1)a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

    【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用 (1≤ <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3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m)n表示n个a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n=(a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nb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m÷an=a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am÷an(a≠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4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5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小归纳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备战中考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下册知识归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