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三年级下册10首古诗 三年级下册16首古诗 三年级下册所有的古诗 三年级下册古诗15首诗 3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1、《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bai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2、《九月咐神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衡晌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3、《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5、《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谨晌,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三年级下册古诗有:《咏柳》、《春日》、《乞巧陵李者》、《嫦娥》、《游子吟》等。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尺薯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扰旁长句。
你好,三裤旁年级下册人教版古诗有杜甫《绝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曾几《三衢道中》,王安石《元日》,胡吵橡杜牧《清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碰掘东兄弟》,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迹渗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码樱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姿模脊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三年级下册古诗有绝句、惠崇春肆旦江晚景、三衢道中、忆江南、耐雹袜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昌激、大林寺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