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中国国防大学排名 中国国防大学在哪里 国防大学夏一东 国防大学大讲堂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您好
以下是《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邀请5位专家对此进行的讨论。个人觉得其中什么中国出兵在朝鲜建立缓冲区这些都是狗屁专家的见解。
1、从理论上看,半岛最极端情况会怎样?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目前朝鲜半岛局势有三种可能。一般来说,最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美国航母开进黄海,朝鲜软了下来,表达抗议并寻求中国居中协调,等到美国人走了,朝鲜再折腾一下韩国。进一步的可能是,朝鲜在美韩增强联合军演的情况下,再次开炮,那美韩一定会反击,摧毁朝鲜岸炮阵地。最极端的情况是,朝鲜在美韩军演时再次开炮,美韩坚决反击摧毁庆肆肢朝鲜的岸炮阵地,朝鲜作为回应在三八线附近做一些激烈的动作。这种极端的结果只在理论上存在,目前基本上不会出现。
韩旭东(国防大学教授):从纯理论上说,最坏的局面是朝韩相互再炮击两次,此时超级大国美国“闪电”介入朝鲜半岛局势,直接“动手”解决朝鲜问题。同时,朝鲜会直接发兵对韩国进行陆地上的反击。在这个情况下,地区大国俄罗斯不会“坐视”东北亚的安全局势恶化而不管,听任美国控制朝鲜半岛。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性非常小,目前朝鲜国内尚处在政权交接的阶段,韩美关系也正处于“若即若离”的微妙阶段。美国尽管在战略上试探各方,但还没有明确表示要改变地区的战略格局。朝韩之间相互“打炮”都是想在军事上威慑对方,逼迫对方先让步,先妥协。可以预见,最大的可能是双方继续来几次冲突,“既骂又打,却不大打”的态势会是大概率事件。
张祖谦(上海东亚研究所区域安全研究室主任):朝鲜局势理论上可能出现的最极端情况是,朝鲜内部出现问题,政局不稳,反对派为雹粗了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优势,对韩国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袭击,采取完全不同于朝韩之间以往发生摩擦的手段,而是动用三八线上的导弹和火炮。这必然会引发美韩的强烈反应,趁机推翻朝鲜政权。其实,美韩早就有应对朝鲜极端局面的紧急预案:如果朝鲜动用三八线上的武力攻击韩国的人口聚集地区,美韩就精确打击摧毁朝鲜的导弹基地和火炮阵地。这会导致局势失控,引发难民潮涌入中国境内。一般来说,难民是不会向南部转移的,因为南部是军事分界区,埋有大量地雷。目前,只要各方都保持理智与克制,极端情况出现的可能几乎没有。
2、美韩有可能实施20分钟内的对朝打击
龚克瑜(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室副主任):理论上说,由武装冲突进而升级到局部战争,再到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停战机制是朝鲜半岛对立双方沟通的唯一渠道,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围绕朝鲜半岛大国力量结构的变化,停战机制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按照国际法的规定,所谓停战就是指交战双方暂时停止作战,禁止敌对行动。它既不是战争的结束,也不是真正的和平。事实上,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仍处在一种临时性的军事停火状态,任何一方再燃战火,都不必承担国际法意义上挑起战争的责任。近年来,半岛南北双方为保持军事优势不断扩军备战,军事分界线两侧的前沿阵地上陈兵百万,再加上3.7万的驻韩美军,朝鲜半岛已成为当今世界兵力部署最为集中、密集的地区。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变化莫测,任何恶性偶发事件都可能导致新的危机,如果当事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半岛局势的全面升级。不过,朝鲜与韩国都无法承担全面战争的后果,特别是韩国这样以外贸型经济为主的国家,而且韩国能让朝鲜“感到痛的措施”不多,再加上中国与美国都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发生战争,因此,朝鲜半岛爆发全面战争的几率不高。
张召忠(国防大学教授):朝鲜半岛爆发核战争和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但不能排除美国与韩国对朝鲜的核心目标实施突击的可能。由于天安舰事件和刚刚发生的炮击事件中,韩国相比之下都吃了亏,如果不对朝鲜进行报复,那么韩国政府可能会完全失信于民,现政府的执政能力也会受到普遍质疑。因此,在黄海演习中,美国和韩国舰机可能会伺机对朝鲜实施报复行动,一旦朝鲜部队对此次演习做出反应,美国与韩国的军队可能会对朝鲜目标实施作战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的打击行动!
3、中国可以化危为安
张祖谦:中国应该誉世提前制定应对极端局面的安全预案。比如一旦局势失控,中国应该出动军队越过中朝边界,在进入朝鲜境内20公里至30公里的区域建立缓冲区,将朝鲜难民安置在朝鲜境内,等到局势稳定,中国再将军队撤回国内,这只是为了稳定局势的预防性措施。目前,中国应该分别派出特使到朝韩进行斡旋。这种斡旋不论结果如何,本身就表明中国希望朝鲜保持克制,向西方传递中国在主动采取行动的信号,缓解国际压力。但中国此时不适宜对朝鲜公开施加军事和经济压力,否则即便能让朝鲜暂时让步,也只会埋下无穷祸根。一方面,朝鲜会在心中记恨中国,另一方面会让美国尝到甜头,以后还会不断借此向中国施压,让中国随着西方的节奏跳舞。
龚克瑜:中国面对朝韩的新一轮冲突,首先是对这次事件不要轻易定性,先要核实情况,毕竟朝鲜“不会没有原因”地发动炮击,而中国是根据事件本身定是非曲直,并非感情用事。其次,中国不要引火烧身。天安舰事件本来是朝鲜与韩国之间的事,但中国很快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结果天安舰事件为美国所利用,韩国也跟着指责中国。所以,中国不必因所谓的“要做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压力而冲到前面。第三,可以化危为机。一方面六方会谈有一个东北亚安全工作组,这个工作组负责的是俄罗斯,所以可以将俄罗斯推出。再者,现在的六方会谈内容主要是朝鲜半岛无核化,如今发生这样的事件,可以就势将六方会谈内容多样化,比如可以就此建立一个争议地区处置机制,解决如俄罗斯与日本的南千岛群岛争议,韩国与日本的独岛(日本所说的竹岛)争议,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钓鱼岛争端。
张召忠:对于美国航母此次来黄海参加演习,中国应表示关切,但也没必要过分渲染,否则会给自己出难题,中了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圈套,在国际上形成“中国指使朝鲜炮击韩国”的负面印象。事实上,中国在黄海海域自威海开始划有领海基点,而与朝鲜接界的黄海还没有划定领海基点。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已经划定领海基点的是中国的领海,是中国主权,美国航母没有通航的自由。但在专属经济区划分上,中国与韩国、日本都有重叠争议之处,而且美国认定在专属经济区水域内有通航自由,所以中国在美国航母进黄海军演问题上不必主动与其扯上关系。
美国海军“约翰·斯滕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美军本月出动大批尖端战斗力量参与韩美年度联合军演,规模堪称数十年之最。其中,13日驶抵韩国釜山作战基地的美国海军“约翰·斯滕尼斯”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尤为引人注意。
“约翰·斯滕尼斯”号是美国现役主战航母之一。加上长期部署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的“罗纳德·里根”号,美军如今在东亚海域拥有两艘核动力航母。
军事专家认为,航母作为战略性武器装备,其部署地点、时机、方式,都具有耐人寻味的战略含义。美军加大航母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不仅表明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步伐加快,更折射出美国“使亚太地区诸多问题军事化”的倾向。
【“微妙变化”折射“重心调整”】
“约翰·斯滕尼斯”号为“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排水量10.3万吨,可搭载6500人、80多架飞机。20世纪90年代开始服役以来,它主要活动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多次参与美国的海外作战行动,如1998年在阿拉伯海执行对伊拉克南部“禁飞区”的巡逻任务。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室教授韩旭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约翰·斯滕尼斯”号服役以来活动频频,不断出现在“热点”地区,“折射出美国某些战略图谋”。而回顾美国以往航母部署的“微妙变化”,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的战略重心调整。
冷战时期,美国将亚太地区作为其全球称霸战略次重点,在日本横须贺设立军事基地,作为航母母港。韩旭东说:“以横须贺基地为母港的航母在冷战时期为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冷战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因受东欧问题和中东问题所困,美国对亚太方向没有给予现在这样的重视。这也反映在航母部署上:1998年至2008年以横须贺基地为母港的“小鹰”号是美军最后退役的常规动力航母,相比当时部署在其他“热卜乎点”地区的美军航母显得老旧落后。
随着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快其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调整的步伐,在亚太地区出没的美军航母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其中一点就是在横须贺基地以更新更先进的“罗纳德·里根”号替下“乔治·华盛顿”号。
韩旭东说,美国派“罗纳德·里根”号航母驻泊日本,传达的信号或许是“美国要在亚太地区采取主动措施来营造对其有利的安全环境”。
【霸道“常态化”,问题“军事化”】
按照美国海军和美国媒体的说法,“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1月中旬从华盛顿州布雷默顿港出发,本月初抵达南海,将在西太平洋部署7个月左右。
既然西太平洋地区已经长期部署了同属“尼米兹”级且更新的“罗纳德·里根”号,美军为何又要让“约翰·斯滕尼斯”号从设于东太平洋沿岸的母港“远道而来”,频繁出没于西太平洋海域?
韩旭东认为,美国此举可能包含多重战略意图。除了加大向亚太地区调整海外兵力部署重心的力闹卜度,借双重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强大军事威慑,美国还意在让更多美军航母“事实上存在于西太平洋”,使其“霸道行径成为常态”,从而在亚太地区构建起有利于美国的军事秩序。
“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存在的力度可能还会加大,以加速推进在亚太地区构建由美国主导的军事秩序,”他说,“美国显示实力,频频调动航母出没于亚太地区,意在推动亚太地区某些国家倒向美国,或减小某些国家离心于美国的倾向。”
此外,美国在亚太新增航母也折射出,美国正在运用军事手段推动这一地区诸多问题向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在韩旭东看来,这种运用军事手段的做法,正是型弯悉美国“贼喊捉贼的传统伎俩”。“实际上,美国正在使亚太地区诸多问题军事化”。
滑跃起飞可能性较大,因为据说美国商业卫星拍到了地面试验跑道。从地面拍的图在下面。
美国环球战略网8月12号刊登了名为《中国滑跃起飞跑道曝光》文章。文章认为,最近发现的那张由商业卫星“奇迹般”所摄到,很可能是中国在实验其航空母舰滑跃型飞行甲板的照片,被认为是中国正在对其苏-30战斗机和滑跃型航空母舰甲板的设计进行试验性活动的佐证。中国预计在未来几个月里就将拥有一艘拥有实际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并且肯定将会使用滑跃起飞跑道,而不是选择蒸汽弹射起飞技术。
有人曾经怀疑中国为实现其航母梦想,应该会在某处设有滑跃起飞跑道的训练设施及基地。现在通过这张照片,该基地的位置已被找到,就在西安阎良。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基地是坐落在的近500米海拔高度之上。通常拥有航母的国家都将其航母飞行员训练基地设置在接近海平面的地域。该文作者认为,或许是因为阎良是一个多风的地区,其风速和环境与航母真实起降时所遇到的典型风速很相似,这就使得飞行员在该基地所进行固定滑跃跑道起飞训练科目时能感受到更为真实的情况,以便飞行员熟练掌握在航母上的起降技术。
去年年底,中国宣布本国第一批航空母舰飞行员已经开始在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进行培训。这些相关人员将接受为期4年课教学培训,以使他们成为能在航空母舰上熟练操作战斗机的合格飞行员。不过,文章称俄罗斯已在此前提醒过中国:发展一支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族败橡,能够熟练驾驭航空母兆旁舰舰载战斗机的飞行员队伍可能要花费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作者认为中国的只有4年的短期培训是在“赌博”,不过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航母梦的迫切渴望,及在艰苦条件下“小步快跑”的奋斗精神。
今年早些时候,由前苏联制造航空母舰“瓦良格”号(Varyag)在改装后被中国命名为“施琅”号(施琅:中国清朝水军著名将领,于1681年受康熙帝令,一举收复殖民者妄图占领的台湾岛),中国海军将其编号定为“83”。中方已对“瓦良格”号进行了整修。预计在今年年底准备试航。
“瓦良格”号是俄罗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之一,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瓦良格”号航母的设计排水量是9万吨,采用核动力,并装配类似美国的蒸汽弹射器。但由于成本太高,俄罗斯只得降低标准,不仅放弃了核动力设计,满载排水量最后被设计成6.5万吨,蒸汽弹射器也没有采用,代之以滑跃式起飞甲板。由于苏联垮台等因素影响,该舰至今已经断断停停建设多年。虽然核动力没有采用,但这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设计依然令人生畏。该型300多米长的航母可搭载最多36架苏-27舰载机(后被命名为苏-33),14架卡-27PL反潜直升机,两架电子战直升机,及两架搜救直升机,可携带2500吨燃料,可为500-1000架次的飞机提供燃料。该航母设计乘员2500名(当满载战机时,乘员可达3000人)。目前该级别航母只有两艘;第一艘“库兹涅佐夫”号(Kuznetsov)航母在俄罗斯海军服役,另一艘就是“瓦良格”号。目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正在地中海执行巡逻任务。
“瓦良格”号航母自2002年购至乌克兰后就一直停泊在中国的大连港。之后受到特殊保卫,热情的人们只能从附近高速公路上一览它的身影。从那时候起,当地军迷们注意到,工作人员正在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某些处理。最为明显特征就是该舰已船厂涂成中国海军常用的浅灰色涂装;其次就是工程人员对岛式上层建筑的改装。人们可以在远处看到舰上有很多工作人员,以及还有很多造舰材料进进出出“瓦良格”号航母所在的码头,新的建造合同被认为是为“瓦良格”号航母添置更多的设备直接证据,包括很多“非常规”材料也被运抵至“瓦良格”号航母。
文章称中国方面已与俄罗斯造船企业接触,或许已经引进了“瓦良格”号航母上所需装备的图纸和技术。一些中国领导人已经非正式的表示,在2010年就将拥有一艘航母了(指的就是这艘翻新的“瓦良格”号)。
在文章最后,作者认为中国正处于急于获得新军事技术和力量的阶段。中国拥有航空母舰很显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这个庞大国家枯好的各部分都在热火朝天等待着航母正式出现。
航母还没出来呢
第一艘肯定是试验性质的,先用成熟的技术来作为一个试颂举枣验,答塌以后等我们野拆的电磁弹射技术成熟后再安装到后续航母上
应该是滑跃起飞的纳并,蒸汽弹梁氏射目橡茄散前也只有美国和法国正握了该技术,即使老美也只是在下一代的新型CVN-78航母上考虑电磁弹射起飞。
所以我国首艘航母应该是过渡性的,从瓦良格这边先借鉴一下滑跃起飞技术,然后再慢慢进行弹射器的研制,当然最早也是以蒸汽弹射为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