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浙江大学最牛十大校友 杭州大学历史 浙江大学历史简介 浙江历史学专业大学 浙大什么时候成立的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汪哗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悉陵、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睁陵戚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6223440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87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浙江大学——学校简介
浙江大学历史系胡蠢概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运做衫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尤其是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发展比较迅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199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现全系设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学科旁腔博士点。
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设有历史学专业基地班。基地班学生除有更多机会得到本专业高水平的教师的指导外,在享受优秀学生奖学金、申请学生科研项目和保送免试研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隐戚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两宇,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3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行携塌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领导下,浙扛大学筚路蓝缕.历经艰辛,崛起为当时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由于学校的许多教授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仍坚持科学研究,并作出了杰出的成绩,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来校考察后说,我在此发现了东方的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档圆调整,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学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建于 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 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浙江大学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1995年成为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四所学校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合并后的学校仍定名“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浙江大学历任校长:
马拍咐寅初(1949.08-1951.05)、沙文汉(1952.10-1953.01)、霍士廉(1953.04-1958.04)、周荣鑫(1958.04-1962.03)、陈伟达(1962.05-1968.04)、钱三强(1978.12-1982.06)、杨士林(1982.06-1984.02)、刘丹(1982.06-1989.09)。
韩祯祥(1984.02-1988.01)、路甬祥(1988.01-1995.04)、潘云鹤(1995.04-2006.07)、杨卫(2006.07-2013.02)、林建华(2013.06-2015.02)、吴朝晖(2015.03至今)。
浙江大学至今已有整整115年历史,大学前身的学校第一任校长是竺可桢。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杭州知府林启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的求是书贺贺正院,其是浙江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
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禅悔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解放前历史沿革
浙茄敬皮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颤差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校长竺可桢先生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解放后历史沿革
1951年厦门大学(电机系、机械系、工民建、土木系与土木专修科等) 、华东化工学院(工业稿慧分析专修科) 、之江文理学院(土木机械两系)并入浙江大学
1951年之江文理学院并入浙江大学
1951年浙江大学(文学院)并入之江文理学院
1961年杭州工学院并入浙江大学
1960年浙江大学(建筑冶金地质水利水电系) 、浙江机械专科学校、浙江电力专科学校、浙江纺织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杭州工学院
一、浙江机械专科学校
1958年浙江机械专科学校创建
二、浙江电力专科学校
1958年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升格为浙江电力专科学校
三、浙江纺织专科学校
1998年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
一、杭州大学
1958年杭州大学创建
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前)并入杭州大学
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52年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浙江师范学院
1952年浙江俄文专科学校并入浙江师范学院
浙江俄文专科学校创建
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体育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
1970年杭州外国语专科学校并入杭州大学
杭州外语专科学校创建
二、浙江农业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农学院)分建浙江农学院
1952年南京大学(园艺)、金陵大学(园艺)、福建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安徽大学(农艺/园艺系)并入浙江农学院
1953年苏南蚕丝专科学校(大专部分)并入浙江农学院
1960年浙江农学院、天目农学院、舟山水产学院合并组建浙江农业大学
1962年天目农学院、舟山水产学院独立复校
1970年浙江林学院并入浙江农业大学
1978年浙江林学院独立复校
2001年浙江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浙江农业大学
1985年浙江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
三、浙江医科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组建浙江医学院
1960年浙江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合并组建浙江医科大学
1963年浙江医科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部分)、浙江中医院、浙江中医研究所合并组建浙江中医学院
1970年浙江中医学院并入浙江医科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部分)复校为浙江中医学院
2004年杭州铁路中心医院并入浙江大学
2006年8月,杨卫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2007年5月,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
2008年5月,浙江大学111周年校庆,光棍衫全校发行
2009年12月29日,浙江大学学生杭州通通通为你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