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那么,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的知识点包括基本地理概念、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自然环境、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理教育。具体如下:
1. 基本地理概念涵盖地球、大洲、海洋、国家、城市等定义与特征。
2.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涉及三层结构、板块构造、自转与公转等基础知识。
3.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与管理。
4. 经济地理探讨世界经济格局、发展趋势及各国地区经济特征与优势。
5. 人文地理研究人口、文化、城市化现象特征、影响因素及地区人文特征和发展趋势。
6. 地理信息技术涉及GIS、遥感技术原理与应用,及数字地球等新技术发展与实践。
7. 地理教育关注教育目标、方法、评价及地理教育意义、发展趋势。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条件原因
外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部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身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1. 地壳与岩石圈是高考地理中的基础概念。地壳是地球内部结构分层的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17公里,并且地壳的厚度会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陆壳相对较厚,洋壳相对较薄。岩石圈则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其范围比地壳更广泛。
2. 在海岭与海沟的区分上,海岭是在板块张裂的地方形成的,位于生长边界,岩浆涌出地表后迅速冷凝形成。而海沟则是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方形成的,位于消亡边界,常常伴有岛弧和海岸山脉,以及在洋壳物质流失区域形成的海沟。
3. 流水侵蚀作用与水的溶蚀作用是地貌形成原理的重要概念。流水侵蚀包括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等物理过程,形成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等地貌。而流水溶蚀作用则主要是化学作用,主要是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物质的溶解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如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林、溶洞等。
4. 地下水的来源是高考地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地下水的来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河湖水补给、凝结水和原生水。在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下,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最为有利。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在干旱地区,大气中水汽直接凝结渗入地下,形成凝结水。
对于高考的地理来说,想要提高地理的成绩,就要掌握一定的高频考点,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地理高频的知识点。
高考考前地理必背10题
1.东亚的经纬度范围?73oE~145oE,4oN~53oN
2.东亚的地形特点(含地势特点)?
①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②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山地。③地势西高东低。
3.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①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②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稀少。
4.分析朝鲜半岛河流的特点、成因,以及对黄海盐度的影响?
特点:①从东北向西南流;②河流短促;③朝鲜河流有结冰期,韩国没有;④河流含沙量小。
成因:①受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影响;②半岛面积小,以山地为主;③朝鲜为温季,韩国为亚热季;④朝鲜半岛植被覆盖好。
影响:使黄海盐度降低。
高考地理如何学习?史上最强高考励志书《高考蝶变》教你怎样提高成绩,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5.分析朝鲜半岛南北在地形、气候、植被、经济等方面的异同点?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20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以上就是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的知识点包括基本地理概念、地球的构造和运动、自然环境、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地理教育。具体如下:1. 基本地理概念涵盖地球、大洲、海洋、国家、城市等定义与特征。2.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涉及三层结构、板块构造、自转与公转等基础知识。3.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