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初中 > 中考

中考诗词鉴赏题,初中语文诗歌鉴赏题

  • 中考
  • 2024-07-23

中考诗词鉴赏题?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先要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表达的情感。《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环境图,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而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那么,中考诗词鉴赏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型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型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1)以物象为题。

(2)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型三: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诗词鉴赏中考真题30道

(一)古诗赏析(4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 11.国破或:破(2分)

12.C(2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中考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 :1.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2.思念故乡评分:共1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2.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 :1.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三、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

诗词鉴赏题简短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 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16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5、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中考是诗词鉴赏,一般不是很难,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作者的思想,因为作者不会为写诗词而写,而且要真是,中考出题老师决不会选,呵呵,所以,你需要看出暗含在字里行间的意思。你先需要判断,这篇作品是什么风格的,婉约,豪放,怀古等等,这是拿分点,而且最好拿!其次,你需要大致了解这篇作品在说什么,这有助与你理解,然后,你需要简约地概括一下,这个也是拿分点,最后,你要指出,作者的思想,这个是难点,也是最大的拿分点,是老师拉差距的地方,有时候,米会觉得,你看不出思想,那时候你需要依靠这个作者的身世,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做出猜测。最后说一个采分点:你看到意象,需要提及:例如杜牧的《赤壁》最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就是诗人用三国赤壁之战的背景,曹操爱慕吴国的大乔,小乔的历史典故,你就需要指出。你如果不指出,及时你答对了作者的思想,弄不好老师会以不够全面给你扣分的,中考么,一定要谨慎。

以上就是中考诗词鉴赏题的全部内容,(一)古诗赏析(4分)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