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017年春季小学开学时间 2017年第一期开什么码 2017下学期开学时间 2017第一期开什么生肖 歌手2017第一期
2017开学第一课节目单
主办单位:教育部、中央电视台
播出时间:2017年9月1日 21:00
播出频道:央视综合频道
主持人董卿、撒贝宁
开场
《第一课》
演唱:吴磊
作词:王平久
作曲:常石磊
编曲:于韵非
混音:郭飞
伴唱:加减乘除组合、叽里咕噜组合
伴舞: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金帆舞蹈团、王怡涵王玥涵、北京国艺少儿京剧团、龙欢杂技团
《梦想开始的地方》
演唱:吴磊
作词:上善
作曲:赵麟
时隔八年,他再次回到《开学第一课》。今年的节目中,吴磊将作为课代表,一起和同学们聆听前辈们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发生的故事,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属于中华儿女的民族骄傲和自信。
第一课
字以溯源
开题人: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宁教授讲述致力于研究汉字六十余年的故事,带领我们领略汉字的魅力。追根溯源,鉴古至今,只有更好地认识过去,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
讲述人:“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美国)
理查德痴迷于汉字,对中国汉字有着巨大的热情,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汉字叔叔”。他坚持研究和传播汉字多年,在此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都没有放弃。他的故事震撼着每一位中国人,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敲响警钟。
《中国话》
演唱:任嘉伦
作词:郑楠 施人诚
作曲:郑楠
编曲:于韵非
混音:顾潇予
伴舞: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金帆舞陪高蹈团
在王宁教授和“汉字叔叔”结束演讲后,任嘉伦作为《开学搭塌第一课》课代表,为同学们带来了歌曲《中国话》。
【拼字游戏】董卿、撒贝宁、吴磊
在游戏互动环节中,班主任董卿带领着撒贝宁老师和课代表吴磊在现场和同学们做起了趣味满满的“拼字游戏”。几个同学组成一队,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合作,用身体组成一个字,由撒贝宁和吴磊猜。随着时间减少,拼字板不断倾斜,引起现场阵阵惊呼,同学们忙前忙后的样子也让人忍俊不禁!
课堂小结
第一节课“字以溯源”为同学们讲述了前辈们为了传承、保护汉字而坚守一生的故事,我们的“汉字”已经“走出去”,并且在世界上非常流行,这就是我们的骄傲所在。
第二课
武以振魂
开题人:吴京(导演、演员)
吴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塑造了铁骨铮铮的中国英雄形象。今天,吴京将和我们分享他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武术表演—《少年中国说》
表演嘉宾:河南少林塔沟武校
黄雪晴 世界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女子太极拳冠军
薛泰莱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查拳、双剑冠军
高宇池 第三届世界青少年刀术冠军
黄雪晴、薛泰莱、高宇池三位武术冠军和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校的同学们现场带来了一段热血沸腾的武术表演,台下的同学和观众都拍手叫好!
课堂小结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一招一式都透露着民族的浩然正气。武术传承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武术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第三课
棋以明智
讲述人:柯洁(围棋冠军)
围棋是“琴棋书画”中唯一需要对手的传统文化,柯洁现场讲述他与AlphaGo的传奇博弈,他直面这场对决的失利,并重新审视了人与科技的关系,教导同学们与科技共同进步。
第一曲《肖邦幻想即兴曲》
表演:李俊杰
表演嘉宾:钢琴家郎朗,钢琴达人李俊杰、徐子豪
钢琴小达人李俊杰和来自意大利的53根手指的机器人Teo藏在幕后,分别为现场观众带来钢琴名曲《肖邦幻想即兴曲》。班主任小撒更是现场抛出难题——猜猜哪个才是Teo弹奏的《肖邦幻想即兴曲》呢?
第二曲《野蜂飞舞》
表演:徐子航
表演嘉宾芦枝尺:钢琴家郎朗,钢琴达人李俊杰、徐子豪
钢琴达人徐子航和机器人Teo上演了“人机大战之速度大比拼”,他们分别演奏了钢琴名曲《野蜂飞舞》,究竟谁能取得这次胜利呢?
第三曲《彩云追月》
表演:郎朗 徐子航
作曲:王建中
郎朗、徐子航和机器人Teo同台合奏《彩云追月》,这场“人机合作”表演简直过瘾!
课堂小结
第三节课“棋以明智”讲述了棋士柯洁勇于面对输赢的勇气,并在科技中寻找到了围棋新的视野与思路的故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代滚滚向前,人类研发人工智能,打败了自己,这已证明了人类的强大。从讲述到体验,再到人机互动,人工智能早就不应是我们的“对手”,而是应和我们一同创造出更加美好未来的最佳伙伴。同时,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和现代科技结合,激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课
文以载道
开题人:董卿
古典文学是董卿心目中的“中华骄傲”。“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苏轼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细腻,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宝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传递着文化的共鸣。
讲述人:许渊冲(翻译家)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讲述自己的“执着”,并且将一生都奉献给翻译事业的故事,带领每一位同学感悟诗词与外语结合之美。
《水调歌头》韵白
韵白:王佩瑜 著名京剧演员
表演:北京国艺少儿京剧团
王佩瑜和北京国艺少儿京剧团的小青衣们,一起为现场的同学献上了京剧韵白《水调歌头》。
课堂小结
第四节课“文以载道”带领大家学习古典文化之美,许渊冲老人将诗词翻译成外语,使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诗词独特的魅力。他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理想和追求,让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第五课
丝绸新路
讲述人:米斯巴·拉希德 (巴基斯坦)
嘉宾:常敬宇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米斯巴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舞台上她与恩师常敬宇先生讲述了关于一群人对传播汉语的执着,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千年之约》
演唱:吉克隽逸
作词:陈涛
作曲:王备
编曲:谷粟
伴唱 :十二星宿男团
伴舞:六一艺术团
在米斯巴讲述师生之情和对汉语的热爱后,吉克隽逸献上了一首《千年之约》,饱含深情地唱出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携手发展的愿景,以及对友谊之邦的敬意。
课堂小结
第五节课“丝绸新路” 记录着中华民族一步一步走来的辉煌历史,讲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坚定脚步。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开辟未来。
2017央视《开学第一课》主要内容从字以溯源、武以振魂 、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主题演绎,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依然会影响他们当下的生活。”
主要内容“五节大课”概括如下:
第一节:字以溯源
从源远流长的汉字说起。在这节课上,撒贝宁带着一个仿制的甲骨上台,讲述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甲骨上是“雨”的象形文字,不少小朋友现场认了出来。
撒贝宁说,这个字穿越了三千多年历史,到今天依然能够认出来。汉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它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
理查德·西尔斯,1950年出生,美国人。他花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放到网上,中国网友深受感动,因此称呼他为“汉字叔叔”。
一次心脏手术差点夺去了“汉字叔叔”的生命,在病榻上,他开始思考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由此萌生了电子化《说文解字》的念头。
2002年,“汉字叔叔”创建了汉字字源网,由于得不到关注和资助,他陷入贫困潦倒、旅游签证到期、护照被没收、第一次面临限期离开中国的窘境。
“汉字叔叔”并没有因此放弃。所幸的是,他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教职,可以边教物理边研究汉字,他为能在中国做老师而骄傲:
“我总觉得我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
一个年近七十岁的外国人,都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
王宁,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汉语研究与教育工作长达六十余年,是现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
上世纪60年代,王宁教授去到了青海牧区开展扫盲工作,她深深地被老百姓对文化的渴望震撼,这一停留便是28年。
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
为了将传统文化巩固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王宁教授尽其所能,研究汉字从未停歇。其中,“甲骨文”也是王宁教授研究的汉字之一。
王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
汉字造字的意图告诉我们:看清道路,奔向目标。
一笔一划中涵盖亩悔誉丰厚的历史底蕴,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第二节:武以振魂
在这节课上,主持人带领大家做起了武术闯关接力游戏,包括考验平衡的梅花桩、考验腿功的踢气球等。
现场主持人还请出了螳螂拳、太极迅段拳和八极拳等三门传统武术的传承人于海、陈正雷、王世泉。
请他们介绍传统武术的奥秘和魅力,让观众体味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浩然正气的风骨。
正在热播的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也通过发来问候,诠释了对武术的理解。
第三节:文以载道
这节“课”上,有“瑜老板”之称的著名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左)用京剧念白表演了苏轼著名诗词《水调歌头》。在她身旁是4个不同京剧造型的旦角小演员,舞扇挥剑,水袖翩翩。
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学的浸润,她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她请上了我们前文提过的,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发扬光大的许渊冲先生,请他分享自己对于翻译的理解。
董卿、吴磊、任嘉伦还和现场的小朋友们做起了拼字成语游戏,每组5人,其中4人用身体拼字、1人猜字并说出包含该字的一个成语,如雪中送炭、奋笔疾书等。
第四节:棋以明智
这一节“课”看似是以“棋”为主,其实说的是“琴棋书画”这一国粹文化。
曾与“阿尔法狗”进行围棋对战的青年棋手柯洁也来到现场。
柯洁说对战机器人是在挑战自我,“职业棋手一辈子可能就只能练一两千盘棋,但人工智能一天就能练一两千盘棋,进化的效率是指数级别的。”
他说,比赛到最激烈的时候自己甚至恨不得去后台把机器人的电源掐了。
回过头看,柯洁说不管是自己赢还是机器人赢,都是人类的胜利。机器是人发明的,人下围棋带着思考、感悟和情绪,机器不会,只是枯燥的计算。
在“琴”环节,主持人撒贝宁先后请上了郎朗和它的两位爱徒。他们先后和机器人TEO一起弹奏了《幻想即兴曲》、《野蜂飞舞》、《彩云追月》。机器人在速度上赢了,那正式节目时候呢?期待!
第五节:丝绸新路
汉字是中国文前册化的源泉,武术振奋着自强的民族精神,文学承载着理想与情感,围棋蕴藏着智慧的密码。
它们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更令我们骄傲的是,它们在岁月流转中,在“走出去”和别的文化进行的交流中,焕发出了持久的光芒。
这节课的重要嘉宾之一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右),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
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99%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
扩展资料:
《开学第一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合作并从2008年开播至今的大型公益节目。
2018年,节目将以“创造 向未来”为主题,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此外,曾多次加盟《开学第一课》的王源学长也将惊喜亮相,或成节目一大看点。
作为中国新生力量的榜样,王源将与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上演一场跨越近40年的演讲,共同诠释了“创造向未来”的意义,诉说两代人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该节目于2008年9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2010年9月1日起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参考资料:--开学第一课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桥枝缓“为主题,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撒贝宁、董卿在“课堂”上通过现场采访、带着小朋友做游戏等形式,把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第一节:字以溯源
《开学第一课》的第一节课从源远流长的汉字说起。在这节课上,撒贝宁带着一个仿制的甲骨上台,讲述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
甲骨上是“雨”的象形文字,不少小朋友现场认了出来。撒贝宁说,这个字穿越了三千多年历史,到今天依然能够认出来。汉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它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
他请上了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王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仓颉造字的意图告诉我们:看清道路,奔向目标。这是古人的思想,也完全符合我们今天的精神。
第二节:武以振魂
在这节课上,主持人带领大家做起了武术闯关接力游戏,包括考验平衡的梅花桩、考验腿功的踢气球等。正在热播的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通过发来问候,诠释了对武术的理解。
吴京说,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真正的英雄不是侵犯别人,而是用一身功夫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人民、保卫祖国。
现场主持人还请出了螳螂拳、太极拳和八极拳等三门传统武术的传承人于海搭基、陈正雷、王世泉,请他们介绍传统武术的奥秘和魅力,让观众体味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浩然正气的风骨。
第三节:棋以明智
这一节“课”看似是以“棋”为主,其实说的是“琴棋书画”这一国粹文化。曾与“阿尔法狗”进行围棋对战的青年棋手柯洁也来到现场。
柯洁说对战机器人是在挑战自我,“职业棋手一辈子可能就只能练一两千盘棋,但人工智能一天就能练一两千盘棋,进化的效率是指数级别的。”他说,比赛到最激烈的时候自己甚至恨不得去后台把机器人的电源掐了。
回过头看,柯洁说不管是自己赢还是机器人赢,都是人类的胜利。机器是人发明的,人下围棋带着思考、感悟和情绪,机器不会,只是枯燥的计算。在“琴”环节,主持人撒贝宁先后请上了郎朗和它的两位爱徒。
他们先后和机器人TEO一起弹奏了《幻想即兴曲》、《野蜂飞舞》、《彩云追月》。
第四节:文以载道
这节“课”上,有“瑜老板”之称的著名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用京剧念白表演了苏轼著名诗词《水调歌头》。在她身旁是4个不同京剧造型的旦角小演员,舞扇挥剑,水袖翩翩。
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学的浸润,她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
她请上了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发扬光大的许渊冲先生,请他分享自己对于翻译的理解。董卿、吴磊、撒贝宁还和现场的小朋友们做起了拼字成语游戏,每组5人,其中4人用身体拼字、1人猜字并说出包含该字的一个成语,如雪中送炭、奋笔疾书等。
第五节:丝绸新路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武术振奋着自强的民族精神,文学承载着理想与情感,围棋蕴藏着智慧的密码。它们都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更令我们骄傲的是,它们在岁月流转中,在“走出去”和别的文化进行的交流中,焕发出了持久的光芒。
这节课的主角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在巴基斯坦99%会说汉敏模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米斯巴现场讲述了她和汉语、和中国的故事。
扩展资料:
历年主题:
1、2008年,首届《开学第一课》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对全国孩子们进行应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2、2009年,第二届《开学第一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背景下,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为全国中小学生展示了一台爱的主题班会。
3、2010年,第三届《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4个篇章。
4、2011年,第四届《开学第一课》,以“幸福在哪里”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
5、2012年,第五届《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通过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向大家介绍身边美。
6、2013年,第六届《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
7、2014年,第七届《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
8、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
9、2016年,第九届《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将以青少年的视角,为孩子们讲述长征路上真实的历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节目将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寻找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点,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让孩子们在对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的主题演绎,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对象。
“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依然会影响他们当下的生活。”
下面,我们将通过最近提前彩排的录制现场,抢先看到今年央视和教育部为我们准备的“文化大餐”!
今年的“五节大课”
提前看,
内容根据彩排录制现场整理。
第一节:字以溯源
从源远流长的汉字说起。在这节课上,撒贝宁带着一个仿制的甲骨上台,讲述中国汉字强大的生命力。甲骨上是“雨”的象形文字,不少小朋友现场认了出来。
撒贝宁说,这个字穿越了三千多年历史,到今天依然能够认出来。汉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它的流传演变记录着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
理查德·西尔斯,1950年出生,美国人。他花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放到网上,中国网友深受感动,因此称呼他为“汉字叔叔”。
一次心脏手术差点夺去了“颂磨汉字叔叔”的生命,在病榻上,他开始思考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由此萌生了电子化《说文解字》的念头。
2002年,“汉字叔叔”创建了汉字字源网,由于得不到关注和资助,他陷入贫困潦倒、旅游签证到期、护照被没收、第一次面临限期离开中国的窘境。
“汉字叔叔”并没有因此放弃。所幸的是,他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教职,可以边教物理边研究汉字,他为能在中国做老师而骄傲:
“我总觉得我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
一个年近七十岁的外国人,都在不断为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
王宁,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汉语研究与教育工作长达六十余年,是现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继承人之一。
上世纪60年代,王宁教授去到了青海牧区开展扫盲工作,她深深地被老百姓对文化的渴望震撼,这一停留便是28年。
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
为了将传统文化巩固在每个人的血液中,王宁教授尽其所能,研究汉字从未停歇。其中,“甲骨文”也是王宁教授研究的汉字之一。
王教授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
汉字造字的意图告诉我们:看清道路,奔向目标。
一笔一划中涵盖丰厚的历史底蕴,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第二节:武以振魂
在这节课上,主持人带领大家做起了武术闯关野早斗接力游戏,包括考验平衡的梅花桩、考睁运验腿功的踢气球等。
现场主持人还请出了螳螂拳、太极拳和八极拳等三门传统武术的传承人于海、陈正雷、王世泉。
请他们介绍传统武术的奥秘和魅力,让观众体味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浩然正气的风骨。
正在热播的电影《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也通过发来问候,诠释了对武术的理解。
第三节:文以载道
这节“课”上,有“瑜老板”之称的著名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左)用京剧念白表演了苏轼著名诗词《水调歌头》。在她身旁是4个不同京剧造型的旦角小演员,舞扇挥剑,水袖翩翩。
主持人董卿分享了古典文学的浸润,她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她请上了我们前文提过的,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发扬光大的许渊冲先生,请他分享自己对于翻译的理解。
董卿、吴磊、任嘉伦还和现场的小朋友们做起了拼字成语游戏,每组5人,其中4人用身体拼字、1人猜字并说出包含该字的一个成语,如雪中送炭、奋笔疾书等。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2021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1
昨晚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2018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节目内容丰富,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摄影师解海龙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京剧小达人”王泓翔和虚拟歌手“犀”共同演唱的歌曲《墨梅》还有神秘嘉宾无壳蛋生鸡“小茶缸”。
以“我要上学”系列照片震撼国人的纪实摄影师解海龙,讲述了相机背后“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小光头”张天义等著名照片主人公的故事,非常感人!爱心铸就希望,知识改变命运指让,梦想让我们成长,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喜欢《墨梅》是因为那首歌很好听,古色古香的,是我喜欢的风格!然后演出画面非常美丽,那个小女孩“犀”竟然是虚拟的,美妙的声音也是合成出来的,令我大开眼界!
最后那个无壳蛋生鸡“小茶缸”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力量,我也好想做一次无壳蛋生鸡的实验啊!哈哈!好有意思!
令我最记忆深刻的是解海龙爷爷在很久以前拍下照片的那三个孩子:苏明娟,胡善辉,张天义。
他们都是生活在农村的三个人,每天要从山底走到山顶十几公里的路去上学,农村的路都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跤。桌椅简陋的教室,哪怕一下雨就漏水,他们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只要能有书读就会很开心很幸福了。
在“大眼睛”女孩的那张照片里,能看出她眼神中多么渴望学习;“大鼻涕”胡善辉即使鼻涕流到了嘴上,仍然大声地朗读;“小光头”张天义在自己贫困的情况下也不忘帮助别人,他们三人的精神令我佩服。
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成天沉浸在电子游戏当中。幸福是奋斗来的,如果你不奋斗就更不会有幸福人生。
通过看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学到了很多,我要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为之努力,长大了再去实现大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2
刚才,看完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感触颇深。
2011年的主题,是——幸福。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想问“幸福,是什么?”然而每个人所诠释的“幸福”,含义是不同的。
盲童“钢琴家”——小刘和逗春浩的幸福就是能摸着妈妈一针一针给他翻译出来的盲谱,弹着自己心爱的钢琴。他的自信、他的乐观、他对钢琴的永不放弃加上妈妈对他的帮助和关爱,促成了今天的小刘浩。
还有那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的母亲并坚持了12的孟佩杰,每天重复那么多次相同的动作,她不但不烦躁,反而唤耐感到特别幸福。妈妈说:“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而佩杰却觉得这12年来能和妈妈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2009年佩杰考上了大学,她就定要带着妈妈上大学。如今已经大二的她,还在一如既往的地照顾着妈妈。她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15分钟……这真的是“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吗?有些人是时候该反省一下了。
其实,有时候,幸福很简单。就像我们《幸福宣言》里所说的一样:
“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是一份好心情。快乐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自信、乐观、努力、超越;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是第一!”
“幸福是温暖的关爱,幸福是真诚的赞美;在幸福的世界里,要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懂得对生活说感恩。敞开心扉去沟通,世界也会变开阔;用宽容的心待人,让自己更快乐!”
“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同学少年,胸怀广阔,幸福中国,未来有我!”
2011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品味幸福。所以,在这新学年里,让我们一直“幸福”下去。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3
周四,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觉受益匪浅。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梦想。
第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十年前,也就是2003年,她作为一个小观众,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位牵动13亿中国人梦想的第二位中国女航天员。在演讲结束时,王老师告诉我们:“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尘,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的到!”在第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撒贝宁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八一少年跳伞队,有一名女孩叫付丽娟,她是一位农村来的少年,她的年龄几乎低的令我们难以置信——她只有13岁!她是队里最小的队员!当我听到她的年龄,我简直惊呆了!13岁!而且,她的经历也让人难以置信。每天早上早经历好几个小时的长跑。而且还要做很多的训练。当时我惊呆了,那些动作,就是将我的身体的柔韧度扩大100万倍,我都做不出来。
第二课,电影明星章子怡我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我开始以为,章子怡会讲述她的明星事业,可事实恰恰相反,她自己讲述了一个关于学习的小小故事。
章子怡讲述道来:在她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时,就因为语言不通,丧失了许多机会,她当时有一个梦想:用英语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她告诉我们: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丢掉梦想,它是你迷茫的时候一盏明亮的灯,它会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在黑夜里枕边的一本书,为你开启黎明;它是每一个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伸向你的一只手,拉你一把送你一程,让你重新获得动力,永不放弃。
第三课,钢琴家郎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源于童年的一个梦想,就是很汤姆一样,弹钢琴,最出,它只是一个梦想,可是后来,他经过28年勤奋且不懈的努力,他变成了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告诉我们:当你热爱一件事,甚至把它当成自己一辈子的梦想,并为这个梦想拼命努力的时候,你就找到了你人生真正的精彩。
这就是我的观后感,你的呢?快快告诉我吧。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4
每年在开学的那一天,我都会看《开学第一课》,这几天,我又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2016年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信念不移,讲了胡正先和梁天文的故事,胡正先老人12岁当兵,在祁连山中48天没吃饭,赤脚走三棱刺路,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同志吃书,他吃的是密码本,怕没了影响军队,以前人们要用发报机,但必须有电池,他就只能用盐在锌皮上撒,在盐水中泡一天,梁天文老人13岁当军,和杨政委很好,吃饭都用一个碗,可在梨园山中杨政委牺牲了,他也潸然泪下。
第二单元讲了勇往直前,讲了贺捷生的父亲与贺陵生和父亲的故事,他在准备长征的时候出生了,在18天时在一个马背上的摇篮中过长征,在哭了的时候大家很高兴,证明他还没死,父亲在一次冲锋中又把他丢了,后来才找到,贺炳炎将军在瓦屋塘战争中右臂被敌人打中了,把他放在木板上,嘴上放上毛巾,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中,用2小时15分钟据下来了。
第三个单元讲了秦华礼和耿莹的故事,秦华礼老人104岁了,当时学的是通信,在学习中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固定用品和教材,叫”三无”学校,他后来被周恩来总理奉命到南邮当校长,教育十几万人,很自豪。耿莹老人讲他父亲得了疟疾,但仍然坚持打仗,每天穿草鞋走很长的路,很少有粮食,所以每天只吃一颗黄豆,可见红军们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四个单元讲了坚持不懈,讲述了王亚平的故事,航天员不光艰辛,而且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最难的是超重耐力训练,达到自身八倍左右,脸会变形,眼泪会忍不住向外流,胸会压抑,呼吸困难,他们会有一个红色按钮,挺不住了可以按下请求暂停,可没有一个人按过。
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不忘初心,长征永远在路上。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5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分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篇章,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开启黑白二子间蕴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鉴古知今……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今年的主题演绎,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对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依然会影响他们当下的生活。"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6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
今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讲了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
第一个上场的就是我们的航天员刘洋老师,她对太空也曾有着无数遐想,但当她来到了苍茫的宇宙时,被在太空的地球深深地震撼了,那是多么的瑰丽,多么的耀眼,那种美是无法想象的。她说,太空独特的环境对人的身里和心理,都是一种严酷的考验。也许当我们真正远离了地球,才能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和珍贵,我们是多么需要这颗星球。她爱这里明媚的阳光,爱这里清新的空气,爱这里纯净的水,爱这里的江河湖海,爱这里的高山平原,爱这里生存着的多样化的物种,爱这里生活着的人类。
接着就是姚明的视屏,他来到了非洲大草原,他发现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因为有了形态各异的它们,才有了美好的大自然。是它们才使我们的大自然生机勃勃。但不幸的是因为一些人为的破坏造成了许多动物濒临灭绝,要真正来到大自然中去亲近它们,看到它们的美丽,才能知道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正在保护着这颗美丽的星球,当然是清洁工叔叔阿姨们了,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又脏又累,整天和垃圾打交道,这是一项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大家还在甜甜的睡梦中时,他们已经起床了,拿着扫把打扫地面。当我们出门上学时,他们已经把路面打扫得一干二净。是他们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
通过这《开学第一课》让我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美可以使一座山,可以是一片海,可以是一缕花香,可以是一汪清泉,可以是一个劳动者的背影,可以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只要你处处留意,美就在你身边。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7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能走路啊!”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备乐观的精神。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这种生活态度,去发觉美,发觉幸福吧。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8
开学第一天,老师告诉我们今晚8点中央电视台CCTV1频道有《开学第一课》看,同学们一听都非常期待。一做完作业,我便和妈妈来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观看《开学第一课》,没想到主持人竟然是撒贝宁。《开学第一课》一共分为4节课——孝、爱、礼、强,分别请了四位老师来向我们讲解,其中每节课里面还穿插了一些既感人又有哲理的故事,令人深受启发。
节目一开始,先为大家亮了一段文艺表演,然后主持人撒贝宁出来了,为小朋友们祝词,再然后就开始讲课了,讲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有关于秦勇儿子的、有关于孝顺父母的、还有关于文明礼仪的,还有······其中,我对秦勇儿子的那个最深受启发,秦勇原来是摇滚歌手里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可他得知自己的孩子大珍珠4岁时感同力失调,于是他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便放弃了音乐。在照顾的过程中,大珍珠学骑自行车需学3年,系鞋带要学3个月,······他的父亲却还是不厌其烦的教着,一遍又一遍,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令人敬佩!
比起他们,我是那么的幸福,生活得那么无忧无虑,而我现在只需做到:好好学习、孝顺父母、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父母教我们不容易,从抱在手中的婴儿抚养成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我们要学会感恩,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通过看《开学第一课》,我要向父母说声:“您辛苦了。”
《开学第一课》讲了4节课,分别是孝、爱、礼、强,让我学会了孝——孝顺父母,爱——爱生活、爱世界,礼——尊老爱幼、文明礼仪,强——自强不息。
我喜爱开学第一课,它让我知道了不少,告诉了我做人做事。让我知道了天外有天、楼外有楼,自己还是缺少了许多,还需慢慢改进。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9
终于又开学了,这个学期我们有了新的教室、新的桌子和新的椅子。有了这些当然还有新的《开学第一课》啦!告诉你们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特别好看,特别幽默。你们看了没有?什么!居然没看。没事儿,我来讲给你们听。告诉你们这一期里面来了许许多多的明星:有周笔畅啦,有钢琴家朗朗啦、总之全是明星。这期的《开学第一课》一共有三节课,我先讲第一堂课:“有梦就有动力”。
“有梦就有动力”这堂课的梦想老师竟然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王亚平姐姐说她从小的梦想不是当航天员。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没想到她的教师梦和航天梦竟然一下子全都实现了。在十年前她入了空军,就在一天,去空军都在用电视机观看“神舟五号”起飞的直播,十、九、八……三、二、一起飞!杨利伟叔叔就坐着“神舟五号”起飞了。杨利伟叔叔成了王亚平姐姐的偶像。后来,有一个十三岁就入空军的一个姐姐。她每天都忍受着训练的痛苦,她每天早上都要长跑几十米。还要训练跳伞的姿势,这个姿势就是用一小部分的腹肌顶在一块很小的板凳上,再把脚放高,把手放高。特别痛苦。还有王亚平姐姐在训练时最痛苦的是仪心机训练。仪心机就是把一个人放在一个小屋子里,然后屋子开始转,在屋子里的人会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是自身的七到八倍,普通人是承受不了的,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通过这个考试。
以上就是《开学第一课》里的第一堂课。怎么样,大家都了解了航天员了吧!这让我明白了:梦想是一种不小的动力,让你不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激发对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这一种力量,会让你无惧风雨,无畏风险,不断地前进、前进。所以我以后要想付丽娟姐姐一样,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十足的动力让你冲向终点。我的梦想是把语文学好,我相信我能实现这个梦想的!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10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中央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
节目分三个部分:第一节,有梦就有动力。第二节:有梦就要坚持。第三节:有梦就能出彩。节目一开始就请出了女航天员王亚平,讲述了她航天梦的实现历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亚平,她是升上太空的又一位女英雄,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还有一个4岁得了脑瘫的小朋友,医院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治疗,但他的妈妈坚持不放弃,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教他学习弹琴,最终孩子几乎能像正常人一样上学了。当他在现场弹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我和妈妈都感动的哭了。他的妈妈太伟大了!太辛苦了!我从中也体会到了妈妈的艰辛,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妈妈的期望!
片中还讲述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一条腿的廖智老师,她从前是个舞蹈老师,可是,因为地震她失去了一条腿,还失去了她可爱的孩子,从此她再也不能跳舞了,而且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为了自己的梦想,她用假肢继续练习跳舞,并坐在轮椅上学会了轮椅舞,终于实现了梦想。
节目中还介绍了很多名人明星的梦想实现历程。这些人梦想的实现都经历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一个梦想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感触很深,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上翱翔。这个梦想也是我努力学习的目标。我要尽最大努力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学习,实现我的梦想。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中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虽然假期我没学会游泳,但现在我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尽快学会游泳!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什么都能成功。我的梦想有很多,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导演、制片人或者画家等等,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以从现在开始博览群书,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
cctv《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11
“对得起国家和亲人,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观看完《开学第一课》,这句话就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成龙小时候便极具正义感,看到小朋友被欺负,二话不说就帮忙打抱不平。他说:“我想要当英雄。”他开始了自己的追梦旅程,从最开始的跑龙套,到现如今的“中国名片”,其中的辛苦,我们无法体会。我们只知道他为了拍好作品,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曾断鼻三次,从十五米的树上摔落,耳朵飙血开颅手术后枕头都在滴血。他笑着告诉我们:“我忙拍戏,早上打石膏,下午继续拍摄”如此心酸的事情,他却说得平淡无奇。他说:“只要对得起国家和亲人,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反观我们,蹭掉皮的小事都要抱怨不休,又怎能算得上是了不起的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文化需要我们来传播,需要我们夹弘扬,但现实却是,许多中华文化已逐渐被我们摒弃,我们确应反思一下。
我在追寻自己梦想的同时,也看到了助力孩子们的上学梦。一张“大眼晴”的图片感染了亿万人,从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中,我们看出她对学习的热切渴望。“小光头”张天义即使生活十分拮据,却仍把爱心人士捐的善款分给同桌,即使自己生活困难也要帮助身边的人。“大鼻涕”胡善辉衣服破烂不堪,但我们只记住了他认真、忘我的样子。这组照片背后的摄影师解海龙说:“我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们的梦想,那就是,我要上学。”解海龙的照片带给他们幸运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力量与前进的动力。
看完后我心中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之前我定会想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更应该努力学习。但现在,更多的是想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比别人更刻苦,应当更好的学习环境。看着他们的教室从泥土房到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孩子们手拿充满书香气息的书本脸上的笑容一天天曾多,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的缩影。但仍有想要读书却没书可读的孩子在等着我们,我会像解海龙爷爷那样去帮助他们,让每个心怀梦想的孩子都有书可读,这就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