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初中 > 中考

南京2017中考语文试卷,2017江苏南京中考数学答案

  • 中考
  • 2023-12-12

南京2017中考语文试卷?2017年南京语文中考作文题“无情岁月有味诗”是一个富有哲理和诗意的题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时间、回忆和情感等主题。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无情岁月”为背景,那么,南京2017中考语文试卷?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7年南京中考化学试卷

14.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怀疑→( )→( )→认同

15.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答: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答:

16.第⑰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答:

17.联系全文,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

(一)(20分)13.(4分)(1)小吴找到了邻县人,但不认为是老乡。(2)小吴找到了同县老乡,却遭到对方的拒绝和辱骂。(各2分)

14.(4分)理解 关心(或关爱、挂念)

15.(4分)(1)“汪”极言小吴眼中蓄满了泪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小吴因“我”的理解而深受感动的情态(2分)。(2)“黯然”写出小吴情绪低落的神情,表现出他没找到老乡时的极度失望(2分)。

16.(4分)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吴惊愕、尴尬、痛苦、绝望等心理(答到两点心理即可)。

I7.(4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以小吴为代有的孤独者们面对孤独、不甘孤独的积极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2017南京数学中考题及答案

2017年南京三模语文考试即将来临,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2017南京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7南京三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对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创新人才大都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充满人文情怀和自由学风的环境里 ▲ 出来的。当前中国大学教育 ▲ 的关键在于开设能够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的通识课程,而不是可以 ▲的实用课程。要重视“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

A.熏染 另起炉灶 立竿见影 B.熏陶 改弦易辙 立竿见影

C.熏陶 另起炉灶 卓有成效 D.熏染 改弦易辙 卓有成效

2.下列诗句填入所给《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A. 疏柳映新塘 B. 潮平路带沙 C. 花开水上槎 D. 胡霜拂剑花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自从汽车驶过褒城以后,水的颜色就由墨黑变成浅绿了。 。 。 。 。 。 ,真是美人脸上的娥眉吧?

①作为背景的远山是黛色的,扁而弯的一痕②深黑浅灰,编成了奇突的笔触,斧削的残迹

③对面的山层,覆着一行行的嫩绿④岸边的水成岩,露着深深浅浅的水痕

⑤一个个小艇在碧色的涟漪上飘着,确是扁舟叶叶⑥浅黄色的公路,好像是一条束在山腰间的带子

A.⑤④②③①⑥ B.⑤③⑥④②①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③④②⑤⑥①

4.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

2021年南京语文中考题及其答案

作文题目解析

1.本文为命题作文,按照中考命题作文需求,所有同学必须以《会玩,才好》为题。凡是不按照要求,更改题目都会被扣除题目分。

2.“会玩,才好”,“玩”是题目的关键。在题目中出题老师将“玩”的范围作了新的定义: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万众有学问,万众有智慧……”

这里的“玩”不是彻夜的宿醉,不是简单的休息和放纵。

而是指可以在与万众的交流中有增长知识,塑造品格的体现。很显然这里的“玩”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行为。

所以考生在作文的时候,应该去思考“玩什么”是可以对自我成长有所促进的,比如在集体运动类活动中收获友谊互相学习;在课间活动中与同学促进感情有所启发;在家庭集体旅行中收获品质和感悟.......这些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素材。

3.“会玩”,强调要“会”,仍然是在强调及时是“玩”,也要有所规划和思考,有所收获。这才是真正的“会玩”。

4.整体而言,本次命题作文虽然题目确定,但是仍然是贴近孩子生活的,写作范围很宽,无论是记叙文还是抒情散文都可以写出风采。

需要注意的是,题目对"玩"的定义有所限制。

其实中考作文和写文章是不太一样的,那么如何写好一篇中考作文(应试作文)呢?

营长(微信:xianzhikang)

总结了一下,虽然今年的中考语文已经过去了,但是给初一初二的孩子参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7江苏南京中考数学答案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排序,希望能帮助你们。

1 .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但是这些 优秀 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 优秀 也可能变成劣势。

一个人 的知识、能力 优势 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 逆转 ,最终导致失败。

因此 ,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④①③

【答案】 B

【解析】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南京中考语文试卷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为中考助力!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俘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俘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旨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妾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小题1】请划分层次(用“ |” 断 三处)

已 而 手 倦 足 疲 倚 竿 于 岸 游 目 而 视 之 其 寂 然 者 如 故。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徐牵引之(2)间乃一得

(3〕更诣别塘求钓处(4)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以上就是南京2017中考语文试卷的全部内容,发言稿,文章吻合情境即可。今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厚重而不失灵动,朴实且多有情趣,在求实务本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点点诗意。全卷三大部分皆流露出岁月如川、生活若诗的味道。在上述内容的铺垫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