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考研的人多吗?在我国,民俗学专业的考研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因此招生院校相对较少。一些招收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的院校如下: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3、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部 4、那么,民俗学考研的人多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现在很多考研考生都会选择学习民俗学专业,下面跟大家民俗学专业考研就业怎么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民俗学专业考研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1民俗学专业考研就业前景
客观的讲,民俗学就业的确很难,特别是现在。中国民俗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但学科的发展前景并非是一片漆黑,民俗学的发展仍然充满着机遇。
大家求职的眼界应放开些,不要只局限于与专业对口的职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在当今中国正方兴未艾,而且在政府主持下至少要坚持做20年左右,需要数量不少的这方面人材。“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归文化部进行垂直管理,具体参与其间的部门主要有文化部的社会文化图书馆司民族文化处(负责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外联局国际处(主要负责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尤其是申遗工作),但工作量巨大。许多专家都在建议文化部成立专门的改没管理机构,希望政府能够采纳。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大家就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精简机构也是一个方向。这就为民俗学的就业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2民俗学专业考研毕业就业方向
虽然民俗学当前是个很冷门的专业,并不代表以后不受欢迎,关键看自己如何看待。做每件事之前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应该怎样做。
一般是属于文学系或者社会学系,这个各个学校是不同的。
目前国内院校最好的民俗学专业大学是: 1. 北京师范大学2. 中国人民大学
3. 中央民族大学4. 中山大学5. 山东大学6. 武汉大学7. 南京师范大学
8. 辽宁大学9. 复旦大学10. 上海大学
排名越高越难考。另衫清外目前来看这个专业比较冷门,因为是个二级学科,了解的人不燃者多,只有对这一方面确实感兴趣才会关注。就业的话一般去历史研究所、博物馆之类的,当然,学术方面做好了的话留校当老师也有可皮塌薯能。
1、首先感谢你对我校感兴趣。我校中芹慎脊文系的专业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之外,其他专业(包括方向)考研都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我校的文史哲专业在全国来说都是靠前的。以我所见和我所闻而言,跨专业考试的学生成功率往往不低,原因有兴趣可以详谈。对英语的要求和其他文科专业要求持平,只要过线即可,人类学系的英语要求这两年是比中文系的稍低。
2、差别较大。中文系的民俗学一定意义上而言是中大民俗学,南派民俗学的发端,顾颉刚等先师是为开拓者,所以中文系的民俗学比较倾向于这条线,偏文多些;人类学系的民俗学是人类学系下设方向之一,现在主要是邓启耀、朱爱东老师在做,偏向于人类学理论和田野调查,偏社多些;
3、如上2所述,你也可以明白为何人类学系的民俗学招的人少,毕竟那不是我们的主业,我们的主业是人类学和考古学,民俗和民族都比较少;我们学校的本科生一般情况下罕有考民俗学的,考文化人类学的最多,竞争不是很激烈,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不多,我们这一届只有两孝租个人。
4、中大的人类学是中国第一的,与北大齐分南北,学术界称为南派,你所说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是前年开设的类专业,找的人仅次于中文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专业文化事业管理(70),但是我们这一届只有14个人,而且基本上是考人类学考考古学调剂的,学费一万三,第一年没有奖助金,第二年嫌渗可以评选,有两个名额,因为在职的比较多,所以竞争倒还可以。
民俗学专业的选手飘过~
这个专业属于法学,研究生出来拿法学硕士的证。如果你学民间文学,证就是文学硕士的了。社会学系、中文系、历史系下设的都有,华东师范大学貌似放在对外汉语学院。有一个学校就是两个系都有民俗专业,以后有兴趣可以八卦一下这段学界公案。
该专业好一点的大学除了前面有人列举的,中国社科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刘魁立先生就是社科院的。很心水纳日碧力戈先生。还有户晓辉、高丙中、巴莫曲布嫫等等等等,牛人一大坨。而且怎么说呢……这排名不知根据啥?没说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先生还是很牛的。《文艺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也被华丽丽的无视了,你让陈建宪、刘守华二位先生情何以堪!神话研究故事类型研究绕不开的好吧。
就自己对这些楼下列举的大学的了解和其他一些学校这方面的情况8一下吧。8卦无罪,谢绝跨省~
关键看你的兴趣是偏向哪一方面?
民俗学下还是有不少专业方向的
信仰渣伏局民俗学
民俗理论
民俗学史(学术史)
民俗史
文艺民俗学
都市民俗学
民间文学下面的
神话学
传说学
……很如让多哦
而且上面说到的这些大学
有的偏人类学
有的偏民族学
有的专长是民间文学
这三个学科可不是方向的问题
完全不同于民俗学
只是民俗学本来就是混血儿
各大学的学术传统又各不相同
北京师范大学
知道搞排名在中国一定是这所学校龙头老大
地位仿佛神奈川大学之于日本民俗学
钟敬文先生解放后长期任教于此
中国民俗学之父啊
现在该校的民俗学老师及主要研究方向
http://www.chinese.bnu.edu.cn/szdw/szdw.aspx
基本是钟老的徒子徒孙
杨利慧先生狠狠狠不错哦
董晓萍先生低调勤奋,田野做得相当有水平
山东大学
http://www.chinese.bnu.edu.cn/szdw/szdw.aspx
在文史哲研究院下设民俗学研究所
老师介绍上面都有叶涛先生张士闪先生刘宗迪先生的东西比较熟悉
其他几位不清楚
这群人超活跃
杂志办得相当有水平
什么《民俗研究》、《节日研究》……
《民俗研究》权威滴很
山东民俗本来就资源丰富
听说现在叶涛先生貌似跳槽到北京了
有厅冲同学最近在联系他发文章打听到的
小道消息不知真假
辽宁大学
上榜理由大概是乌丙安爷爷吧
打开师资介绍木发现,莫非退休了?
萨满研究、生命树、民俗学原理,只看过他写的这一类东西还有生态民俗学的论文
江帆老师是他的女弟子
看过她的生态民俗学、民间口承叙事论
二位的东西弱弱的说一句,觉得生硬
http://www.lnu.edu.cn/lndx/szdw/jsjj_zy.jsp?id=2359
接着八卦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
http://chinese.fudan.edu.cn/fudan/res/htmlres/0/39.shtml
网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
消息滞后
这个你查两位郑先生就OK了
还有位女老师
学术能力非常强的
只是现在不带研究生
信仰民俗学
神话
艺术人类学(这个不是民俗学了)
都不错
华东师范大学的话
查下这个吧
应该还有几位女老师
非民俗专业出身的老师也有几位做民俗相关的东西
http://hanyu.ecnu.edu.cn/teachers/teachers.aspx
主要是陈勤建先生
不老神话呀
心态超年轻的那种
文艺民俗学很有特色
上海大学
只是对黄景春先生听说的多一些
http://wxy.shu.edu.cn/deptMess/Chinese/index.asp
http://wxy.shu.edu.cn/sociology/details.aspx?eid=275#
民间文学
民俗信仰
都市民俗学
说到都市民俗学的话
貌似东南大学的陶思炎先生也是做这方面
上面三个学校都受到以前上海老一代民俗学者罗永麟先生的影响
民间文学方面比较关注
其他的不多扯了
建议你打开中国民俗学会的网站一个老师一个老师的看简介就当选导师好了
关于工作的问题
很杂很杂滴
1、公务员。
在我国,民俗学专业的考研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因此招生院校相对较少。一些招收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的院校如下:
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3、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部
4、南京大学文化学院
5、昆明理工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6、鲁东大学文学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列举了部分民俗学专业招生院校,考生在选择院校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及专业需求进行选择。
以下是学习民俗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1、多样性和复杂性。民俗学研究日常生活、文化习俗和传统信仰等多方面,因此学习民俗学需要面对复杂和多样性的真实拍笑文化现象。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究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特点,根据实际现象进行学习和讨论。
2、研究方法和技巧。需要学习民俗学的基础理论,熟悉相关研究方法和技巧,如采访、调查、参观、文献查找等。同时,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互动。
3、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民俗学研究不仅涉及文化,还涉及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因此,在学习民俗学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了解文化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背景和意义。
4、多学科综合应用。
以上就是民俗学考研的人多吗的全部内容,民俗学考研难度比较大,民俗学专业是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因为生活的地区不同,不仅生活环境存在差异,生活习惯、饮食风俗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我国国土面积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