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张雪峰说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校长历任名单 东北大学校歌歌词解释大全 最有水平的大学校歌 东北大学真的是最菜985么
一、东北大学校歌有两个版本:
1、现行版本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能不奋勉乎吾曹?
2、原版本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三民主义之圣化,仰青天白日之昭昭。
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
东夷兮狡诈,北虏兮矫骁,
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
苟捍卫之不力,宁宰割之能逃?
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
唯知行合一方为责,无取乎空论之滔滔,
唯积学养气可致用,无取乎狂热之呼号。
其自迩以行远,其自卑以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能不奋勉乎乎扮吾曹。
二、原版本歌词作者为中国近代著名白话诗人刘半农。其时,刘半农38岁,他与胡适、陈寅恪、赵元任、林语堂等著名学者同时被聘为当时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活跃人物,是中国学术界和语言学界的闻名学者,他曾赴日本、朝鲜讲学游历,提出工程浩大的《编撰计划概要》,他还曾同盗窃中国文物的美帝国主义分子安得思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1928年为了庆祝建校6周年拟创作校歌,当时东北大学返袜的元老之一孙献先生亲赴北京恭请刘半农先生作词。学术造诣深厚,开一代新诗风的刘半农,面对列强环伺,几欲吞并我东北山河的危急势态,深深的意识到为东北大学作校歌的深远意义和肩负的重大使命。怀着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一腔心血,他不负众望写下了振聋发聩的《东北大学校歌》。而后,著名语言学家兼作曲家赵元任先生为歌词谱了曲。
三、东北大学,创办于1923年。是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入选“卓越工程师教岁世灶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为“21世纪学术联盟”成员高校,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三十二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三十四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
东北大学校歌(部分修改后的,现在用的)
词 刘半农;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核虚岩。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能不奋勉乎吾曹?
东北大学校歌(老)
词 刘半农;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三民主义之圣化,仰青天白日之昭昭。
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
东夷兮狡诈,北虏兮矫骁,【长蛇兮荐食 ,封豕兮喧呶】
灼灼兮其目,霍霍改御兮其刀誉陪,
苟捍卫之不力,宁宰割之能逃?
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
唯知行合一方为贵,无取乎空论之滔滔,
唯积学养气可致用,无取乎狂热之呼号。
其自迩以行远,其自卑以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能不奋勉乎吾曹。
简谱如图所示:
东北大学校歌
现行版本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段盯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能不奋勉乎吾曹?
民国原版
词:刘半农
曲: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三民主义之圣化,仰青天白日之段锋昭昭。
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
东夷兮狡诈,北虏兮矫骁,
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
苟捍卫之不力,宁宰割之能逃?
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
唯知行合一方为责,无取乎空论之滔滔,
唯积学养气可致用,无取乎狂热之呼号。
其自迩以行远,其自卑以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能不奋勉乎吾曹。
相关资料
经考证,歌词作者为中国近代著名白话诗人刘半农。其时,刘半农38岁,他与胡适、陈寅恪、赵元任、林语堂等著名学者同时被聘为当时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活跃人物,是中国学术界和语言学界的闻名学者,他曾赴日本、朝鲜讲学游历,提出工程浩大的《编撰计划概要》,他还曾同盗窃中国文物的美帝国主义分子安得思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1928年为了庆祝建校6周年拟创作校歌,当时东北大学的元老之一孙献先生亲赴北京恭请刘半农先生作词。学术造诣深厚,握燃和开一代新诗风的刘半农,面对列强环伺,几欲吞并我东北山河的危急势态,深深的意识到为东北大学作校歌的深远意义和肩负的重大使命。怀着忧国忧民之情,倾注一腔心血,他不负众望写下了振聋发聩的《东北大学校歌》。而后,著名语言学家兼作曲家赵元任先生为歌词谱了曲。
在东大六周年校庆时,张学良将军偕夫人于凤至女士进入会场并登台训话,随后由教育学院的潘美如指挥服装整洁列队于操场上的两千多学子齐唱《东北大学校歌》。歌声嘹亮,声震天外,表达了东大师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心声。《东北大学校歌》此前在刘半农的研究资料中未有任何记载。如今这段史料被挖掘出来,它将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并将作为东北大学珍贵的历史见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词 刘半农 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皮竖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郑漏之洪潮。
沐燃丛大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能不奋勉乎吾曹?
出自 东北大学校歌。以下详解。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做让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最爱国"的校歌之一
东北大学校歌诞生于1928年,当时国内时局动荡,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妄图瓜分中国,日俄两国仍然觊觎中国东北,虎视眈眈。歌词庄严肃穆,表达了广大师生们忧国忧民、反对帝国主义、"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为达世界大同之目标而奋斗的共同心声。
1929年6月,张学良校长决定,把这首歌作为校歌开始在全校传唱。这首激昂奔放、雄浑豪迈的校歌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和浓厚的反帝爱国热情。面对日本侵华的事实,校歌勉励学生发愤学习,感召他们矢志报国。校歌成为了这一时期东北大学所追求的大学理念的载体,体现了一种超越大学本身、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的爱国精神和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
"词曲者最大牌"的校歌之一
1928年,东北大学六周年校庆前夕,校长张学良派孙国封赴京邀请诗人、北京大学教授刘复(字半农)、中国现代语言学和音乐学的先驱赵元任共同创作《东北大学校歌》。两位民国时期的大师级人物共同为东北大学谱写了校歌,决定了校歌的品位与层次。
词作者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音乐学先驱。他在方言学、语言学、音韵学、语法学、语言理论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与梁启超、王国维前胡没、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作为我国20世纪优秀的作曲家,赵元任突破了"学堂乐歌"借用外国乐谱填词的模式,开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作曲作词,使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曲作者刘复,字半农,原名寿彭,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白话诗歌的拓荒者。他的代表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经由音乐家、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曲,成为经典艺术歌曲,至今还为海外游子歌唱,以寄托怀念祖国的心声。
"最悲怆"的校歌之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的一声炮响,让东北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流亡的大学。其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当中经历八次的迁徙,走了十八年的流亡路。由此可以想见在多次迁徙中,大学依然保存了下来,是何等的艰难。而见证了东北大学整个流亡办学历史的无疑是激励着东大师生办学救国、发愤图强的校歌。
流亡北平的东北大学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
"变化最多"的校歌之一
在东北大学创建及其流亡的时期内,随着时局和条件的变化,先后共有五个版本的校歌以第一首校歌为基础进行改编,在校园内传唱。这些校歌歌词虽有些许更改,但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是从未改变的主旋律。大学精神在此时期被爱国主义深深浸染,校歌能够唤起民族觉醒,共同抵御外辱,并彰显着东北大学建校以来一以贯之的、特有的精神追求。
(1928年版本)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痛国难之未已,恒愤火之中烧。
长蛇兮荐食,封豕兮慧纳喧呶,
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
苟捍卫之不力,奚宰割之能逃?
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
唯知行合一方为贵,无取乎空论之滔滔,
唯积学养气可致用,无取乎狂热之呼号。
其自迩以行远,其自卑以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能不奋勉乎吾曹。
最近一次修改是在2003年,彼时正值东北大学80周年校庆。东北大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校歌进行综合分析,确定1929年的第一首校歌为东北大学校歌。2004年,学校请名誉教授、著名音乐家吕远对校歌进行了改编和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