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017?临考前就没有必要再准备什么了,平时的积累已经足够应付高考作文了。 选材要选新鲜事,话语实在感情真; 2017高考语文作文全国卷怎么写 1、2017年高考全国卷有三种,语文作文有三个不同的材料,考生根据给出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2、那么,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017?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7年高考使用全国Ⅰ卷的省份: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部分使用全国Ⅰ卷省份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2017年高考使用全国Ⅱ卷的省份: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部分使用全国Ⅱ卷省份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
2017年高考使用全国Ⅲ卷的省份: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2017年高考自主命题省份
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浙江
《说话的技巧》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
一·201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2017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根据诗句自拟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三·2017年高考全国卷III作文: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7年全国卷III高考作文题:(适用地区: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无数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在勉励人们应当像天地运行那样刚健有力,永不停息。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则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在的装饰。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则意味着个人的光芒不仅能在小范围内照亮,更能在广阔天地间闪耀。鲁迅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则鼓励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名句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面对这些名言,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认为,首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追求进步。其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常回望过去,思考自己的成长历程。再次,“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则鼓励我们要保持自信,不必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而是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最后,“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启示我们,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也能对周围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能照亮整个世界。
第一句是来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实际上它强调的是君子的个人品格,可以上升到民族精神来;
第二句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写给弟弟的诗,体现了怀念的情绪,但到如今,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就是一种思乡爱国情感的体现;
第三句是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写的是“桂花”,桂花靠的是香气袭人,而不是花容来吸引人,这里强调的是人内在的品质;
第四句是魏源的“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第五句鲁迅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说的是需要正视现实,敢做敢当,强调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第六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个人要努力做时代的弄潮儿;
有了上述的理解,就会发现,这6句诗句是有共同点,就是强调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
有了这样的分析,这篇作文也就有了三个方向的写作:一是完全强调于个人品格;二是完全强调于家国天下;三是个人品格与家国天下的关系。最佳的,应该是第三个方向,如果能写到这个方向上,作文是容易得高分的。
拓展资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文王姬昌《周易》。
以上就是高考全国二卷语文2017的全部内容,其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在勉励人们应当像天地运行那样刚健有力,永不停息。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则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在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