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高中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

  • 高中
  • 2023-05-15
目录
  • 高中历史背诵资料
  •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大全
  • 高中历史简易知识点清单
  •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 高中历史背诵资料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历史知识点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高三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书法艺术

    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二、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5、宋代:山水画兴起;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木刻版画、年画等

    三、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

    3、汉赋:司马相如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两宋:南戏

    3、元代: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4、清代:京剧

    高三历史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一.知识归纳

    1.秦汉: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主管秘书兼管监察;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位卑权重”,可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__。

    2.隋唐:吏部分管监察事务。

    3.宋元:北宋在地方上设通判,用以神敬牵制监督知州;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监察机关。

    4.明清:明初在中央设都察院管监察;在地方设提刑按察司,分管监察和司法。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体下的职能部门。

    2.中国古代监察部门的设立实现了中央或地方各部门的分权、制约,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具体内容是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与中国近现代、世界近现代的监督机构简瞎野的对比是高考的冷点。

    高中最新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拦喊侵略

    ②辛亥革命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高三历史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超详细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三历史高考知识点详细梳理

    ★高三历史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研究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因此,学习历史,要从宏观层面出发,把握好每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重要事情。学好历史关键在于对原有知识进行转化,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到消化、运用,这是一个循序往复的过程,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不断提高历史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

    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

    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5、1842年《南京条约斗链》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

    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

    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

    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

    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是_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的民族实业家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斗者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空销薯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9、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30、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

    31、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2、1934—1936年红军长征,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3、1935年华北事变;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

    34、1936年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35、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6、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第一次胜利

    37、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华北地区)

    38、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

    39、1946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0、1948—1949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

    41、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42、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43、1949年10月,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结束,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44、1953年,周恩来针对印度问题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45、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46、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47、1953—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政策,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它既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又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8、1953—1957是一五计划,其地域在东北,行业是重工业为主,记住主要成就。

    49、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召开

    50、1958年,中共在经济上出现“左”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5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

    52、1980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记住最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的名称;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5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九二共识”的达成。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5、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的回归都涉及了中国的外交,而台湾问题与外交无关。

    56、建国后的科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70年代东方红一号。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二

    一、四大发明

    1、概况: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秀的历法。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三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_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_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_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_。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_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_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_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_度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四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2.董仲舒新儒学.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起用儒者参政。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

    4.影响: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⑤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1.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2. 高中历史知识点超详细归纳总结

    3. 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4. 高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5. 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6.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7. 高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8.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9.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

    10.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大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大全

    历史的学习,会让你看到更多的历史事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考历史的知识点大全,供参考。

    高考历史时间点知识点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谨燃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高考历史知识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祥乎虚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顷枯动的相同点

    (1)两次运动的发生都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都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4)都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高分必备高考历史知识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高中历史简易知识点清单

    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知识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更要总结各个文言文知识点,这样也方便同学们日后的复习。 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高中历史缺渗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欢迎阅读和分享。

    目录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怎么提高生物成绩

    学好生物的方法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之所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原因: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国自耕农消失的主要原因:圈地运动

    3.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的根本原因: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4.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5.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的最主要原因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原因:资本输出多而工业投资少

    7.促成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新贵族害怕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于是同阴谋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8.从英属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转变的主要因素: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9.美利坚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与交流

    10.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间矛盾激化

    11.萨拉托加大捷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的主要原因: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并增强信心

    12.法、荷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打击英国海上霸权

    1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美国人民为正义事业而战

    14.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促进西部振兴的根本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15.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级和北方资产阶级进行内战的根本原因:经济利益冲突

    16.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种阶级制度的尖锐矛盾

    17.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18.英国议会军和美国北方军队在各自内战初期失利的共同原因:领导者政策有所失误

    19. 19世纪晚期,美国垄断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20.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1.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

    22.法国大革命成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推动

    2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直接原因: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

    24.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既是成功的措施,又直接导致失败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

    25.雅各宾派专政失败最根本的原因:革命恐怖政策出现失误

    26.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27.拿破仑对外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28.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根本原因:法国的扩张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反抗

    29.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复辟的波旁王朝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0.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31.决定圣西门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而恩格斯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原因:无产阶级的成熟程度

    32.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的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统治权

    33.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清祥义的发展

    34.法国“六月起义”的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执行委员会强征工人入伍

    35.决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的最根本原因: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36.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深入进行

    37.英国干涉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干涉德意志统一的共同原因:争夺欧洲霸权

    38.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政治统治腐败

    39.巴黎公社革命的伏正脊直接原因:资产阶级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40.19世纪晚期,形成法帝国主义特征的主要原因: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41克里木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俄国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42.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的根源:俄国社会制度的落后与腐朽

    43.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农奴制已成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44. 1861年俄国改革的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45.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原因:分裂现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

    46.德意志在19世纪中期要求统一的根本因素:全德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7. 19世纪末的德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了政权

    48.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4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但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程度

    50. 19世纪中期,引起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51.日本经济垄断组织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其历史原因在于: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52.俄、日帝国主义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之一在于:领导改革的核心原属封建阶级

    53.18、19世纪俄国沙皇主动进行两次改革的最根本原因:无力阻挡资本主义世界潮流

    54.俄国纠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主要原因: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55.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5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尚具有不成熟性,导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

    57.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58.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比,引起1848年欧洲革命的新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59.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改革的浪潮,其相同原因;根本原因: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60.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能够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61.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62.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科技与工业生产的结合程度不同

    63. 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64.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内燃机的发明

    65.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平衡性加强的决定因素:各国科技和垄断组织发展水平不同

    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本性

    67. 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根本目的:限制君主的权利

    2. 1660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国王分别召开新议会和三级会议的共同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4.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主要目的:维护自己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5.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6.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8.雅各宾派实行恐怖政策的直接目的:镇压反对派

    9.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最终目的):使俄国成为西欧式的大国,增强俄国实力,巩固贵族地主商人的国家

    10.彼得一世鼓励发展手工工场的目的:增强俄国实力

    11.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确保贵族地主利益

    12.推行“铁血政策”来统一德意志的根本目的: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3.普鲁士于1866年发动普奥战争的直接目的:把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

    14. 1869年日本政府实行“奉还版籍”的主要目的:实现全国政治统一

    三、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后果

    1.《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2.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 19世纪中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在欧美国家取得全面胜利

    6.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法国1794年热月政变、1799年雾月政变、1830年七月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的相同结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

    四、特征 特点 表现 标志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

    2.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行斗争,开始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3.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显著特征: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5.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最大特点:在政府保护下产生

    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时俄国社会状况的相同特点: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8.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夺取政权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9.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的标志:波士顿倾茶事件

    10.北美独立战争前,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11.南方奴隶主挑起美国南北战争的标志: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要塞

    12. 19世纪末美国垄断的标志:大量的托拉斯

    13.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4. 18世纪晚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标志:雅各宾派(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权

    15.标志近代世界体系开始真正形成的两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17.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18.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19世纪30、40年代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9.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20.标志法国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的事件:1830年七月革命

    21.1917年,俄国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到资产阶级手里

    五、实质 本质 性质

    1.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

    2. 1640年英国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实质:资产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内战,大块拍卖土地的政策,其实质在于: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资本主义所有制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两次内战之间的议会同军队斗争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农民的矛盾

    5. 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6.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8.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和“平等”要求的实质:反映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9.《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10.拿破仑的失败和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实质:法国的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势力的力量

    1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14.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5.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 条件 前提 背景

    1. 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2.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4.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高中历史重要结论总汇(世界近现代史下)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条件

    1.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 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 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 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 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19.罗斯富新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高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0. 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21.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势力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骗取支持

    22.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3.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以侵略中国转嫁资本主义世纪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24.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3.二战后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苏、美、英、法对德及柏林分裂的根本原因:苏、美、英、法对德及柏林分区占领

    34.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较战前更加密切,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协作日益加强

    36.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8.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其直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9.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1.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42.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直接原因: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冲突、地区冲突激烈的主要原因:冷战结束,力量对比失衡

    二、特征 特点 表现 标志

    1、1918——1920年的德国与1792-1794年的法国相比,国家局势的相同特征:新生的社会制度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两种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4、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其基本特征在于:大危机、大动荡、大较量

    5、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6、二战前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特点: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表现新政特点的措施:《国家复兴法》

    8、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确保资本主义私营企业自由制度,但为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局部调整原有生产关系中的弊端

    9、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形成两极国际格局

    11、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12、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新旧格局变化的特点:由两极对立的格局转到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

    13、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特征:由经济联合逐渐到政治统一

    14、欧洲统一过程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15、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明显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相互渗透,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16、日本确立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

    17、德奥合并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18、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标志:丘吉尔就任首相(1940.5.10)

    19、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意大利加入《产国际协定》

    20、1942年1月,26国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1、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22、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

    2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

    怎么提高生物成绩

    在高三开始复习了之后,正常情况来讲,考生们的成绩都会稳步上升。这个时候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要多看书,注重基础知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所以考生在看书时不能从首页开始看起,要找到自己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看,最好是可以背熟知识点。

    另外,想要提高生物成绩,是免不了做题的,但是在做题时不能只做,还要学会分析。要知道题目考察的是什么,然后对照着书上的知识点复习,这样学习更有针对性一些。对于做错的生物题一定要做好标记或是整理在错题本上,这样可以在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

    最后,虽然在高三大部分生物课上的知识,都是已经学习过一遍的复习课。但是考生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就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只有跟紧老师的思路,才能掌握好更多的知识。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不要闭门造车。

    >>>

    学好生物的方法

    生物是一个比较偏文的学科,所以需要记背的知识点有很多。想要学好高中生物,就一定要把知识点记扎实。要求背诵的知识一定要背下来,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在高考生物答题过程中,只有一字不差的知道某概念,才能做对题目。

    严谨是生物学科最大的特点,往往在概念上差之毫厘,结果上可能就会谬之千里。在碰到自己常错的题目或是一些经典题目,高三学生要学会整理错题。不要放过任何错题,只有现在把所有的错题改正并掌握好,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想要学好生物,对于课本中的实验也有给予重视,像是孟德尔测交实验就是考试中经常出题的点。另外实验中的常用方法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出题点,像是演绎推理法、控制单一变量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由此可以看出课本实验的重要性。

    >>>

    2022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最新知识点归纳一览2022

    ★202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历史高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历史教学2022教学工作总结

    ★各年级历史学习方法大全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2022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a16caac520b9e58c9a9652b27953e5a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历史学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不仅仅是专门的学问或学术,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它更是一门在研究对象和任务方面都具有科学性的特殊学科。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轿配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宋初中颂帆燃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野虚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 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1.优先关注“阿拉伯数字”(关注历史年代和数据)

    历史选择题的阅读,快速准确提取信息是最重要的能力。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在一大堆汉字里面找到找到阿拉伯数字还是是很容易的。

    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就是解题的钥匙。因为历史选择题中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年代,就是与答案有关的数据。

    2.“穿衣戴帽”是重点(关注标点符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的作用)

    大家知道在汉语言的表达中,标点符号占重要地位。这里的“穿衣”就是指括号和书名号。括号在历史选择题中的出现往往是用来解释说明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已经告诉。

    材料的出处了解了,材料的作者、作者的立场等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戴帽”这里指的是引号,历史选择题中出现的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在材料中运用标点符号的知识,进行快速解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怎样快速提高历史成绩

    1.必要的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在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书争取自己学会。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

    2.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发现历史的美妙之处。历史的美妙之处在于历史是人类的集体回忆;学习历史,就像回忆我们的过去;如果你喜欢回忆过去,那么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历史。历史不是废墟。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有关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知识要点历史归纳

    ★高中历史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