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1872年8月11日,清朝政府的批准下,陈兰彬、容闳率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开始留学生涯。总共出去了三批,问题是后来因为朝廷担心全盘西化,慈禧遽然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其中有22位幼童进入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他们是:詹天佑、欧阳庚、 容揆、黄开甲、那么,清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提到清朝首批留学生,就必须提到容闳,他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的贫困农家,离澳门很近。他从小跟随西学堂学习,1846年赴美留学,1849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成为第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容闳回到祖国,提出了“幼童留美”计划,在曾国藩努力下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获得批准,将分几批次公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2年8月,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踏上旅程,共有30人。也正是这一年,曾国藩去世,其职责由李鸿章接手,容闳和李鸿章互相瞧不起,又缺乏信任,容闳只能一直当副手。
那么,为什么赴美留学都要选幼童呢?因为需要从美国小学开始学起,9—12岁的小孩是最合适的年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这样的公费留学机会,名额一定被官家子弟占了。事实洽洽相反,官家只认可让孩子读书考科举,将来做官,而且西方侵略者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象是残忍的,大家都觉得野蛮人会食人肉,寝人皮。飘洋过海7万里的长途,碰到风暴掉海里了怎么办?到了洋人的野蛮之地因为被剥皮吃了怎么办?
因此赴美留学的孩子都是出身草根家庭,当然,也需要通过层层择优才能入选,报名的100多的孩子中,大多数来自广东。这些孩子出发之前朝廷还让家长签了份文书,求学十几年,家长不可以干涉学业。
在1872年8月11日,清朝政府的批准下,陈兰彬、容闳率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开始留学生涯。总共出去了三批,问题是后来因为朝廷担心全盘西化,慈禧遽然颁旨:全数撤回留美学生。
其中有22位幼童进入容闳的母校耶鲁大学,他们是:詹天佑、欧阳庚、 容揆、黄开甲、梁敦彦、张康仁、钟文耀、蔡绍基、唐国安、谭耀勋、 李恩富、容星桥、曾溥、陈佩瑚、刘家照、陈巨溶、陆永泉、祁祖彝、 卢祖华、徐振鹏、钟俊成、钱文魁。
容揆和谭耀勋是抗拒“召回”,在大批幼童回国后,留在美国完 成耶鲁大学学业的。李恩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后,重新回到美国, 读完了耶鲁。
在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留美幼童”有:邝咏钟、 方伯梁、邝贤俦、薛有福、邝景扬、邓士聪、杨兆楠等人。
在哈佛大学档案馆,我们查到了中国“留美幼童”丁崇吉的入学登记卡。
3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唐绍仪、周寿臣、吴仰曾。
5位“留美幼童”进入了纽约州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吴应科、吴敬荣、苏锐钊、罗国瑞、潘铭钟。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派出去美国学习的人有120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一、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参加了马尾海战。后主持修建了包括京张铁路在内的多条铁路。
二、梁敦彦(1857-1924),广东顺德人。1872年作为第一批幼童被清政府派住美国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获名誉博士学位。1907年起,任清外务部右侍郎、会办大臣兼尚书等职。1914年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总长。欧美同学会创始人之一。1913年欧美同学会成立时首任会长。
三、蔡绍基(1859—1933),珠海拱北北岭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回国后先为上海大北电报公司翻译,后任清政府驻朝鲜外交代表、袁世凯的幕僚、天津外事局局长、北洋大学校长、天津海关监督和天津海关道台。
四、蔡廷干(1861-1935), 字耀堂。广东省香山县上恭都上栅村人 ,1873年被选派为第二批三十名幼童赴美留学。
与詹天佑同时于耶鲁大学毕业的是欧阳庚,中国公派第一批留学生有120名,因清朝政府保守官僚的压力,当时除上述两位已毕业外,其余的还在各大中学校学习,不得已终止学业回国,容闳费半生心血的留学生计划被迫终止.尽管留学生归国后受到清政府的歧视,但后来仍产生了詹天佑、唐绍仪、吴仰曾、蔡绍基等一批杰出人物,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的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国防及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留美
官费派学生留美从私人留美说起。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3人由在香港的英人教会学校校长布朗带往美国。咸丰三、四年(1853年、1854年)又有两批私人留学美国。咸丰四年(1854年)容闳自美国留学归来,努力促成公派出国。同治十年(1871年)与十一年曾国藩两次奏请公派出国,获得同意。十一年至光绪元年4年间,清朝先后派出4批11--15岁的幼童共120名留学美国,以陈兰彬与容闳为正、副监督。1872年官派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学生住在美国人家中,后来美国方面盖了3层楼给监督教员与学生居住。
正监督陈兰彬顽固守旧,要求留学生忠君,遥向清朝皇帝叩头并保持满族服饰,拖长辫子。容闳则听由学生改变装束。陈兰彬不满,要求总理衙门把容闳调回国内。后来陈兰彬调任驻美公使,容闳调任副公使兼副监督,吴子登接替陈兰彬职务。吴子登到美国后,由于留学生没有给他叩头,大发雷霆,与陈兰彬一起上奏朝廷,要求全部遣返留美学生。光绪七年(1881年)全部官费留美学生94名幼童返回中国。中途辍学和去世的有32名。
这批学生中最有名的是詹天佑,他勘查、设计了京张铁路。
为了侵华长远利益,美国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同意以庚子赔款为中国培养留学生。
以上就是清朝第一批公派留学生的全部内容,1872年8月11日,经清朝政府批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开始留学生涯。詹天佑,字眷诚,号达朝。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